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派人去追杀,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空留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
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却不吝对周瑜的赞美之词,说他“性度恢廊”、“英隽异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可见对周瑜的欣赏。陈寿作为史官,又是三国末期人,对周瑜的评价应该更中肯些。
周瑜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如果没有周瑜的力谏和利害得失的分析,孙权能不能下决心和曹操死磕还是个未知数。赤壁之后刘备因为地盘不够跑去孙权那里借荆州,此时周瑜建议孙权软禁刘备,从而“挟刘备以令关张”。这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建议孙权把刘备软禁在温柔乡里,消磨他的雄心,进而假刘备之名令关羽和张飞为东吴征战。这个计划还是有相当可行性的,刘备是自己跑到孙权那里借地盘的,他能带多少护卫?孙权控制刘备不成问题。事后就算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派兵去东吴抢刘备吗?当时刘备总共才多少人马?况且水战也不是关羽和张飞擅长的。最终的结果除了接受这个既定事实恐怕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假如孙权真的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软禁了刘备,荆州就没有那么多闹心事了,西川也可能被周瑜攻取,孙权将真正实现和曹操二分天下。但孙权却以曹操仍需刘备牵制和刘备难以控制而拒绝了周瑜的这个计划,实在是令人叹息。
原创作品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