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孤信引剑自刎,代偿般若追求‘独孤天下’代价,父女情令人动容

独孤信引剑自刎,代偿般若追求‘独孤天下’代价,父女情令人动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桃夭生活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3/12/13 4:18:33

历轮回几世,修父子之缘。血脉承继,万古不断。霜雪染华鬓,沧桑浸容颜。生命交付,换儿女平安。戎马一生,刀剑论胆,终灯枯油尽蜡炬干。

得失必有上苍平衡,独孤天下也必将付出代价

《独孤天下》不论天下英雄胆,只看权谋、计策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博弈,几对有情人之间爱恨情仇纠葛成虐恋悲歌,曲调忧伤。而恋情之外设下的一条亲情线则尤其感人而悲壮。这条线便是独孤信与他的儿女们串联起来的血肉至亲,并在独孤信自裁而亡时做一完结。

对于独孤信之忠,总有令人欲说还休之感。想指责他对于庸帝的愚忠,但古代君为臣纲是正道,成王败寇实属后人评说。对于他的效忠,做为现代的我们无法说值与不值,只好说各人心中的信仰不同。他的信仰里永远是忠诚,是保全天子,皇命至上,矢志不渝。

开弓再无回头箭

其实看独孤信一生,打开的便是哲理一卷。他在临终前,曾对伽罗说过,当年知道独孤天下的预言,内心也有过数次的蠢蠢欲动,但是念头稍起,眼前便会浮现历史上兵变时的浮尸遍野,权欲之火便会被熄灭。心有苍生,将星难得。

或许全剧里,独孤信的存在更想让人领悟的便是人人都会有的两面性或者多面性,这些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的方式,或者说如何制衡念起与念落的方式。权力、欲望、家庭……是什么在内心有更重的砝码才是一个人前行的方向。若要兼得,势必会要体会什么是代价。

朝堂之争,不入则已。混身其中便再无抽身之力

独孤信一生征战沙场,立功无数,得几代皇帝恩养信任。然而,得独孤者得天下却如同一个魔咒,独孤一门即便飞蛾扑火也难逃宿命中的一劫。于是,般若赴了这场冥冥之命。

不知是劫还是缘,是命就是注定。般若天机算尽得了独孤天下,坐上皇后之位,她的代价就是折损了独孤一门的荣威与父亲的性命。要追根溯源,独孤信之死,暗中的推手正是他的女儿独孤般若,可是般若悔之晚矣,正如开弓没有回头箭。

将星陨落,终还是受‘独孤天下’之蛊

独孤信在战场上虽是手起刀落的大将军,可他对于自己的孩子们就如同现实中一个一心为着儿女谋幸福的老父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豁出一切给儿女们寻一个万全之策,安身之所。他终是有着深谋远虑,更懂得如何来日方长。

宇文毓挑起事端,杀了宇文护的一个儿子后,事态严重性可想而知。为了息事宁人,宇文邕生计,以独孤信长子一命偿还宇文护。世事离乱,宇文信对于长子虽是生而未养,但毕竟是亲生骨肉,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替换。于是自卸宰相一职,饮剑自刎。

一生刚正,不愧天下

在此之前,他给自己的儿子们一一谋职边疆,一来远离即将爆发的朝党之争,可保暂时安稳。二来分别在各地就职,手中均有实权,即便发生争端,彼此也会有所照应。对于自己的女儿,他也是事无巨细安排妥当。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保证般若的安全,就是保全了皇子,未来以皇舅之名一样可以重新振兴独孤一门。而对于最心爱的小女儿伽罗,独孤信更是操碎了心。一生江湖,自是识人有方。他知道宇文邕对伽罗一往情深,但是他通过阿邕救主勤王一事,虽是看到了他的睿智,但是也预感到了他的决绝,所以他不愿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他。于是,他苦熬着自己的大限之日,飞鸽传书给杨忠,求嫁女儿许配杨坚

父爱如山,如此深沉

其实就表面看来,伽罗似乎受了许多委曲嫁给杨坚。婚礼当日也是举行了一场爱别离的催泪戏。可也正如伽罗的侍女冬曲说,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并不可知,但这种安排是否是上天的一份厚礼也说不定。事实证明,独孤信的安排确为明智之举。

伽罗三朝回门,独孤信与伽罗在一起的场景尤其令人动容,他们父女俩彼此安慰,脸上带着笑容,心底却在流泪。独孤信每每看女儿的眼神中有无限的不舍,可却也只能暗自叹息。而在他离世后,伽罗伏床痛哭,更让人泪流不止。其父爱之重,深沉如山。

再无独孤信,从此独孤一门换日辉煌

《二十四史》对独孤信记载有,因党争事发,赵贵被诛后,独孤信以同谋罪免职。虽宇文护一直想谋杀信,但其在朝野民间威望极高,于是逼迫他在家自尽,享年55岁。

《论赞》称,独孤信威震南方,化育北部。可惜见识依然浅薄,没有明哲保身之计,未得善终。但荣耀传于后人,三代外戚,昌盛至极。

标签: 独孤信

更多文章

  • 厉害岳父PK,独孤信VS符彦卿,都是三个女儿是皇后,谁略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独孤信

    古代社会,母凭子贵。但若是女儿嫁的好,带给整个家族的也是无尽荣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两位男人,他们自身战功卓著,同时女儿又嫁得好,都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整个家族显赫一时。独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北魏景明三年,独

  • 三“后”之父—独孤信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独孤信

    要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奇闻轶事,确实是挺多的,导致很多事情都会有个最什么,比如屠龙最多的是北周的宇文护,杀了三个皇帝而闻名,是一时权臣而不得善终,当然,同时期同样有一位杰出人物,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家族壮大繁荣,成为了关陇世家之一,同时生的女儿里出了三个皇后,分别是北周明帝的皇后,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皇后

  • 崔浩:北魏第一谋士,因修国史被诛九族,死前还被施以尿礼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崔浩

    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历史剧,就会发现在古时候当官还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是君主说了算。碰上个明君就是幸运,要是碰上个昏君或者多疑的君王就惨了,时不时怀疑臣子别有二心,要是惹君王不开心了轻则被贬重则被赐死,真是一颗心如履薄冰呀。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就是因为做事不得圣心,被株连

  • 《相逢时节》崔浩郝青林固然有错,而婚姻中的女人又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杨文涛标签:崔浩

    01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一般指女性39-50岁,男性40-65岁之间,男女将面临健康、家庭、事业等压力的集中爆发。对男性来说,该阶段又称“男人四十综合征”。这大概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社会价值期待更高。处于这个阶段的男性,健康上,各种小毛病多发。家庭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大;

  • 崔浩: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为何会被北魏拓跋焘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崔浩

    自古乱世出英雄,越是混乱的时代,就有越多有着超人能力的人物出现。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绚烂的一笔,但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但崔浩却不一样,他在北魏的地位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但他最终为何被北魏拓跋焘灭族呢?崔浩的能力崔浩的祖辈早在三国时期就

  • 崔浩在执政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扶持河北的大族

    历史人物编辑:林牧史标签:崔浩

    崔浩死得很惨,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被关在囚车上,到了法场以后,几十名士兵朝着他的头撒尿,崔浩哭声震天,行人无不掩面,史书记载,自古以来,宰相被杀,就没有像崔浩这么斯文扫地的,而下令这么作践崔浩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对崔浩信任有加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对崔浩,拓拔焘不是一般的信任,他曾经对别人说,我从来

  • 《相逢时节》宁蕙逃亡不冤,崔浩的“极端”,原著给出了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杨苗清标签:崔浩

    成年人的绝望,往往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亲人频繁触及薄弱面,从而让它无限放大,谁也不知道在那个瞬间,心态就彻底垮了。出事这天崔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她关心的并不是崔浩内心的呐喊,她确实紧张了,可她说出的话却是把崔浩推向极端,原著里她是这样说的,“不行,你得去上班,我找人托关系找你们简厂长,别有

  • 北魏清河崔氏的代表崔浩,可谓算无遗策,为何会落得灭族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崔浩

    #每天都有新发现#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烽烟席卷大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带领一帮马仔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

  • 两朝风云李顺和崔浩同为门阀世家,为什么斗得你死我活?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崔浩

    北魏朝廷的权力架构主要是由汉胡两大部分组成,汉族方面主要是北方的门阀世家大族,而胡人方面则是以皇族拓跋氏为首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从北魏建立开始,这两个部分就在朝廷中明争暗斗,影响着北魏朝廷政局的发展。每一任北魏皇帝都需要平衡这两方势力,才能完全地控制朝政,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在被北魏皇帝器重的汉族

  • 南北朝第一谋士崔浩: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崔浩

    三国时期重要谋士有郭嘉、孔明,十六国时期重要谋士有王猛、张宾,南北朝时期公推的第一谋士乃是北魏崔浩。崔浩(公元381年-公元450年),字伯猿,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历任著作郎、博士祭酒、太常卿、司徒等职。出身高门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清河崔氏,父亲为北魏司空崔宏,母亲为后赵文学家卢谌的孙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