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丹丹 访问量:2971 更新时间:2024/1/21 8:34:50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说起古诗,很多人应该背过,特别是小时候我们就要被各种古诗,小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母亲关在屋子里面背书,背不出来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一旦剩饭就会被母亲用李绅的《悯农》来教育我,说“粒粒皆辛苦”,那么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可是你们有没有好奇他后来怎么样了?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李绅是唐代的诗人,当时他写下《悯农》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多岁,他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强调了事物的来之不易,每一粒都很辛苦,相信老师在叫我们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就跟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李绅的生平,一般老师只说唐代的诗人,从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等等,接下来就说这首是诗,也没有说后来的李绅怎么样了?其实老师是不敢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往下看就知道了。

当时李绅写下这首感慨人民辛苦劳作的诗时,他也是刚当上了官,因为他也是一位很多才能的人,很得到皇帝的喜爱。本来一位懂得人民疾苦的诗人,又当上了官员,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够帮助人民发家致富的,可是人好像有钱有地位就变了。

李绅后来官越做越大,最后还当了宰相,这宰相之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要他为人民多做出贡献的话,他应该是能够被老师赞扬的人,可是老师却不敢说。

因为后来的李绅变了,他当了官员不是为百姓造福,也不再懂得人民的辛苦,他想的是自己,就想以前有一个他经喊叔叔的人,之后他当官之后经的叔叔把自己称为“孙子”才入李绅的眼。他也没有为民造福,而是折磨人民。当时人们会议论“李绅的族叔叔都反过来当李绅的孙子,李绅曾经的好朋友被李绅变成囚犯被流放,这样的一个人老师怎么敢跟说呢?老师一般只赞扬好的人让我们学习啊!

这就是老师为什么不敢说的原因?本来是一个懂得人民疾苦的人,最后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真的是因为权力钱财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吗?这答案可能要因人而异了,老师一般让我们学习好的榜样,有瑕疵的地方老师会规避,你们觉得呢?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悯农》道出农民的辛苦呼吁大家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为何会成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

  •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李绅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

  •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尘额汽车标签:李绅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陈子昂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