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相逢时节》崔浩郝青林固然有错,而婚姻中的女人又做错了什么?

《相逢时节》崔浩郝青林固然有错,而婚姻中的女人又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文涛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1/15 11:27:13

01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一般指女性39-50岁,男性40-65岁之间,男女将面临健康、家庭、事业等压力的集中爆发。对男性来说,该阶段又称“男人四十综合征”。

这大概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社会价值期待更高。

处于这个阶段的男性,健康上,各种小病多发。家庭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大;事业上,如果没有起色,停滞不前,则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此时如果身边的女人恰好比他更出色,家庭生活形成女强男弱模式,出于男性的自尊心面子,他们的心理压力将更大。

有些人在爱人的帮助下,或平稳度过这一难关。有些人则在这种变化下夫妻形同水火,互不相让;有些男人则外寻找新的精神寄托,麻醉自己,之后家庭变成战场,最终夫妻还是一拍两散。

《相逢时节》的崔浩和郝青林,就没逃过中年危机。

02

可能因为剧集所限,对于崔浩的过往经历没有过多提及,在第一集,崔浩就跳楼身亡了,留下老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原著里,崔浩走到捅人这一步,一是因为其人过于老实一根筋,面对改革在认知上无法与时俱进;二是他老婆宁惠比他强,看不起他,骂他窝囊。不仅如此,宁惠还和一个有能力的有妇之夫关系暧昧。

崔浩在国企改革前,为保护厂里的设备奋不顾身落下一身病,厂里为了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清闲的岗位。国企改革后,简志国拿下了厂子,成了老板。对老板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资本家不养闲人,他们毕竟不是慈善家。

剧里的宁惠显然没有原著里那样令人不堪,看着挺惠的样子。崔浩犯事,拖累和连累了她,让她和孩子吃了太多苦。只是,在处理夫妻关系上,她并不是没有过错的,剧里有一个镜头,在得知崔浩跳楼自杀后,宁惠吃惊又悔恨,哭着说“我不该逼你”,她知道自己一些事做错了,但为时已晚。

宁惠对和郝青林的婚姻出问题的宁宥说过“家里没有一个男人不行”,这句话的含义也可能是,家庭里必须有一个有能力的男人才撑得起来。这也是她看不起崔浩,和有妇之夫保持暧昧的原因吧?

03

剧里借用宁宥和儿子灰灰的对话,道出崔浩宁惠夫妻关系不平衡:崔浩遇到中年危机,宁惠考上电大,崔浩没考上,工作和经济上都呈现女强男弱的态势,感情上工作上处处不顺,让崔浩心理压力极大。

被简志国调岗逼退,成了压垮崔浩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说到底,崔家的悲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崔浩自己心理素质不行。想当年,全国下岗的人千千万,像他这样的中年人有很多,绝大多数人挺过了艰难困苦活到了现在拿着退休金安享晚年。

电大并不难考,连电大都考不上,足以说明崔浩其人能力也确实是差了一点。

郝青林出事,也正处中年危机,他的妻子宁宥其实也知道这点,在给儿子灰灰讲述外公的事时提及中年危机,其实也寓意了郝青林的处境。

宁宥的事业一路上升,工作顺遂,收入是郝青林的好几倍,家里房子车子大多是她的贡献,按剧里的说法,郝青林最大的长处是长得帅,有颜值。从已婚妇女的眼光看,他在没出轨前,做得也还可以,他们那个年纪的男性,很多是不做家务的,他们娶老婆,内心是指望老婆来照顾自己一家老小的,但郝青林在家务上还是可以的,做的饭菜让儿子很满意。

一个还算有点自尊心的要面子的男人,面对收入是自己的好几倍的老婆,内心是脆弱的(反过来,一个家庭经济绝大部分由男人支撑,有点自尊心的女人也一样底气稍嫌不足)。中年男人事业上升无望,老婆可能因为贡献大,在家里变得咄咄逼人,男人转而向外寻找被仰望。

04

男人的自信是由口袋里钞票的多少决定的。

郝青林被调职,收入骤降,自信心跟着消弭。郝青林大概也是走了这样的一段心理历程,出轨小三,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减压与宁宥相处的高压被动。

而宁宥这样高收入高智商的女人,岂是村妇一样离了男人就不行的那种人,男人出轨难道还要她们委屈自己去迁就他要反思自己在婚姻中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当然不!

郝青林出轨后,出于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宁宥没有离婚,但对郝青林也不可能有好脸色,她和郝青林分居战。两年中,郝青林好几次试图和她重归于好,但宁宥对他的表示无动于衷。

郝青林很想证明自己行。原著中,他在外面找小三,还和人合伙开公司,他想方设法找宁宥要钱,有找小三,也有公司亏本,他要填无底洞的原因。

说实话,前面几集看宁宥和郝青林的家庭生活,宁宥给人的感觉挺高冷的。

宁惠和宁宥的能力都比她们嫁的男人强,宁惠对崔浩的不满很直接,不藏不掖。宁宥对郝青林则是敬而远之,她不会像泼妇跳脚大骂和指责发泄,而是以一种更优雅的拒绝方式,让男人知难而退,望而却步,继而气急败坏。

看到了吧,女强男弱的家庭,女性更要小心翼翼维护男性的自尊心,很累。反过来,男强女弱,男人却不必小心照顾女性的自尊,而且他们还会因此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

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05

事业才是男人最好的春药,还想有点脸面的男人在事业不如女人时,内心的声音大抵是“没有事业,我和咸鱼有什么差别”。

不管怎样,个人认为,女性都不要因为家庭而放弃事业,只是,可以多注意一下身边那个可能处于失意中的男人,有可能的话,尽可能适当地照顾一下他的心理,助他度过中年危机。

当然,如果其人渣得不行,那就当断则断,果断换人,别磨叽。

标签: 崔浩

更多文章

  • 崔浩: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为何会被北魏拓跋焘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崔浩

    自古乱世出英雄,越是混乱的时代,就有越多有着超人能力的人物出现。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绚烂的一笔,但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但崔浩却不一样,他在北魏的地位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但他最终为何被北魏拓跋焘灭族呢?崔浩的能力崔浩的祖辈早在三国时期就

  • 崔浩在执政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扶持河北的大族

    历史人物编辑:林牧史标签:崔浩

    崔浩死得很惨,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被关在囚车上,到了法场以后,几十名士兵朝着他的头撒尿,崔浩哭声震天,行人无不掩面,史书记载,自古以来,宰相被杀,就没有像崔浩这么斯文扫地的,而下令这么作践崔浩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对崔浩信任有加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对崔浩,拓拔焘不是一般的信任,他曾经对别人说,我从来

  • 《相逢时节》宁蕙逃亡不冤,崔浩的“极端”,原著给出了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杨苗清标签:崔浩

    成年人的绝望,往往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亲人频繁触及薄弱面,从而让它无限放大,谁也不知道在那个瞬间,心态就彻底垮了。出事这天崔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她关心的并不是崔浩内心的呐喊,她确实紧张了,可她说出的话却是把崔浩推向极端,原著里她是这样说的,“不行,你得去上班,我找人托关系找你们简厂长,别有

  • 北魏清河崔氏的代表崔浩,可谓算无遗策,为何会落得灭族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崔浩

    #每天都有新发现#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烽烟席卷大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带领一帮马仔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

  • 两朝风云李顺和崔浩同为门阀世家,为什么斗得你死我活?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崔浩

    北魏朝廷的权力架构主要是由汉胡两大部分组成,汉族方面主要是北方的门阀世家大族,而胡人方面则是以皇族拓跋氏为首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从北魏建立开始,这两个部分就在朝廷中明争暗斗,影响着北魏朝廷政局的发展。每一任北魏皇帝都需要平衡这两方势力,才能完全地控制朝政,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在被北魏皇帝器重的汉族

  • 南北朝第一谋士崔浩: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崔浩

    三国时期重要谋士有郭嘉、孔明,十六国时期重要谋士有王猛、张宾,南北朝时期公推的第一谋士乃是北魏崔浩。崔浩(公元381年-公元450年),字伯猿,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历任著作郎、博士祭酒、太常卿、司徒等职。出身高门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清河崔氏,父亲为北魏司空崔宏,母亲为后赵文学家卢谌的孙女,与

  • 称霸天下的伪娘崔浩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志芳标签:崔浩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臣崔浩,集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于一身,“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崔浩生得貌美如妇人,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先后侍奉过三朝皇帝,即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位皇帝对他都是极为器重,参与军国大政,多谋而善断,居功至伟。如

  • 两朝风云拓跋焘杀崔浩并非胡汉矛盾,是消除南征后顾之忧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崔浩

    崔浩是北魏初年最为著名的战略家之一,他在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辅佐道武帝拓跋珪建国,有在明元帝拓跋嗣和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成为一等一的朝廷重臣,是北魏国家战略重要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之一。可以说崔浩在北魏初年的政治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他直接影响到了南北朝局势的变化,在历史上留下

  • 两朝风云拓跋嗣三次欲带兵南下,为何崔浩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崔浩

    北魏开国以后,在前三任皇帝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很快统一了北方大地,于南方的刘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势。其中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当皇帝的十五年中,是北魏国力发展最快的使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历史学者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称他他上承道武帝拓跋珪文治武功,下启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

  • 崔浩:一脉相承辅政北魏,窥探天机却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崔浩

    崔浩,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全才的他在内政、外战、天文、历法、等方面多有建树,对北魏能够一统北方有着杰出贡献。从皇帝宠臣沦为阶下囚,手握重权却最终身死族灭,崔浩都经历了什么呢?一、高门名士,才艺通博“清河崔氏”源远流长,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崛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