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臣和宗室最早选择的都是刘襄,为何最后抛弃他,选择刘恒

大臣和宗室最早选择的都是刘襄,为何最后抛弃他,选择刘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捌斗藏书阁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29 3:09:29

吕后去世,刘襄在得到两个兄弟刘章刘兴居的通风报信后,立刻举兵造反,准备进京诛杀诸吕。吕禄吕产把军队交给灌婴,让灌婴前去平定刘襄之乱。但是灌婴走到半路,就按兵不动了,还暗中与刘襄联络,虽然没有直接说投降刘襄,但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希望刘襄杀到京城,诛杀诸吕后,朝中大臣就拥戴刘襄当皇帝。

京城里,陈平周勃也行动了起来。周勃在掌控了军队以后,又和刘襄的两个弟弟联合,不但杀掉了吕禄、吕产,还把后少帝撵出皇宫。这样一来,既铲除了在朝廷中掌握大权的吕家奸臣,又空出了皇位,只等着刘襄进京当皇帝。

可以说,刘襄呼声最高,大臣们又接纳他,刘襄的两个弟弟也拥护他。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他铲除诸吕,因此其他刘家宗室成员也拥护他。本来,刘襄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结果是。他被大臣们和刘家宗室成员们双重抛弃了。那么刘襄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被双重抛弃呢?

刘襄做错的事,就是他把刘泽抓起来,想吞并刘泽的土地。

刘泽是吕后的侄女婿,因此,吕后当政的时候,把刘襄的土地划了一片给刘泽,这使得刘襄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他一造反,就去对刘泽说,希望刘泽能承头带领大家打到京城去,诛杀诸吕。刘泽虽然是吕后侄女婿,但他毕竟是刘家人,所以他也支持刘襄。谁知他一去刘襄那里,刘襄就把他软禁了起来。并顺势吞并了刘泽的土地,把原先吕后划出去的土地,又重新收了回来。

后来,刘泽为了逃脱软禁,就对刘襄说,他要进京和大臣们商量,请求大臣们拥立刘襄为皇帝。刘襄心里很高兴,就放刘泽进京。刘泽进京后,却对大臣们说,不能让刘襄进京当皇帝。刘襄如果进京当皇帝,他不会重用京中的元老大臣们,而只会用他身边的那几个亲信。而那几个亲信又不是善类,必定会扰乱朝廷。大臣们听了这话,从自身利益出发,当然就抛弃了刘襄,选择了刘恒。

咱们分析一下,刘襄究竟错在哪里。

刘襄的错误,就是格局太小,气量太小。本来,只要刘襄打进京城,当了皇帝,天下都是他的,还在乎刘泽那点土地吗?他没有谋天下,而只是谋一域,这就使得大臣们和宗室成员们,看出了他心胸很狭窄,睚眦必报,连一点小亏都不能吃。这样的人当皇帝,大家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呢?说不定,他有了权力后,一不高兴,别人就倒霉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他当皇帝。

捡了个小芝麻,丢了个大西瓜,这就是刘襄的悲剧。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刘襄

更多文章

  •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刘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字数:112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在吕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年月,身为刘邦长孙的齐王刘襄,确实早早布局,一边把两个弟弟刘章刘兴居安排在长安做内应。一边果断起兵,目标也很明确:诛灭吕氏外戚,浑水摸鱼拿下皇位。但等到吕氏家族伏诛后,立了大功的刘襄,只是得到了城阳,琅琊,济南三城,反而是默不

  • 刘襄和刘章因行为强势且母系实力强大故未能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刘襄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三城,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十二年后,刘肥病薨,他的长子刘襄继承爵位,是为齐哀王。当时,由于惠帝刘盈英年早崩,吕后开始把持朝政,为扩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吕后将齐国切割成三大块,她先把济南郡割出来,改称作吕国,由吕后的侄子吕产出任吕王;后又把琅邪郡

  • 机关算尽,终也成空,刘襄为何没能荣登至尊?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襄

    太史公曰: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汉朝初期,吕氏一族以外戚身份干政,先后扶持了两位傀儡皇帝,引起了朝堂上下的极度不满。在大权在握的吕后去世后,齐悼惠王的长子刘襄和次子刘章,调动所有可以联合的力量,率先举起了反吕大旗。长安的军功集团听闻消息后,也立即站到了刘襄一方,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诸吕之乱最终得以平

  •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刘襄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诸吕想搞政变,刘姓宗室和功臣联手铲除吕氏外戚,这场汉帝国的政治斗争以代王刘恒称帝而终。而在诸吕之乱中出了大力的齐王刘襄,不仅“落选”,还遭到了文帝和功臣集团的打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跟刘襄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他聪明反被聪明误!齐国再度被吕后剥夺,刘襄心怀不满刘

  • 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也铲除了吕后余党,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刘襄

    齐王刘襄与汉文帝刘恒相比并不差,而且功臣与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三人之间还立下了承诺。为什么功臣最终还是将皇位移交给了代王刘恒?在诛除诸吕的前夕即高后八年八月,平阳侯曹窋获知了从齐国返回的郎中令贾寿向相国吕产的密告,灌婴与齐王刘襄,楚王刘交欲联合灭诸吕,哭求吕产入宫拥少帝应变。曹窋告丞相陈平,陈平以朱虚

  • 刘歆谋反:王莽新朝覆灭的前奏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刘歆

    前因1. 王莽篡位:公元5年,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2. 甄丰、甄寻父子被诛杀:甄氏父子因分赃不均想夺权,被王莽诛杀。3. 刘歆儿子女儿被杀:刘歆子女受王莽皇室斗争牵连先后被迫自杀。公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在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的劝说下,答应与后二人共同策划政变,想

  • 刘歆是谁?为什么编制《三统历谱》?刘歆对天文学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刘歆

    刘歆(?~23),江苏丰县人,出身于汉宗室贵族,年少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刘向亦为西汉著名学者,历史上对他们的研究颇多,尤其清代以来对刘歆和《三统历》的研究更为集中。刘歆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其中学术活动又分两个时期,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六、七年为第一时期,主要是研读各种书籍,如

  • 王莽与刘歆的宿命对决,从知己到仇敌,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歆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二十四岁的王莽步入仕途,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皇帝诏命。四年前,二十五岁的刘歆受命与父亲刘向一同在天禄阁校正图书。两名年轻人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又都好谈论经学,慢慢的由相识到相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王莽出身外戚,姑姑王政君是当朝太后,几个伯叔皆被封侯,其

  • 王莽与刘歆45年的友谊,为何刘歆背后捅了王莽一刀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刘歆

    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七月,王莽挫败了一起,以劫持他投降刘秀为目的的政变。政变的三位主要策划人,大司马董忠,被当场剁成肉酱,卫将军王涉和国师公刘歆自杀身亡。刘歆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匠,他和王莽是青年时代的朋友,两人相识相交四十五年,可谓志趣相投,情意深重的好兄弟。刘歆年轻时不得志,全靠王莽一手提

  • 刘邦之孙刘兴居,为何在汉文帝即位第三年突然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刘兴居

    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的历史典故体现出刘邦的英勇,在他七年灭秦平楚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圆滑果敢,尤其当有人威胁到他的政权时,他可以非常果断除掉他们,所以刘邦敢于担当且善于决断。然而他的优良基因却没有遗传给儿子,他的几个儿子多半软弱,皇太子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状以后,从此变得一蹶不振,整日沉迷于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