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历史剧,就会发现在古时候当官还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是君主说了算。碰上个明君就是幸运,要是碰上个昏君或者多疑的君王就惨了,时不时怀疑臣子别有二心,要是惹君王不开心了轻则被贬重则被赐死,真是一颗心如履薄冰呀。
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就是因为做事不得圣心,被株连九族,自己和家人一个也能能逃过,他就是崔浩,一个大名鼎鼎的谋士。在古代,能当官不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还说明了学识和能力,没学识和能力也不要紧,更能说明有背景。
崔浩这个人就更厉害了,背景和学识他都有了,可是气煞了一众寒门学习,论背景好的没话说,他们家是北方的高门士族“清河崔氏”,是不是听上去就很霸气。这种根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那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崔家祖上就是三国时期的司空大人,曾祖父是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担任过后燕的黄门侍郎,他的母亲还是文学家卢谌的女儿。
拼爹可是很少能有人比得过他都,他又是整个崔家的嫡子,自出生起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左手金银右手权利。他自小就对文学特别感兴趣,通读了很多古代历史典籍,对朝代的诗词也很了解,也会花时间去钻研阴阳学、经义等等,只要是在文学范畴类的,他都涉猎并熟悉。
用前段时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的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他可是打击了当时很大一批读书人。这样的学识和家世让他顺利地踏进了朝廷之上,被皇帝请去讲经,深受皇帝的喜爱,因此他更是无人能敌了,在每年祭祀的时候,他和他父亲都被赏赐左轩轺车。
更投明元帝喜好的是,崔浩精通阴阳术数,经常宣他进宫占卜凶吉。崔浩大多数时候的占卜都能够一一应验,这就更加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包括对储君的人选明元帝也会参考崔浩的意见,当然这件事情不能在众人面前明目张胆地问,居然大家会以为崔浩是蛊惑皇帝的奸臣,明元帝只能让人秘密送话。
崔浩也回了一通篇的见解,他认为在所有皇子当中只有长子最适合,长子性格温和待人有礼,再加上有贤德的人在其左右辅佐,一定可以安天下。明元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没过多久就下旨让长子担任国副主,他还经常对自己身边一些信任的人夸赞崔浩,认为崔浩的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不可替代的存在。
崔浩的远见已经不只局限于政治方面他,他能被当今后世的人称为谋士,在军事方面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崔浩却能准确地判断出进攻的时机,明元帝就决定让他跟着军队担任类似于军师的职务。
明元帝去世之后,崔浩就受到了很多人都嫉妒,这些人为了打倒他,多次明里暗里蛊惑新帝。当然新帝内心深处,肯定不愿意处罚崔浩,从根本上来说,崔浩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么多年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从私心上来说,他的继位离不开崔浩的帮助。
无奈反对崔浩的人太多了,就算他是皇帝也很难在群臣中间周旋,为了安抚多数人只能暂时罢黜他,这次罢黜只是革了官职。实际上崔浩该有的待遇和荣耀一样不少,最后依然在朝中成为难以撼动的存在,让其他人气得牙痒痒又拿他没办法。
结语:没想到的是,做了三朝元老的崔浩在晚年的时候下场非常悲惨。当时皇帝让他修国史,最重要的是根据事实来记载,崔浩也确实这样做了。只是后来在国史中很多文字都暴露出了皇家的一些丑闻,这让皇帝非常生气,当时就决定抓捕崔浩。
意气风发了几十年的崔浩一直顺风顺水,忽然碰到了这么大的事情,一时间头脑都是懵的。在审问他的时候他说话也是不清不楚,这更加让皇帝怀疑他。最终崔浩被判处死刑,死后还被众人施以尿刑,崔家整个大家族也在瞬间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