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染坊》陈寿亭的为人处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大染坊》陈寿亭的为人处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奔跑在街上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4/1/22 9:46:30

世间只有两种学问,一种很可爱但不解决问题,一种不入流但是“所披靡”,陈寿亭一辈子没读过书,但是智慧一直伴随着自己。

就像六祖慧能也没读过书,但是未必做得不了衣钵,最不了弘扬佛法的人,可以说,红尘嚣嚣,人情练达,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能力,而且人脉圈子都是凝结在这个上面的,情面、场面、人面。最难吃的三碗面,孝义黑三郎就是一个不重钱财重情谊的“好哥哥”,很多人也许其他本事不行,但是为人处事,人情世故,那是没得说。

郭德纲曾说过,人可以不读书但是不能不学习,那么社会大熔炉也是一种另类的“教育”,所以红尘、人生都是修行,了妄唯真,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要说《大染坊》的时代背景:

教科书这样写,晚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然后民族复兴,企图通过君主立宪和实业救国的方式让我们崛起。

陈寿亭生活在这个时代,就是民族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实江南一直就是丝绸和纺织行业的重要阵地,而随着和世界交流步伐的加快,很多优秀的中国人可以通过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寿亭用情专一,即是老婆鼓励要二房,他也会很生气,从始而终,从来没有背叛过感情,但凡和六哥接触的女生,无论身份、地位,他都没有看不起或者有人性的傲慢和偏见,对胭脂马也语重心长的说,染织行业不适合她,而且她容易被牺牲。

陈寿亭对于雇员很好,当兄弟一样对待,三件事反应:

第一、和兄弟们同吃同住,交流印染经验,从不怕员工跳槽,也不害怕员工出走。

第二、有一次员工抬硫酸,没有按照员工守则操作,差点硫酸伤了员工,他大骂员工,然后放假,还给补贴。

第三、有一次厨房弄猪肉,偷工减料,被骂得狗血淋头(一般的老板,嘴上骂心里满意,六哥是嘴上心上都不满意,就是不能省这个)

可以说陈寿亭刚正不,对于恶势力从不低头,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对自己比对别人还狠,他的敌人和对手完全不清楚陈六子是什么人,大多黑社会收保护费,律师敲诈,贪官污吏敲竹杠,可以说风风雨雨,初心不改。

最让人心痛的是,最后一幕,好多事情在大寿那一天集体爆发,锁子叔的死亡,日军侵华,还有好朋友的相继离世,让他感受到自己在时代漂浮的世界中,心力交瘁。

陈寿亭是一个非重感情的人,他有雷霆手段也有菩萨心肠,对于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负责到底,他伤心了,一辈子的心血为了家国,为了情谊,狼崽子们亡我之心不死,谢幕的方式其悲壮,心头血喷涌各处,染在大大的“寿”字,唏嘘不已,陈寿亭,寿停,寿停。

最让人敬佩陈寿亭商业版图的教科书级别的竞争境界有三件事。

第一、在自家救命恩人,因为师傅仗着手艺多要工钱,15岁就提议裁员,自己可以上马,就连东家都心生恐惧,还好是朋友,要是敌人,那么后患无穷,属于不能为我所用,一定为我所杀)

第二、和青岛的友商竞争,将计就计,变化染色程序,最后和好,并把染错的布匹染回来,竞争对手破产之后,指出一个明路,就是通过销售建立渠道致富。

对锁子叔就像亲父亲一样,找人伺候起居,一直活到了最后,好人好报,好不然陈六子可就饿死街头了。

即是是东家,家驹,都很好,而且不以貌取人,更不质疑别人的生活方式,还劝家驹别到处拈花惹草,而对于家驹好色安排的美人计,陈寿亭也说话算话给了方子,只不过;给的方子和染色的人都是“自己人”。不仅没有主动坑人,也不会被人坑。

人和人不怕谎言和欺骗,就害怕用心,专注的用心,人心换人心,陈寿亭是那个知道的魂,一个唯一不害怕背叛和欺骗的人,所有人都信赖六哥,因为所有人清楚,谁都有可能背叛因为利益,而六哥的人格担保,绝对不会,死也不会。

陈寿亭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为人处事,还有出世入世的智慧,以及博弈中的局的应用和架构,他听过别人,周围环境变化,能够比市场超前发展一步、三步、多步。

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的,陈寿亭更接地气,一个乞丐出身,在动荡的年代,饿死何其多,何况活了下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把民族精神,个人追求,深深地凝结成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生活,是无数个时代,无数个陈寿亭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也要像陈寿亭一样,用我们自己的生命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通过陈寿《三国志》,聊聊他是否对魏蜀吴三国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陈寿

    说到三国这个荡气回肠的年代,总有很多的英雄事迹,大家最感兴趣的无外乎各种阴谋阳谋,各种武将对决,魏蜀吴三国争霸一直是很受后世感兴趣的话题,而《三国志》作为描述三国争霸的史料,是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其实就是说它的记载太粗糙,不详细,不符合《史记》和《汉书》这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初行旅游标签:陈寿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一段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也是宰相,抚民,显礼,任用官职,服从权力体系,清正廉明;忠厚利者,仇怨有赏,违法怠慢者,亲人有罚,认罪失情者,从轻屠戮;善不报,恶不降;平凡的东西是精致的,物理是基础,诚实与责任,虚伪与轻视;最后,在国家领域内,人们怀着盐和恐惧热爱它,那些受

  • 陈寿与诸葛亮有恩怨,因此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陈寿

    《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它最早在《魏书》、《蜀书》、《吴书》三书中分别流传。北宋时,三书合璧,最终成为《三国志》。然而,在这部史书中,陈寿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治世能力,而他对其军事能力的评价则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一般的。客观地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算是中肯的,陈寿

  • 陈寿《三国志》贬低诸葛亮,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陈寿

    豫荐你|文【全文1059字,图片5张】陈寿《三国志》贬低诸葛亮,是因为杀父之仇?这个锅诸葛亮不背《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文献,没有之一。有人在看《三国志》时,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晋书陈寿传》中更是直言陈寿和诸葛亮有杀父之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陈寿其人陈寿的师父是谯周,就是那个怂恿刘禅投

  • 浅析《三国志》作者陈寿深沉的故国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陈寿

    读《三国志》,虽说作者陈寿尊奉曹魏为正统,其实,出身于蜀汉的陈寿,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故国情怀。1·一般主流观点认为,陈寿在晋朝为官,晋承魏祚,所以全书只有魏书有本纪,而蜀书、吴书之刘备、孙权皆冠以列传。然而魏、蜀、吴各自成书,互不统属,地位相同,可谓用心良苦。陈寿亡国羁旅,孤危一身,入朝为官,虽

  • 陈寿在三国志中贬低蜀汉官员?理解错误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对诸葛亮是明捧暗黑,如果一上来就说诸葛亮的不对,所以陈寿写的东西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最低水平,陈寿显然高级黑,首先赞美你一顿炒作,然后拉活一点,陈寿说,你不能,所以很容易混淆是非,陈寿主要玩这个蜀汉的手段也不是一次两次。例如,刘备的其实不是,如果从资本开始到最后跑的成绩输给了曹操。刘备甚至比曹操,刘

  • 《大柒坊》:陈寿亭的爱情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的约定标签:陈寿

    《大染坊》应该算是一部商战片。男主陈寿亭从一个差点儿被冻死的小叫花子,成长为当年山东印染界的商业精英,其中在商海中的波澜起伏,斗智斗勇可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陈寿亭说到自己的媳妇彩芹,很是自豪:我们那叫自由恋爱。陈寿亭的媳妇儿叫彩芹。当年就是彩芹她爹周掌柜的救了这个叫陈六子的小叫花子,并给他起了个大

  • 众说纷纭的“陈寿仇蜀说“,陈寿有没有抹煞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陈寿

    司马彪在《九州春秋》诋毁"三顾茅庐",《战略》又型塑诸葛亮成好为权术之人。在《九州春秋》一书中,还有负面叙述孔融与诋毁孙吴君臣关系两点,都反映其解读三国史的立场。后者可见陈寿、司马彪叙述孙权、鲁肃面对曹操南征压迫一事时的君臣互动实况差异,《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会(孙)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

  • 失街亭,陈寿父亲受牵连,陈寿有意在《三国志》中贬损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陈寿

    陈寿所著《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公认的水平和价值都比较高的一本文书。在所有的史书中,也只有《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记载是最为详细的。然而一直以来,有人认为陈寿对诸葛家怀有私怨,在文书中故意贬损诸葛亮。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陈寿故意贬低诸葛亮,因为陈家和诸葛家有一段历史渊源: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谋,

  • 除了写《三国志》的陈寿,这些史学家也对三国历史流传贡献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陈寿

    景耀六年(263),随着蜀汉政权的灭亡,此前效力于蜀汉的大臣们也纷纷摇身一变,进入了曹魏、西晋的朝堂。在众多改换门庭的大臣中,此前担任观阁令史的陈寿十分值得注意,因为史学天赋出众、文笔极佳的他即将在搜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大名鼎鼎的《三国志》。作为了解汉末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