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崔浩:北魏第一谋士,因修国史被诛九族,死前还被施以尿礼

崔浩:北魏第一谋士,因修国史被诛九族,死前还被施以尿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15 11:18:36

我们经会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历史剧,就会发现在古时候当官还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是君主说了算。碰上个明君就是幸运,要是碰上个昏君或者多疑的君就惨了,时不时怀疑臣子别有二心,要是惹君王不开心了轻则被贬重则被赐死,真是一颗心如履薄冰呀。

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就是因为做事不得圣心,被株连九族,自己和家人一个也能能逃过,他就是崔浩,一个大名鼎鼎的谋士。在古代,能当官不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还说明了学识和能力,没学识和能力也不要紧,更能说明有背景。

崔浩这个人就更厉害了,背景和学识他都有了,可是气煞了一众寒门学习,论背景好的没话说,他们家是北方的高门士族“清河崔氏”,是不是听上去就很霸气。这种根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那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崔家祖上就是三国时期的司空大人,曾祖父是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担任过后燕的黄门侍郎,他的母亲还是学家卢谌的女儿。

拼爹可是很少能有人比得过他都,他又是整个崔家的嫡子,自出生起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左手金银右手权利。他自小就对文学特别感兴趣,通读了很多古代历史典籍,对朝代的诗词也很了解,也会花时间去钻研阴阳学、经义等等,只要是在文学范畴类的,他都涉猎并熟悉。

用前段时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的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他可是打击了当时很大一批读书人。这样的学识和家世让他顺利地踏进了朝廷之上,被皇帝请去讲经,深受皇帝的喜爱,因此他更是无人能敌了,在每年祭祀的时候,他和他父亲都被赏赐左轩轺车。

更投明元帝喜好的是,崔浩精通阴阳术数,经常宣他进宫占卜凶吉。崔浩大多数时候的占卜都能够一一应验,这就更加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包括对储君的人选明元帝也会参考崔浩的意见,当然这件事情不能在众人面前明目张胆地问,居然大家会以为崔浩是蛊惑皇帝的奸臣,明元帝只能让人秘密送话。

崔浩也回了一通篇的见解,他认为在所有皇子当中只有长子最适合,长子性格温和待人有礼,再加上有贤德的人在其左右辅佐,一定可以安天下。明元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没过多久就下旨让长子担任国副主,他还经常对自己身边一些信任的人夸赞崔浩,认为崔浩的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不可替代的存在。

崔浩的远见已经不只局限于政治方面他,他能被当今后世的人称为谋士,在军事方面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崔浩却能准确地判断出进攻的时机,明元帝就决定让他跟着军队担任类似于军师的职务。

明元帝去世之后,崔浩就受到了很多人都嫉妒,这些人为了打倒他,多次明里暗里蛊惑新帝。当然新帝内心深处,肯定不愿意处罚崔浩,从根本上来说,崔浩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么多年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从私心上来说,他的继位离不开崔浩的帮助。

无奈反对崔浩的人太多了,就算他是皇帝也很难在群臣中间周旋,为了安抚多数人只能暂时罢黜他,这次罢黜只是革了官职。实际上崔浩该有的待遇和荣耀一样不少,最后依然在朝中成为难以撼动的存在,让其他人气得牙痒痒又拿他没办法。

结语:没想到的是,做了三朝元老的崔浩在晚年的时候下场非常悲惨。当时皇帝让他修国史,最重要的是根据事实来记载,崔浩也确实这样做了。只是后来在国史中很多文字都暴露出了皇家的一些丑闻,这让皇帝非常生气,当时就决定抓捕崔浩。

意气风发了几十年的崔浩一直顺风顺水,忽然碰到了这么大的事情,一时间头脑都是懵的。在审问他的时候他说话也是不清不楚,这更加让皇帝怀疑他。最终崔浩被判处死刑,死后还被众人施以尿刑,崔家整个大家族也在瞬间倒塌。

标签: 崔浩

更多文章

  • 《相逢时节》崔浩郝青林固然有错,而婚姻中的女人又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杨文涛标签:崔浩

    01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一般指女性39-50岁,男性40-65岁之间,男女将面临健康、家庭、事业等压力的集中爆发。对男性来说,该阶段又称“男人四十综合征”。这大概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社会价值期待更高。处于这个阶段的男性,健康上,各种小毛病多发。家庭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大;

  • 崔浩: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为何会被北魏拓跋焘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崔浩

    自古乱世出英雄,越是混乱的时代,就有越多有着超人能力的人物出现。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绚烂的一笔,但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但崔浩却不一样,他在北魏的地位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但他最终为何被北魏拓跋焘灭族呢?崔浩的能力崔浩的祖辈早在三国时期就

  • 崔浩在执政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扶持河北的大族

    历史人物编辑:林牧史标签:崔浩

    崔浩死得很惨,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被关在囚车上,到了法场以后,几十名士兵朝着他的头撒尿,崔浩哭声震天,行人无不掩面,史书记载,自古以来,宰相被杀,就没有像崔浩这么斯文扫地的,而下令这么作践崔浩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对崔浩信任有加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对崔浩,拓拔焘不是一般的信任,他曾经对别人说,我从来

  • 《相逢时节》宁蕙逃亡不冤,崔浩的“极端”,原著给出了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杨苗清标签:崔浩

    成年人的绝望,往往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亲人频繁触及薄弱面,从而让它无限放大,谁也不知道在那个瞬间,心态就彻底垮了。出事这天崔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她关心的并不是崔浩内心的呐喊,她确实紧张了,可她说出的话却是把崔浩推向极端,原著里她是这样说的,“不行,你得去上班,我找人托关系找你们简厂长,别有

  • 北魏清河崔氏的代表崔浩,可谓算无遗策,为何会落得灭族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崔浩

    #每天都有新发现#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烽烟席卷大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带领一帮马仔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

  • 两朝风云李顺和崔浩同为门阀世家,为什么斗得你死我活?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崔浩

    北魏朝廷的权力架构主要是由汉胡两大部分组成,汉族方面主要是北方的门阀世家大族,而胡人方面则是以皇族拓跋氏为首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从北魏建立开始,这两个部分就在朝廷中明争暗斗,影响着北魏朝廷政局的发展。每一任北魏皇帝都需要平衡这两方势力,才能完全地控制朝政,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在被北魏皇帝器重的汉族

  • 南北朝第一谋士崔浩: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崔浩

    三国时期重要谋士有郭嘉、孔明,十六国时期重要谋士有王猛、张宾,南北朝时期公推的第一谋士乃是北魏崔浩。崔浩(公元381年-公元450年),字伯猿,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历任著作郎、博士祭酒、太常卿、司徒等职。出身高门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清河崔氏,父亲为北魏司空崔宏,母亲为后赵文学家卢谌的孙女,与

  • 称霸天下的伪娘崔浩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志芳标签:崔浩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臣崔浩,集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于一身,“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崔浩生得貌美如妇人,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先后侍奉过三朝皇帝,即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位皇帝对他都是极为器重,参与军国大政,多谋而善断,居功至伟。如

  • 两朝风云拓跋焘杀崔浩并非胡汉矛盾,是消除南征后顾之忧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崔浩

    崔浩是北魏初年最为著名的战略家之一,他在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辅佐道武帝拓跋珪建国,有在明元帝拓跋嗣和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成为一等一的朝廷重臣,是北魏国家战略重要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之一。可以说崔浩在北魏初年的政治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他直接影响到了南北朝局势的变化,在历史上留下

  • 两朝风云拓跋嗣三次欲带兵南下,为何崔浩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崔浩

    北魏开国以后,在前三任皇帝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很快统一了北方大地,于南方的刘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势。其中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当皇帝的十五年中,是北魏国力发展最快的使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历史学者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称他他上承道武帝拓跋珪文治武功,下启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