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奇闻轶事,确实是挺多的,导致很多事情都会有个最什么,比如屠龙最多的是北周的宇文护,杀了三个皇帝而闻名,是一时权臣而不得善终,当然,同时期同样有一位杰出人物,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家族壮大繁荣,成为了关陇世家之一,同时生的女儿里出了三个皇后,分别是北周明帝的皇后,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皇后),还有杨坚的妻子而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这位独具慧眼的“国丈”,又有着怎样精彩的故事才能让独孤家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呢?或许,这才是生存的智慧。
503年,独孤信出生于鲜卑的独孤部落,祖上和拓跋家一同兴盛了北魏,他的祖父以良家子弟身份驻守于武川,因此他出生于武川,也因此得以有了成为关陇集团一员的资本,独孤信的父亲也是一方酋长,颇得地方人民尊敬,年少的独孤信容仪俊美且善于骑射,更是和好友贺拔度等人一同斩杀了卫可孤而在当地名声大震,后来六镇起义,北部边境混乱不堪,独孤信逃到了中山,在葛荣麾下为将,之后尔朱荣击败了葛荣,顺势收编了这支军队,独孤信也就顺理成章的为尔朱荣效命,因为喜欢修饰自己而姿态俊美,人称独孤郎。在为尔朱荣效命的时候,曾单骑出击擒获作乱的渔阳郡王袁肆周,后来元颢进入洛阳,又被尔朱荣任命为先锋出击,在黄河北岸力战而得大败乱军,得封安南将军。之后在荆州驻防,顺带保护南阳郡,贺拔胜离开京城的时候还上表请求独孤信为大都督,随后跟随贺拔胜进攻南梁而破城斩将。534年,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独孤信就被贺拔胜派去潼关安抚部众,这时候宇文泰已经统帅了贺拔岳的部众,而独孤信和他是旧识,二人非常开心,宇文泰就让独孤信去洛阳请示,结果在雍州又被大使派到荆州,随后被召入朝中,元武帝对他颇为信任。之后元武帝在和高欢的斗争中失败,被迫撤入长安,很多臣子来不及跟随而独孤信抛妻弃子跟随君主,使得元武帝很感动,随即封他为浮阳郡公。当时天下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荆州虽然已经被东魏占领,但是民心仍然还愿意支持西魏,因此朝廷命独孤信为卫大将军,都督荆州的军事,随即派他前往荆州,东魏派出人马拦截,前后夹击,结果独孤信鼓励士兵奋勇杀敌,背水一战后先破前锋,后斩追兵而保全了自己,随后乘势进攻荆州,东魏的刺史出兵迎战,结果被独孤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士兵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军队的阵型大乱,分崩离析,随后独孤信发兵进攻,敌军仓皇逃窜,撤回荆州时想关闭城门,独孤信麾下的杨忠奋勇在前,在敌军未关门之时杀尽了荆州,至此,荆州城破,封他为车骑将军。之后东魏派出大军在高敖曹,侯景带领下突袭,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且未防范,必定会输随即撤兵在南梁寄居几年,其间和梁武帝有所交流都不卑不亢的表示想回到北方孝顺父母,侍奉君王,而梁武帝更加尊敬他。
537年,独孤信终于回到了长安,立马就上书请罪,皇帝让大臣们议论这件事儿,大臣们议论纷纷,最终认为独孤信先是征战有功,能收复荆州,后来虽然丢了地盘,逃到南梁,但是也是形势所迫,还是忠心为国,如今回来请罪证明是诚心的,于是建议免除他的罪责,皇帝也这样认为,于是恢复了他的爵位,转任骠骑大将军,侍中,可以说比之前地位更胜一筹,而这其中,更多的是好朋友宇文泰的功劳,毕竟这位才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不久后跟随宇文泰收复了弘农,又攻克了沙苑,这时才从俘虏口中得知父亲已经病故,于是为之守孝,随后被起复为大都督,进军入洛阳而周围很多地区都望风归附,可见独孤信的威望之大。不久后到陇右为官,一改当地政令荒缪的局面,处理政务后以礼仪教化百姓,劝他们耕田织布,过了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起来而政府也有了收入,因此附近的几万流民纷纷归附而宇文泰赐名曰信。541年曾有地方叛乱而独孤信奉命带兵平叛,结果自然不用多问,邙山之战西魏失利,又是独孤信和于谨收拢败兵在后方为宇文泰创造机会,因此宇文泰得以逃回。随后又征讨不接受朝廷命令的宇文仲和,东征之时为应付柔然而镇守河阳。548年,升任柱国大将军,以军功封妻荫子,然而请求回到长安的要求被宇文泰拒绝,随后听闻母亲去世想要回去奔丧也被拒绝。550年,西魏东征而独孤信随军,回来后升任了尚书令。556年,宇文护认为时机成熟,随机逼迫西魏皇帝禅让给自己的兄弟,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随后独揽大权成为北周的实际统治者,因此引发很多人的不满,这时候的独孤信是太保,卫国公,当时有赵贵对宇文护不满,密谋刺杀宇文护而独孤信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因为不想让一个年轻人骑在自己头上,结果消息不够严谨而泄露了秘密,赵贵被宇文护逮捕后诛杀,独孤信以同谋的罪名被罢免了官职幽禁在家中,宇文护想除掉他又忌惮他的声望,最终没有公开他的罪状,以家人,后辈等为要挟而逼迫他自尽,于是这位声名远播的将领就这样自尽于家中,谥号景。
相比起宇文护的独揽朝纲,独孤信明显有些被动,情报不够准确,迅速,手里兵权不足,甚至反抗的能力也没有就下去陪宇文泰了。不过作为北魏八柱国之一,为武川府,关陇集团的建立立下了重大功劳,也因此在隋唐,独孤家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直到唐朝谋反才被连根拔起,不得不说,这位“国丈”除了自身的气质非凡,在挑女婿这方面也是很有眼光的,也因此独孤家有了百年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