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姚姚时尚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4/1/19 21:56:37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一定都听说过很多的励志故事,老师家长也会经用一些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来教育我们,用为父亲温席的黄香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用泯为众人矣的仲永来教育我们不能恃才放旷;用“凿壁借光”的匡衡来教育我们要艰苦奋斗,手不释书。

可是这些用来教育我们的历史人物也不都是一生的楷模,很多原本很优秀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在经过了高光时刻之后也就慢慢沦为普通人,没有多少能够一直高光萦照,就比如当年那个被老师夸赞的匡衡最终也是不得善终。

现在就来说一说这个“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那是因为这位优秀的少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自己梦想中的人物之后便失去了自己的初衷,最终沦为一个负面形象的代表。

“凿壁偷光”的匡衡

为人赞颂的少年

匡衡的少年时期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物,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家里世代务农,再加上官府苛捐杂税,皇帝横征暴敛导致家里温饱都是问题更不用提有盈,而且天时也非常不利于匡衡的家庭,连年大旱导致收成不足,所以在匡衡的年少时期家里非常贫寒。

可是这个年纪的少年是有非常多的需求需要满足,家里的贫寒却让匡衡局部为难,不过即便如此匡衡对生活还是报有高度的热诚,每天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出路。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匡衡意识到自己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这样自己能进城做官就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就能过上好的生活。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好好读书

可是家里的生活如此贫寒,吃穿都还是问题更别说是买书来读了,小小年纪的匡衡虽然对读书充满着渴望,但是也只能对学堂望而却步,可是匡衡对读书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后来匡衡想到了去别人家帮工赚钱来买书读。

于是匡衡开始了自己的半工半读之路,每天做活做的大汗淋漓换来了几分钱的收入,慢慢的匡衡存到了能买书的钱,思来想去终于买来了一部《诗经》。

买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书籍之后匡衡废寝忘食一心读书,白天读书读的不吃不喝,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可是家里没有照明的工具,所以匡衡非常的煎熬,好不容易有了书有了读书的机会匡衡不想就因为这个原因而舍弃读书的时间。

这时匡衡发现自家的邻居每天晚上都会点灯,这让匡衡非常羡慕,想着要只是自己也能蜡烛照明让自己读书那就太好了。

于是匡衡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凿穿了邻居家的墙壁,这样蜡烛的光亮就通过这个小小的墙洞照了出来,匡衡欣喜若狂急忙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起了书。

匡衡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凿穿了邻居家的墙壁

就这样匡衡白天在自己家读书等到了晚上就跑到邻居家那个墙洞的地方接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直到邻居熄灯就寝才依依不舍的回家睡觉。

自此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就此传开,也成了课本上热爱学习的代表,每一个芊芊学子多多少少都被这个故事教育过,可是关于匡衡的故事大家提及的也就只是他年少时的寒窗苦读,关于他成年之后的故事却鲜少提及。

匡衡:年少时的寒窗苦读

失去初心的匡衡

想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少年最终得到了他人的欣赏,因为匡衡每天潜心学习到了固定的时间就带着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去当地的先生请教,久而久之匡衡的毅力感染了教书先生,先生也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子一般教导,而且从不收取学费。

可是这位少年并没能得到命运的眷顾,数次考取功名都没能成功,最后一次参加科举的时候也只是考取了丙级,被封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职位——太原郡的太学卒史。

虽然进入了官场但是匡衡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整理书籍,虽然每天无所事事但是匡衡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坚持每天读书学习。

在任职期间匡衡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条件所以学术研究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一日大家在讨论《诗经》时匡衡发表了一番探讨,说出的话不但引经据典颇有深意,对《诗经》的简介更是得天独厚。

于是匡衡的名声开始慢慢的手口相传,最终传到了当朝太子的耳朵里。太子决定微服私访试一试这个匡衡,结果匡衡用自己的学识征服了太子被太子提拔成了博士,还经常请匡衡到自己的府上吟诗作赋。

因为匡衡的积累颇深,再加上他的化造诣确实非常高,太子对他也越来越赏识有加。匡衡在政务上确实也提出了非常多的有用建议,杜绝了当时朝廷的奢靡之风,为百姓的安居乐业也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因此更加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加官进爵直至当朝宰相。

一时之间匡衡的风头一封冲天,当真是实现了自己年少的梦想,出人头地。可是权利与财富的加持却蒙蔽了匡衡的眼睛,他变得唯利是图,在朝堂之上开始拉帮结派,对于自己有威胁的人更是不会心慈手软全都先发制人,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

权利与财富的加持蒙蔽了匡衡的眼睛

可是没有包的住的火,匡衡的所作所为早就引得朝中众人的不满,于是朝中大臣联名上书检举了匡衡的失职与罪过,皇上虽然赏识匡衡的才学但是毕竟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他早就知道了这些,于是顺水推舟就将匡衡革职贬为庶民。

从此匡衡又回到了自己年少时的生活,虽然曾经风光过,但是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定,趋向了利益而抛弃了自己的初心最终沦落与此,所以,追梦很难但是追到梦想之后的守护初心更难!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匡衡

    文/寻史奇谈“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小时候大人常常会用古人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像是把头发悬在梁上以及往大腿上扎针的孙敬,又或者是自己家没蜡烛就把墙壁凿穿的匡衡。这些古人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匡衡,他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大人们总是用匡衡

  • 小时候听过凿壁偷光,匡衡后来做了这些事,让语文老师闭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匡衡

    小时候听过凿壁偷光,匡衡后来做了这些事,让语文老师闭嘴!小的时候,如果我们看书不认真的话,老师就会给我们讲一个故事,那么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就是指以前有一个小孩子,他特别的想读书,但是家里面连买油灯的钱都出不起,所以他就只能够把墙凿一个洞来,借着隔壁家的光线看书,并且进行学习。这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啥?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匡衡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人的一生很长,很多时候都在路上,因此中间会遇到很多不同的环境,影响心境变化的事情也有很多,因此会出现开始时带着雄心壮志的目标,但是在中间经历了事情之后,心境发生了变化,就会忘记最初的目标,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但是做一件事情或者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最应该记

  • 教材上楷模:借光匡衡、让梨孔融、悯农李绅,光环背后是人性黯淡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匡衡

    课本楷模——"孔融让梨"中国有句老话:“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原以为这句话该出现在寻常百姓家,却不曾想,那些书本上的楷模人物也同样适用。中国无数风流人物如浪潮一般来了又去,他们在各自的时代叱诧风云,一时间风光无限。但等归于尘土、归于雨露之后,去掉那些所谓的光环,遗留下的,只是些发臭的过往

  • 终于知道“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啥了,难怪语文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匡衡

    终于知道“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啥了,难怪语文老师不敢说能点开这篇文章的,相信都是走完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材生了。那么大家小时候肯定都听语文老师讲过,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叫匡衡,家境很贫寒,晚上想要学习,但因为贫寒家中没有蜡烛,没有办法看书。但是他的邻居,比较有钱一点可以买得起蜡烛,所以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啥,让老师不愿告知背后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匡衡

    前言: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故事。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一颗赤子之心而被历史铭记。还有一些人因为心怀天下而被历史所歌颂。另外一批人则是因为他们在困难中积极向上进取,永不言弃。关于他们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说不完。在这些过程中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因为包含了这些传统美德,所以

  • 老师绝对不会透露: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都干了些什么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西汉匡衡,出身在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才有能读书,由于家里点不起灯,他在墙上凿了个小孔,把邻居家的灯光引过来,通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但是,很少人知道,在匡衡刻苦成才后的故事。匡衡早期的求学和仕途生涯却没有人想象的那么顺利。他参加了九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子?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匡衡

    从小到大我们听说过很多经典的故事,而且其中一些还是老师经常用来鼓励我们积极学习的,这其中就包括凿壁偷光,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故事,反正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当时我还非常的好奇,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将墙给凿开的,而且我曾经还尝试过这样看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这样学习是否舒服,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个

  • 匡衡“凿壁借光”刻苦读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匡衡

    匡衡"凿壁借光"刻苦读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凿壁借光的故事,说的是西汉有一个叫匡衡的小孩非常热爱学习,大晚上想看书却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蜡烛,虽说邻居家有烛光,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天天往别人家里跑,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直接在墙上凿了一个洞,然后他就借着这个小洞漏出来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在我们小时候,家长和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古代名人的故事,大家一定对“凿壁偷光”的故事耳熟能详吧。这个故事讲得是汉朝的匡衡因为小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点不起煤油灯,导致匡衡在晚上看不成书。当匡衡看到隔壁在晚上常常点灯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