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贯中黑他,陈寿赞他,孙权若听其计,天下二分

罗贯中黑他,陈寿赞他,孙权若听其计,天下二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润平 访问量:2578 更新时间:2024/1/15 3:23:32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派人去追杀,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空留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

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却不吝对周瑜的赞美之词,说他“性度恢廊”、“英隽异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可见对周瑜的欣赏。陈寿作为史官,又是三国末期人,对周瑜的评价应该更中肯些。

周瑜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如果没有周瑜的力谏和利害得失的分析,孙权能不能下决心和曹操死磕还是个未知数。赤壁之后刘备因为地盘不够跑去孙权那里借荆州,此时周瑜建议孙权软禁刘备,从而“挟刘备以令关张”。这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建议孙权把刘备软禁在温柔乡里,消磨他的雄心,进而假刘备之名令关羽和张飞为东吴征战。这个计划还是有相当可行性的,刘备是自己跑到孙权那里借地盘的,他能带多少护卫?孙权控制刘备不成问题。事后就算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派兵去东吴抢刘备吗?当时刘备总共才多少人马?况且水战也不是关羽和张飞擅长的。最终的结果除了接受这个既定事实恐怕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假如孙权真的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软禁了刘备,荆州就没有那么多闹心事了,西川也可能被周瑜攻取,孙权将真正实现和曹操二分天下。但孙权却以曹操仍需刘备牵制和刘备难以控制而拒绝了周瑜的这个计划,实在是令人叹息。

原创作品欢迎订阅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关羽何等勇猛,陈寿都评价关羽,和张飞一起万人不敌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陈寿

    首先,只要他们是有才华的人,他们就会到处受欢迎。我一直认为,要分析一个人,必须考虑当时的背景,从他的实际表现中找出隐藏的信息。首先,关羽喜欢读书,而且很清楚。明明写的是《左传》。在东汉末年,读书和识字已经是非同寻常的了。建国初期,新中国的文盲率是80%,更不用说1900年的东汉末年了。关二爷现在的文

  • 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客观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陈寿

    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客观评价三国演义大家一定丢看过吧,这可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本书里,作者更加倾向于刘备,比较讽刺曹操的。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会觉得曹操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因为没有曹操的话,可能早就没有汉室了。但是整本书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诸葛亮了,他的能力

  • 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其实是在附和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陈寿

    《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一句话:“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说,诸葛亮连年北伐也没能成功,大概是因为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因为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的争议,有人就认为陈寿这是在批评诸葛亮,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如政治才能高,诸葛亮不善于随机应变的将略等等。进而有人说,

  • 浅析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有能力一些?罗贯中和陈寿想法一致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陈寿

    古今中外,许多书中都出现了对这两个人物的记载,例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陈寿的正史《三国志》。在书中他们两个人的表现都是十分精彩的,并且这两个人都特别足智多谋。因此,不免有人会发问,这两个人当中,到底是诸葛亮更厉害一些,还是司马懿更厉害一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具体的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中去详细进

  • 挟私报复诸葛亮、索米作佳传,如何看待陈寿的各种黑点?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是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原先是蜀汉人,蜀汉灭亡后仕晋,写下了《三国志》。《三国志》是了解、研究三国时期的重要史料,是《二十四史》的头四史,拥有很高的评价以及史料价值。然而陈寿这个人物本身却有相当多的污点,至少是在史料记载当中。比如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索米为佳传、居丧时期用婢女、和旧友李骧

  • 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为什么把曹魏当正统?不承认曹魏等于否认东汉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陈寿

    三国作为中国的一段历史,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熟悉,相信各位读者对三国演义更是耳熟能详。不仅仅是中国,就连周围的国家也对三国这段历史非常地熟悉。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关于三国的动漫和游戏也有不少,仿佛三国这段历史和他们本国的历史没什么区别,可见这段历史的魅力有多么大了。提到三国的正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

  • 三国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将都有谁?陈寿三国志说的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古诗新说标签:陈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于三国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一直都是争论不休。大家对于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争论什么的先暂且不提,今天就来以《三国志》为参考资料,以此分析一下三国正史当中都有哪些名将。前十名排行如下张辽,关羽,孙策,张飞,赵云,魏延,张郃,典韦,陈到这个排名一出来,肯定很多人都有着极其

  • 陈寿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事实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

    历史人物编辑:张皓月标签:陈寿

    引言:在世人心中,诸葛亮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在评价诸葛亮时,大家都会使用“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等成语来形容他。的确,诸葛亮的智慧配得上世人给他的称谓。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诸葛亮这个人物,在某些方面,他的确非常出色,比如他所想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这些计策最后都奏效了。但诸葛亮并不是完美的,他

  • 此人文武兼备忠勇两全,是蜀汉中流砥柱,为何陈寿写史要贬他?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陈寿

    在蜀汉历史上,姜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诸葛亮死后北伐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也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但在《三国志》一书,陈寿却对姜维采取了明显贬多于褒的态度,虽然肯定他文武两方面均略有才能,很有志向要建功立业,但又存在滥用武力轻忽部众、谋划决断不够周全的的致命缺陷。这样的论断对于姜维这位号称忠勇双全

  • “帝魏“与“帝蜀“谁是正统?陈寿笔下的〈诸葛亮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陈寿

    后世文学系统的"三国学"往往聚焦在曹、刘之争,史学系统争议陈寿的"三国正统观"之处,不外乎亦纠结在"帝魏"、"帝蜀"的问题。刘知几在《史通·内篇·探赜》驳斥隋朝(581-619)李德林(531-591)指出《三国志》"帝蜀"的说法:隋内史李德林着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魏。刊之国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