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谢灵运: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山水诗和“登山鞋”的首创者

真实的谢灵运: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山水诗和“登山鞋”的首创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侍雅丽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3/12/24 10:32:57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另类”的时期:一方面,多个政权割据并立,互相征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思想文化比较活跃,文学艺术发展兴盛,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文学家。如北朝的“北地三才”(邢邵魏收温子升)、庾信等;南朝的“四萧”(萧衍、萧统、萧绎、萧纲)、沈约、谢灵运、范晔、裴松之,等等。

今天要说的谢灵运,就是南北朝时期一个很有“声名”的人物。“声名”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其人虽然名声很大,但挺复杂,也挺“另类”——

他才气过人,是历史上第一位致力山水诗创作的大诗人,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他出身豪族,家财万贯,整天游山玩水,放荡不羁,却发明了中国最早、独具特色的“登山鞋”。

他向往仕途,却官场失意,任性妄为,不理政事,利用权力劳民伤财,最终作乱被擒遭诛杀。

才气过人,步入仕途难称意

谢灵运出生于公元435年,谢氏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望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谢”,就是指东晋望族、晋相谢安。谢安的侄子谢玄,就是谢灵运的祖父,官至东晋车骑将军。谢灵运父亲早逝,长大后承袭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谢灵运从小聪明,喜欢读书写文章,他的文章文辞优美,纵横流畅,和当时有名的才子颜延之并称“颜谢”,深得其叔父谢混喜爱。

东晋末年,谢灵运步入仕途,先是出任琅琊王司马德文的行参军。后来调任秘书丞、中书咨议等职,都是些文秘之类的职位,谢灵运很不满意,觉得没有实权,不受重视,心中常怀怨恨之情。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任职处事随心所欲,经常触犯法令,多次被弹劾。任世子左卫率时,又不满意自己的职位,因随意杀死门生被免职。

“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宋书》)

宋武帝刘裕建宋后,将他的爵位由公降为侯,又让他任世子左卫率,谢灵运自然更加不满,觉得怀才不遇,后来就经常在朝中挑拔离间,诽谤一些有权势的大臣,搞得朝臣都有点怕他。司徒徐羡之等人就联合上奏,调谢灵运离京担任永嘉郡太守。

“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宋书》)永嘉有山有水,自感仕途失落的谢灵运就开始尽情地四处游玩,每次出去,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对郡里的政事根本不管不问。

游山玩水,山水诗歌成“鼻祖”

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又有才学,每到一处,就作诗歌咏,以诗歌抒发自己的志趣。为了尽情游玩,一年后他不顾亲友的反对,干脆称病辞职,搬到了会稽郡,这儿既有他祖父和父亲的故居,又依山傍水,更是游玩的好地方,谢灵运就和一班好友纵情游玩,吟诗作赋。

他的诗作既注重词句的雕琢,文辞精美,又揉和了对自然景物的细微描摹,真实地呈现了自然风貌,以或幽深或明丽的自然景观描写,以诗言情,借物抒志,形成了山水诗独特的自然、人文韵味,自成流派,深受时人喜爱。

史称,“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宋书》)他每写一首诗,传到京城后,不论贵族、平民,都争相抄写,文章名声一时大震。

此后,谢灵运一直致力于山水诗的创作,对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鼎盛,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称为山水诗“鼻祖”,影响至今。

出行扰民,游玩发明“登山鞋”

宋文帝上台后,又召谢灵运做秘书监,心高气盛的谢灵运,两次接到召令都不赴任。在光禄大夫范泰的哄劝下,才前往就职。宋文帝非常赏识谢灵运的诗和字,称其为“二宝”,给他的待遇和赏赐都很优厚,安排他整理宫廷藏书,撰写晋朝历史。

谢灵运虽有文才,但一直想参与朝廷大政,不屑于写写画画的文秘工作,因此心中总是忿恨不平。对宋文帝交待的任务,只是应付了事,到最后也没有完成。

后来,谢灵运干脆装病,经常不上朝、不值班,还常常不请假,私自离开京城外出游玩玩水,有时十几天都不回来。史载“灵运意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宋书》)宋文帝爱惜他的文采,不想明着追究他,就派人暗示让他自己辞职。谢灵运于是上表称病请求还乡。

谢灵运回到会稽后,和谢惠连、何长瑜等一班文友游乐宴饮,经常通宵达旦。他是豪门出身,家产丰厚,门生、仆人众多,登山游玩,近处的玩遍了,就到深远险处玩,每次都带随从几百人,砍树开路,声势浩大。当地太守常误把他们当成山贼流匪。“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宋书》)

谢灵运平时在城里游玩也有多人跟随,常会惊动地方官吏百姓。一次,他和好友在城里的一个亭子里饮酒,喝得高兴,脱光衣服大喊大叫。太守孟顗(yǐ)看不惯他这种扰民败俗的行为,就派人报告朝廷。谢灵运就怒骂他:“我自己叫喊,和你们这些傻子白痴有什么关系!”

为了登山方便,谢灵运特意设计了一种鞋底带前后齿钉、可装卸的木底登山鞋,上山时,取下前齿,下山时取下后齿。后人称他发明的这种鞋,叫“谢公屐”或“灵运屐”。“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宋书》)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即是指此。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登山鞋吧。

行事任性,作乱流放结局悲

谢灵运家世显赫,财大气粗,喜欢过排场豪华的奢侈生活。他的车马都装扮得鲜艳气派,衣物更是花样多、潮流新,周围的人都模仿他,叫他谢康乐。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宋书》)

他不但把老家装饰得豪华阔气,还经常利用权势,安排手下人和家中仆人为自家开山浚湖,植树载竹,工程劳役常年不断,手下人苦不堪言。

会稽城东外有个回踵湖,鱼产丰富,周围不少百姓以捕鱼为生。谢灵运却上表朝廷,请求开湖放水,将其改造为自己的水田。朝廷下令让地方执行,太守孟顗坚决不同意。后来谢灵运又要求把另一个湖放水改田,又遭到孟顗拒绝。

谢灵运横行乡里,侵扰百姓的行为,终于使孟顗忍无可忍。他上奏朝廷,说谢灵运想谋反,请朝廷治罪。谢灵运听说后,马上进京向朝廷说明自己和孟顗之间的矛盾。皇帝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就将他派到临川做内史。

到了临川后,谢灵运依旧我行我素、横行扰民,不久又被当地官员弹劾。司徒派人逮捕谢灵运,谢灵运反而将带兵抓捕他的郑望生扣押,起兵叛逃——“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兴兵叛逸,遂有逆志。”(《宋书》)但很快就被擒获押送到朝廷,被叛处死刑。

宋文帝爱惜他的文才,想免去他的官职就行了,但彭城王刘义康认为处罚过轻,最后朝廷下令免去其死刑,流放广州充军。

谢灵运不甘心流放充军,又暗地里出钱让人购买兵器,纠集人员,准备在流放途中拦截自救,结果失败,同伙全部落网。朝廷于是下令,将谢灵运在广州处斩。

一代才子的人生以悲剧收场,留给后人的是数说不尽的慨叹。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南北朝时代,谢灵运无疑是幸运的,他家世好,有才华,顺利步入仕途,也深受朝廷赏识。他的人生分得一手好牌,但却过于心高气盛,恣意任性,落得结局悲惨。唐代史学家李延寿也感叹“灵运才名,江左独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兹言乃信,惜乎!”

惜则惜矣,所幸的是,他以清新优美的山水诗作,给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成为流传千古的山水诗鼻祖。他在登山旅游时发明的“谢公屐”,也成了历史上最早的登山鞋,这,也许是谢灵运生前不曾料到的吧?

(参考史料:《宋书》《南史》)

标签: 谢灵运

更多文章

  • 古人怎么出游?徐霞客穷游全国,谢灵运壕带几百人逢山开路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谢灵运

    多少人都梦想着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说走就走,也要带着行李箱,订张火车或者飞机票,顺便查查攻略,APP上定个酒店,还没下车一站式服务已经到位,人生就是如此幸福。不过这种一站式服务显然不适用于古代,没有网络没有便捷的交通,甚至连住宿都不能保证,这要怎么办呢?虽然条件有限吧,不过这绝对是不能抑制古人

  • 山水诗人谢灵运,本是一代文坛巨匠,最后是如何“作死”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谢灵运

    前言自古文人墨客便独爱寄情与诗,陶潜辞去羁绊自己官职,回到一心向往的田园之间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欢愉之余,才有《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肺腑之言。于陶潜说来,辞官归隐是内心所向,但对于有些一心致仕的文人,寄情山水属实是为排解内心的惆怅与愤懑罢了,这位田园大诗人谢灵运便是其中的代表之

  • 文学狂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奠基人,为何最后落得被斩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谢灵运

    “天下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居八斗,我得一斗,他人共分一斗。”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文学家谢灵运,他才华横溢,对诗词歌赋等都非常精通,但人非常自负,也算是一位文学狂人。谢灵运是东晋至刘宋时期的大臣、佛学家、旅行家,也是山水诗派鼻祖。他从小聪明绝顶,家世显赫,出生于陈郡谢氏,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秘书郎谢瑍

  • 谢灵运:天才不作死就不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谢灵运

    公元 433 年,49 岁的谢灵运以“叛逆”罪被朝廷 斩于广州。不了解内情的人感到惋惜,世间从此少了 一位才子;了解谢灵运的人也感到惋惜,这个狂人怎 么才死啊?圣上真是大度。作为官二代兼富二代的文坛才子,谢灵运可谓是年 轻有为、前程似锦。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被杀了?才高一斗,膨胀无边据《宋史》载,谢灵运

  • 祖冲之家里是做什么的?孝武帝让他去哪里当官?他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祖冲之

    祖冲之生活在刘宋王朝的后期,祖冲之家祖上是做官出身,曾祖父祖台之曾经在晋朝当过侍中,祖父、父亲都在朝中做过官,是个有着较好文化修养的家庭。祖冲之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喜爱读书,聪明博学。当祖冲之长大成人时,正逢刘宋王朝的孝武帝时代。宋孝武帝不像祖上刘裕那样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只懂得做皇帝享福,国家

  • 南北朝著名学家祖冲之有何成就,只有数学么?他还做过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周翠连标签:祖冲之

    祖冲之生于现在的南京,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西晋末期,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暴乱,祖冲之的祖辈一路迁到江南地区,他的祖父是宋朝时期管理土木工程的,能在朝廷当官自然有出色的才能,他的父亲也同样,经常被邀请到皇宫参加宴席等等。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祖冲之自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学习,祖父教他天文方面

  • 牛人祖冲之做过什么,没有天文望远镜的他,如何去推算天象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祖冲之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长河中,各个领域都有大能出现,很多人在科学的领域都开创了世界的先河,也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祖冲之,我们一直了解到的都是他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也一直以为他仅仅是一名数学家,其实他是非常博学的,并且在天文学、机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那他都做过什么呢? 认识祖

  • 1932年的高考题,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绝配下联为何不是祖冲之?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祖冲之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入学考试。其中,国学大师陈寅恪参加了国文科的命题。考题的内容并不像我们现在的样式,而是让考生对联。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请考生对出下联。了解国学的朋友此刻或许已经有了答案,上联“孙行者”,下联不就是“祖冲之”吗?但当时却有一位考生对出的下联不是“祖冲之”。按理说,考试作答的

  • 祖冲之、华佗、王羲之……他们的职业竟然是专业道士?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祖冲之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不得善终、真乃千古奇冤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其事迹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三国志·方技传》及《华佗别传》。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

  • 爱因斯坦4岁说话,祖冲之小时候被骂“笨蛋”!为何还大有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祖冲之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成绩和表现很糟糕的孩子的父母说:我家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听到这些之后,作者不知道具体缘由,只会对父母感到悲哀。作者始终坚信,上帝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有的人很幸运,小时候就能被发觉,然后通过努力,有所建树;而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上帝给予天赋的那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