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贵为乾隆之后的成亲王,在学习书法方面也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清朝不比现在,科技不发达,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只要你愿意,谁的字帖你都能看到。而成亲王呢,完全不必为此事担忧,皇宫内珍藏着那么多的字帖,并且都是原帖,学习起来当然方便的多了。
当然了,条件再优越,如果自身不努力的话,也不可能取得书法上的成功。从上图展示的行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成亲王在赵子昂的身上是下了苦功夫的。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甚至整体的气韵,把赵子昂行书的潇洒温润表现的淋漓尽致。别的先不说,能把笔画写得如此流畅精到,没有数十年的积累是达不到的。
如果将成亲王的楷书和行书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个人还是更喜欢他那潇洒精妙的行书。那种精美潇洒,没有任何刻意做作的成分,书写起来收放自如,信手拈来,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喜欢赵子昂行书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功夫达不到的话,很容易写的油滑无力,在这方面成亲王胜人一筹。他的书法柔中有刚,潇洒遒美,也正是凭借这点,他才和翁方刚、刘墉、铁保齐名,并称为“乾隆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