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终于知道“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啥了,难怪语文老师不敢说

终于知道“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啥了,难怪语文老师不敢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4/1/16 18:43:24

终于知道“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啥了,难怪语老师不敢说

能点开这篇文章的,相信都是走完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材生了。那么大家小时候肯定都听语文老师讲过,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叫匡衡,家境很贫寒,晚上想要学习,但因为贫寒家中没有蜡烛,没有办法看书。但是他的邻居,比较有钱一点可以买得起蜡烛,所以只能匡衡只能凿烂自己家的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烛光以此来学习。

然后老师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们,你看人家条件多艰苦,都要知道好好学习,你们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条件,难道还要这么懒惰,不好好学习吗?应该多多这个小主人公看齐,要勤奋努力。但是大家只知道他小时候这么努力读书,不知道这个匡衡长大了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其实匡衡长大之后,并没有因为努力读书而当上大官,因为他的成绩并没有多好,汉朝时,要想当官,那也是要考试的,而匡衡考了八次都没考上,直到第九次,才考上了个丙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刚过及格线,所以之后只是在当地做了一个很小的官员。当然了这些语文老师肯定不会告诉你了,不然就会太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了,毕竟我们今天的教育看的就是分数,匡衡努力了也不能考高分,所以索性就不告诉你他长大后的事了。虽然后期他凭借自己的本事当上了宰相,但人品不怎么好,因贪污、侵吞他人财物被贬官,然后在郁闷中死去。

匡衡对诗经很有见解,所以因为他翻译的诗经很好,受到了皇帝的宠幸,认为他是一个非有才能的人,所以提拔了他的官位。而且,再后来皇帝认为他做官做得不错,所以又把他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就这样他一步一步的最后做到了宰相。

然而匡衡这个人,他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么好,当上了宰相之后,他就开始大肆贪污,不仅贪污金银珠宝,还吞并别人的土地。一次,皇帝看他有功于朝廷,于是就封了他一大片土地,但是他却拿这错误的地图,乘机把没有被封的都划到自己的范围内。因为他是宰相大人,所以别人也只敢怒不敢言。

但是纸还是包不住火,朝廷内对他有意见的人向皇帝弹劾他,皇帝派人调查后,很快就知道匡衡真实的面目,大为恼火,所以把他贬为了庶民,无处可去的匡衡,自然只能回到老家,做了大官的他明明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才能,他身居高位,却早已忘了自己年少时艰苦奋斗的初心,明明早就位高权重了,却依然不知足。

他去私吞别人的财产时,丝毫没有想过自己年少时期过的都是什么样的艰苦生活,也就是说,年少的艰难非但没有让他懂得清贫的真正含义,反而让他这个人变得贪婪无比。

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通病,明朝时期有个大官儿就经对出身寒门的书生做过批判,说他们在读书之前家里一贫如洗,也依然咬牙坚持想要考取功名,最后终于实现了做官的理想,但是,他们却一改之前谦的作风,变得贪婪无比,喜欢到处敛财,完全不记得自己以前过清苦日子时候的状态,可以说是前后态度有180度大转弯,这就是被压抑久了,等到得了势,反而是一副疯狂的小人嘴脸,而匡衡跟这些人也都差不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贫寒书生出人头地了,反而是肆无忌惮起来的原因。

就这样,原来我们小时候听过的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翁,长大之后竟成了这个样子,原本是作为正面榜样拿给孩子看的,没想到他最后竟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所以,他成年之后的故事才没有再被老师提起过。因为长大后的匡衡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拿得出手教育孩子。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啥,让老师不愿告知背后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匡衡

    前言: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故事。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一颗赤子之心而被历史铭记。还有一些人因为心怀天下而被历史所歌颂。另外一批人则是因为他们在困难中积极向上进取,永不言弃。关于他们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说不完。在这些过程中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因为包含了这些传统美德,所以

  • 老师绝对不会透露: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都干了些什么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西汉匡衡,出身在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才有能读书,由于家里点不起灯,他在墙上凿了个小孔,把邻居家的灯光引过来,通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但是,很少人知道,在匡衡刻苦成才后的故事。匡衡早期的求学和仕途生涯却没有人想象的那么顺利。他参加了九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子?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匡衡

    从小到大我们听说过很多经典的故事,而且其中一些还是老师经常用来鼓励我们积极学习的,这其中就包括凿壁偷光,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故事,反正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当时我还非常的好奇,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将墙给凿开的,而且我曾经还尝试过这样看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这样学习是否舒服,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个

  • 匡衡“凿壁借光”刻苦读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匡衡

    匡衡"凿壁借光"刻苦读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凿壁借光的故事,说的是西汉有一个叫匡衡的小孩非常热爱学习,大晚上想看书却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蜡烛,虽说邻居家有烛光,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天天往别人家里跑,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直接在墙上凿了一个洞,然后他就借着这个小洞漏出来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在我们小时候,家长和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古代名人的故事,大家一定对“凿壁偷光”的故事耳熟能详吧。这个故事讲得是汉朝的匡衡因为小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点不起煤油灯,导致匡衡在晚上看不成书。当匡衡看到隔壁在晚上常常点灯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之后都干了些什么?难怪老师不会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匡衡

    引言中国人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因此也就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而对于一些能够催人奋进、引人向学的名人典故也大都会编纂成书,好古为今用。在数不清的名人典故之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汉代刘歆在他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都知道匡衡“凿壁偷光”,你知道他后来的结局吗?难怪书中没有写

    历史人物编辑:明明说历史标签:匡衡

    教科书上写了很多典故,但基本上没有写他们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只因他们长大后变成了坏人,不利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匡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匡衡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虽然家境不好,可他十分好学,也很勤奋。小时候,他非常想上学。家里拿不出钱,后来他跟着一个亲戚学认字,这才有了看书的能力。为

  • 匡衡当初“凿壁偷光”,好不容易当了宰相,最后却被儿子坑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匡衡

    相信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时候都特别不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大人总是喜欢用一个故事来教育小孩子,这个故事就是讲有一个小朋友因为小的时候家里面特别的穷,根本就点不起油灯,但是他为了学习就把自己家里面的墙壁砸破,这样就能够从隔壁邻居家里面透过一点儿光过来,然后就借着这点儿微弱的光源读书,最后,长大之后成为了非常有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很多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匡衡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叫匡衡,他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名人,曾经担任过汉元帝时期的丞相。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读不起书,跟着亲戚学习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那时候,书籍和纸张特别昂贵,只有家境富裕的人,才有能力购买。匡衡没有钱买书,但是又想学习,所以他去有钱人家里打工的时候,宁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哪些坏事?难怪老师从来不讲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期的经学家, 年少之时爱好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困无法支付读书所需费用,匡衡不得不靠着给别人帮工赚取学费。因为无钱买蜡烛,晚上的时候便把墙凿开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微弱的烛光来读书,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便由此传开。在众人的心目中,匡衡是一个正面典范,很多家长利用匡衡的故事来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