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寒门难出贵子:凿壁偷光的匡衡如何变成了贪腐的“胜天半子”祁同伟

寒门难出贵子:凿壁偷光的匡衡如何变成了贪腐的“胜天半子”祁同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红燕 访问量:4686 更新时间:2024/1/15 13:00:31

只要上过小学的中国必然知道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苦学典范,可以与“头悬梁、锥刺股”并称为“双骄”。由于刻苦学习,匡衡最后做了大官,还成了大汉朝的宰相。然而出身贫苦的他却没有成为“为民请命”的好官,反而成为一个贪渎、心胸狭窄的恶官。他不仅排挤打败匈奴的英雄陈汤,而且还大肆兼并小民土地,最后因贪污被罢免。

匡衡是东海郡人,他出身于世代贫农之家,家境十分贫寒。但是此人胸有大志,热爱学习,他在亲戚的帮助下走上了学术之路。他白天为他人打工,除了赚点生活费外,还可以获准到主人家读书。要知道,当时没有印刷术,一本书非常贵。所以匡衡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继续自己的学业。

由于白天要工作,所以只能晚上看书。但是他的家里买不起油灯,所以到了晚上就看不见了。于是,他偷偷早开墙壁,借着隔壁的灯光刻苦读书,终于有所小成。

然而匡衡不算太聪明的人,他参加了九次国家考试,直到最后一次才以丙等的成绩得以补为学官吏。但是匡衡苦学不止,终于厚积勃发,成为大学问家。在重视经学的汉代,匡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追捧和赞誉,官也越做越大。其中,汉元帝喜好儒术,与已经成为大学问家的匡衡很谈得来。于是到了公元前36年,匡衡成了大汉帝国的宰相,而且还封了侯。

然而,自幼贫苦的匡衡并没有成为“为民请命”的好官,不仅贪污腐败,而且还心胸狭隘,陷害忠良,和同样出身贫苦的祁同伟有异曲同工之处。

首先,匡衡总与斩杀郅支单于的陈汤过不去。陈汤很多人都很熟悉,就是那个率领西域诸国,击杀匈奴单于于中亚的大英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此人的豪言。

当陈汤回到国内,汉元帝非常高兴,很想重赏他,然而宰相匡衡开始从中作梗。匡衡心胸狭窄,嫉妒陈汤的功劳;同时他又深受儒学熏陶,认为陈汤妄开边衅,还伪造圣旨出兵,不被罚就不错了,更别说给封赏了。

其后,汉元帝想依照斩捕单于律来封赏陈汤,因为这本来是汉朝第一次击杀匈奴单于。但是匡衡却硬说郅支单于没有正统地位,根本不是单于,不应按杀单于来封赏。于是在匡衡的一再撺掇下,陈汤以如此大的功劳,仅被封为关内侯,连侯爵也没捞到,食邑也才三百户。

除了嫉贤妒能外,匡衡还贪污腐败,这恐怕是因为他穷惯了,穷怕了,所以当了宰相后,便无穷无尽地贪渎。元帝封其为安乐侯时,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这不可是一个小数字。

最后在汉成帝年间,匡衡因此被罢免,最终被免为庶人,努力了一辈子又回到了起点。

匡衡的事例充分说明,寒门难出贵子的道理。首先,他的穷让他抵挡不住财富的诱惑,如果出现腐败;其次,他的眼界狭窄,不懂看清全局,容易嫉贤妒能;最后,他的根基不深,一旦东窗事发就很快倒台,最终永不翻身。而这点,不就和胜天半子祁同伟一样吗?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怎么样了,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匡衡

    小时候大人常常会用古人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像是把头发悬在梁上以及往大腿上扎针的孙敬,又或者是自己家没蜡烛就把墙壁凿穿的匡衡。这些古人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匡衡,他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大人们总是用匡衡小时候的事情作为榜样激励大家,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提及过匡衡长大后的事迹。那

  •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长大后到底干了啥?为何语文老师闭口不谈?

    历史人物编辑:坊间的历史标签:匡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时候有很多历史文化,一直被后人流传到现在,比如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岳飞精忠报国,匡衡凿壁偷光,这些历史文化之所以流传至今,都是因为能给人们以教育和警醒的作用。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讲述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凿壁偷光”,不过今天要讲的不单单是凿壁偷光,而是偷光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多数人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匡衡

    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为我们流传下来非常多的寒门学子勤学苦读的故事,很多故事都被收录在了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像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孙康和车胤的囊萤照雪等等。他们的精神和品质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凿壁偷光”,就是被收录的一个关于匡衡勤奋好学的故事。小时候的匡衡勤奋又聪明,常常是老师劝我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三件事,毁了他的光辉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匡衡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杜甫引言提到匡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凿壁偷光”,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匡衡这个孩子勤学好读,未来一定是个可造之材。后来的匡衡确实成了《诗经》大家,但是抛开学术成就,来看看他为人和为官,确实差得不行,他长大后做了这三件大事,毁了他小时所有的光辉形象。一、迫害陈汤整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为啥老师不愿说?走上了歪路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匡衡

    作为我们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人物,匡衡的凿壁偷光,可以说是和司马光砸缸一个重量级的故事了。我们也经常感叹于匡衡的勤奋,匡衡的故事也曾经激励了一代人。但是,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去说。可能我们大家都认为,以匡衡的勤奋努力,以后过得一定不会差。但其实真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匡衡之后的发展,可以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匡衡

    在我们年纪尚小的时候,上学时总是听老师讲述一些励志的故事,老师们都想要从这些励志的故事来让我们从其中学习他们的精神面貌。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这么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孩热爱学习,但是家中贫穷,便只能够将自家的墙上凿出个洞,来用隔壁家的透露的光线来学习,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匡衡,长大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匡衡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一定都听说过很多的励志故事,老师家长也会经常用一些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来教育我们,用为父亲温席的黄香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用泯为众人矣的仲永来教育我们不能恃才放旷;用“凿壁借光”的匡衡来教育我们要艰苦奋斗,手不释书。可是这些用来教育我们的历史人物也不都是一生的楷模,很多原本很优秀很值得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匡衡

    文/寻史奇谈“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啥小时候大人常常会用古人的事迹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像是把头发悬在梁上以及往大腿上扎针的孙敬,又或者是自己家没蜡烛就把墙壁凿穿的匡衡。这些古人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匡衡,他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大人们总是用匡衡

  • 小时候听过凿壁偷光,匡衡后来做了这些事,让语文老师闭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匡衡

    小时候听过凿壁偷光,匡衡后来做了这些事,让语文老师闭嘴!小的时候,如果我们看书不认真的话,老师就会给我们讲一个故事,那么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就是指以前有一个小孩子,他特别的想读书,但是家里面连买油灯的钱都出不起,所以他就只能够把墙凿一个洞来,借着隔壁家的光线看书,并且进行学习。这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啥?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匡衡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人的一生很长,很多时候都在路上,因此中间会遇到很多不同的环境,影响心境变化的事情也有很多,因此会出现开始时带着雄心壮志的目标,但是在中间经历了事情之后,心境发生了变化,就会忘记最初的目标,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但是做一件事情或者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最应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