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啥?为何语文老师从不主动告诉你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啥?为何语文老师从不主动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3/12/27 4:51:15

凿壁偷光的典故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匡衡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钱所以就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洞里的光来学习,经常会被老师们借由这个典故来告诉学生们要努力学习。可你知道匡衡长大之后干了什么吗?这是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说的,因为他后来干出的这些事让人很难想到从小凿壁偷光的他。

匡衡的出生年月不详,他的家乡是在兰陵县匡王村。小时候的他确实十分努力的学习,想尽了办法的读书。他也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对于诗经很有自己的见解,长大之后匡衡一开始仕途并不是很顺利。他所在的是汉朝,所有的人都要通过考试才能得到官职,匡衡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理解不够深刻,考了九次才考中了丙科。

最终他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前面说过匡衡对诗经很有自己的见解。有儒学之士曾经说听匡衡说诗能够让人眉头都舒展,心情都会变好。于是在许多经学家的推崇之下,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对匡衡十分有好感。他被推崇的原因还是因为汉朝的制度,汉朝自从汉武帝之后就是独尊儒术的,十分看重经学。

刘奭出生在元平元年(前74年),他是汉宣帝的嫡长子,按照古代立嫡长子的制度,他从出生就几乎已经确定是未来的皇帝了。而刘奭早在八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看见父亲重用法家人物总是惩罚下属就感到很担忧,还劝谏父亲要重用儒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匡衡被刘奭看重也是很自然的了。

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汉宣帝去世刘奭登基为帝。他一上任之后就任用升了匡衡的官,给了他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很巧的是,长安城刚好发生了一些天灾,匡衡的机会来了,他借由诗经来表明上行下效。不过也得亏元帝是个能听劝谏的,匡衡上奏的是劝元帝要节俭,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元帝看了之后很赞赏,开心之下又给匡衡升官了。

之后的时间里元帝经常会听匡衡讲解诗经,并且几次给他升了官。到了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当时的丞相韦玄成病逝了,于是元帝干脆就让匡衡代为丞相,并且给了他乐安候的晋封。这个时候的匡衡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还有一个权臣叫石显的,这个人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经常怂恿皇帝干些剥削百姓的事情。

在汉成帝登基之后,匡衡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弹劾石显。可这也是匡衡做的最后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汉元帝当初封他为乐安候,他的封地本来应该是只有三十一万亩。但是匡衡利用了郡图之误,把自己的封地扩大了四万多亩,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额。

并且晚年的匡衡在朝中还结党营私,与同僚不和之后被弹劾。皇帝大怒,一直以为的贤臣竟然干出了贪污土地这样的事情,不过念在以前的功劳,皇帝只是把他贬为了庶人,送回了原籍。匡衡再次回到了他曾经偷光的家里,穷困潦倒的生活了几年,没有钱治病就病死了。他的一生到底是违背了初衷吧,最开始的他只是想好好读书,做个好官,但到了最后他却干了贪污的事情。

参考资料:《史记·张丞相列传》、《汉书·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匡衡小时“凿壁偷光”,长大后怎么样了?语文老师绝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都萦生活标签:匡衡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教育,要勤奋好学。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勤奋好学的典故,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让我们受益匪浅。那么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之后怎么样了呢?老师绝对不会告诉你。匡衡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但是他却十分的勤奋好学,甚至愿意给人做佣人来读书。后来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尤其对《诗经》的理解十分

  • 寒门难出贵子:凿壁偷光的匡衡如何变成了贪腐的“胜天半子”祁同伟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匡衡

    只要上过小学的中国必然知道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苦学典范,可以与“头悬梁、锥刺股”并称为“双骄”。由于刻苦学习,匡衡最后做了大官,还成了大汉王朝的宰相。然而出身贫苦的他却没有成为“为民请命”的好官,反而成为一个贪渎、心胸狭窄的恶官。他不仅排挤打败匈奴的英雄陈汤,而且还大肆兼并小民土地,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怎么样了,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匡衡

    小时候大人常常会用古人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像是把头发悬在梁上以及往大腿上扎针的孙敬,又或者是自己家没蜡烛就把墙壁凿穿的匡衡。这些古人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匡衡,他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大人们总是用匡衡小时候的事情作为榜样激励大家,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提及过匡衡长大后的事迹。那

  •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后到底干了啥?为何语文老师闭口不谈?

    历史人物编辑:坊间的历史标签:匡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时候有很多历史文化,一直被后人流传到现在,比如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岳飞精忠报国,匡衡凿壁偷光,这些历史文化之所以流传至今,都是因为能给人们以教育和警醒的作用。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讲述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凿壁偷光”,不过今天要讲的不单单是凿壁偷光,而是偷光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多数人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匡衡

    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为我们流传下来非常多的寒门学子勤学苦读的故事,很多故事都被收录在了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像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孙康和车胤的囊萤照雪等等。他们的精神和品质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凿壁偷光”,就是被收录的一个关于匡衡勤奋好学的故事。小时候的匡衡勤奋又聪明,常常是老师劝我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三件事,毁了他的光辉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匡衡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杜甫引言提到匡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凿壁偷光”,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匡衡这个孩子勤学好读,未来一定是个可造之材。后来的匡衡确实成了《诗经》大家,但是抛开学术成就,来看看他为人和为官,确实差得不行,他长大后做了这三件大事,毁了他小时所有的光辉形象。一、迫害陈汤整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为啥老师不愿说?走上了歪路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匡衡

    作为我们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人物,匡衡的凿壁偷光,可以说是和司马光砸缸一个重量级的故事了。我们也经常感叹于匡衡的勤奋,匡衡的故事也曾经激励了一代人。但是,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去说。可能我们大家都认为,以匡衡的勤奋努力,以后过得一定不会差。但其实真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匡衡之后的发展,可以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匡衡

    在我们年纪尚小的时候,上学时总是听老师讲述一些励志的故事,老师们都想要从这些励志的故事来让我们从其中学习他们的精神面貌。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这么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孩热爱学习,但是家中贫穷,便只能够将自家的墙上凿出个洞,来用隔壁家的透露的光线来学习,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匡衡,长大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匡衡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一定都听说过很多的励志故事,老师家长也会经常用一些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来教育我们,用为父亲温席的黄香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用泯为众人矣的仲永来教育我们不能恃才放旷;用“凿壁借光”的匡衡来教育我们要艰苦奋斗,手不释书。可是这些用来教育我们的历史人物也不都是一生的楷模,很多原本很优秀很值得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匡衡

    文/寻史奇谈“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小时候大人常常会用古人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像是把头发悬在梁上以及往大腿上扎针的孙敬,又或者是自己家没蜡烛就把墙壁凿穿的匡衡。这些古人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匡衡,他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大人们总是用匡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