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设计的地动仪,真有神奇的能力,能测出地震?结果让你失望!

张衡设计的地动仪,真有神奇的能力,能测出地震?结果让你失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汉江忆史 访问量:2454 更新时间:2023/12/13 4:01:05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东汉,曾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衡曾设计出了一款地动仪,张衡之所以会想到要设计出地动仪,是因为他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因此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全国地震的动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而这些内容,因出现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上而被中学生们学习熟知,然而此前却传来一个消息,称地动仪的相关内容从教材上撤了下来。

当然,地动仪从历史课本上被删除,人教社的回应是将其从历史教材上换到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中,但实际上,人教社这么安排是有其原因的,毕竟由于历史久远,张衡设计的地动仪已经失传,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只留下了一些简略的字记载,因此我们并不能得知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从文字记载中大概得知,地动仪是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在有地震发生的时候,这个方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因此地动仪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功能,也没有像很多人口中盛传的有预测地震的功能。事实上,即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很难精准的预测地震,更不用提远在汉朝时期的张衡了。而我们再来看看当时这个地动仪曾测量到的地震迹象,在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一处方向上的龙头吐出了铜球,当时在京师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后来陇西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足见地动仪很灵敏的。

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那次陇西地震,身处洛阳的人是有震感的,因此地动仪的功能很有可能并没有史书记载中的那么灵敏,也就是说,地动仪在历史上或许是存在的,也确实能测试出地震,但他并没有人们口中相传的那么灵敏,不能做到先于人的感知前测试出地震的方向,因此地动仪可以成为后世了解大汉科技文化的一个窗口,却不可以成为人们口中的神器。

笔者认为,从原理上来说,地动仪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关于它的记载有夸大的成分,并不能真的优先于人测出地震的方位,不过张衡的钻研精神与科研成果,还是很值得我们去肯定的。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历史课本删除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历史课本删除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国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就属于世界的前列。因为地域开阔、经济富足,技术先进等各种原因引来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崇拜。根据记载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实用的发明,我们现在最熟悉也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这几样东西了。由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小金达人部落标签:张衡

    综述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讨论也逐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件事只要受到大家的质疑,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讨论,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就会被大家找到。在众多的话题当中,教科书的更新换代是热度居高不下的一个,毕竟都是自己曾经用过的教材,在人们的讨论之后,一些不那么恰

  • 张衡地动仪有如此大的科学贡献?有一种装置现在还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张衡

    缘于古代文化和哲学观念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地震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国家,也是惟一的拥有连续两千多年详细地震史料的国家。远古的中国,日蚀和地震被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什么能比“天塌地陷”更危及人们生存的家园呢。特别是地震的成因长期被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解释,把上天惩诫和帝王责任联系在一起,于是朝廷

  • 安张衡快速铁路途径三省一市,将给沿线城市带来那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张衡

    铁路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铁路经过的城市能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好处。铁路的出现可以优化这个城市的交通体系,提高这个城市的物流运能和客运能力。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规划建设高等级的铁路客运专线,但是重要的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对象。下面一起跟笔者去看看这条重要的快速铁路大动脉–安张衡铁路

  • 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后来专家重新作出复原模型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张衡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严济慈中国历史悠久,在这50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他们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藏。这些宝藏中目前仅留下了众多诗词作品还有很多科学发明,很多人都应了解中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活字印刷术,在上中学时很多人对其都有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还讲述了一

  • 《四愁诗》:深深的忧虑,执着的追求,尽显巨匠张衡的爱国理想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最为人熟悉的成就是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其制造技艺和科技水平远超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此外张衡还擅长数学和天文学,编撰有多部理论著作,使得他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妇孺皆知,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曾经将太空中新发现的

  •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专家:房梁吊一块肉都比地动仪强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张衡

    提起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张衡、祖冲之等。而张衡的地动仪更是为人熟知。地动仪是个测量地震的设备,这是老祖宗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在历史教材里都曾见过地动仪的照片,就我们普通人来看,看着的确是非常有科技含量,但是有专家曾说了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他的意思是,地动仪

  • 张衡的地动仪是假的吗?为什么被删出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张衡

    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炎黄子孙人才辈出,涌现出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风云人物。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科学家相对少,古人认为那是雕虫小技,大多数人不屑于做科学研究。张衡是个例外,他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

  • 古人的智慧: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张衡

    东汉时候,我国经常不断地发生地震。根据历史记载:从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30年中,我国几乎连年发生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地区连续发生两次大地震,波及到35个郡,顷刻之间房倒屋塌,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地面裂开一尺来宽的大裂缝,人畜死伤无数。 在那封建

  • 南阳钳卢陂,曾与都江堰齐名,被张衡盛赞过,其现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张衡

    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在南阳做太守时,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把湍河,刁河,严陵河等连接起来,共结陂塘二三十处,惠及数县百姓,遂有召父杜母的称号。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钳卢陂”。当时,很多人把它和都江堰相提并论。南阳科圣张衡曾在《南都赋》中盛赞钳卢陂: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