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绾老成持重,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的丞相职位

卫绾老成持重,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的丞相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泰康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3/12/23 7:51:07

卫绾是西汉的丞相,历经汉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他为西汉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因此得到汉文帝和汉景帝的重用。

汉武帝即位后,卫绾很快就被罢免了丞相之职。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用老成持重的卫绾呢?其原因有两点。

1、治理思想不同

卫绾的治理思想与汉武帝执政时期的治理思想是不同的。汉武帝即位后,其实朝中大权是掌握在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的手中,这让卫绾不是很满意。

于是他上书汉武帝,不要将朝政让窦太后知道。窦太后因此对卫绾非恼火,而且卫绾还罢除了法家和纵横家的学者,这也让窦太后很不满意。

卫绾的思想与窦太后的想法相去很远,窦太后担心卫绾罢除她所信奉的道家,为他罢相埋下了祸根。

2、未尽职责

卫绾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这让窦太后抓住了机会,找到了罢免卫绾的理由。

汉景帝时,汉朝各地都有一些冤情,但是卫绾作为丞相,没能去申冤,这让汉武帝也很为难了,毕竟窦太后是他的奶奶,因此汉武帝还是罢免了卫绾的丞相之职。

卫绾被罢相,其实是治理思想与窦太后不一致所致。卫绾与窦太后并无个人矛盾,但是工作中想法不同,彼此之间会产生矛盾,互相掣肘,大家都会恼火,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反应。

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也告诉了我们,一家公司的上下级之间,在工作中,想法和做法都要一致,否则工作很难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史记·万石叔列传》

《汉书·文帝/景帝/武帝纪》

标签: 卫绾

更多文章

  • 西汉卫绾:从一介车夫爬到了丞相,堪称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卫绾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一共用了13位丞相,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这13位宰相中,大多不得善终。比如窦婴、刘屈氂、公孙贺、李蔡、庄青翟,赵周等人。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卫绾,从一介车夫爬到了丞相,还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这堪

  • 堪媲美岳飞“莫须有”的三大罪名:窦婴毁于腹诽,于谦亡于意欲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窦婴

    民族英雄岳飞因为一心抗金,而被南宋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构陷罪名入狱处死,同为将军的韩世忠不服,就去找秦桧问:岳飞何罪之有?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语出《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然后岳飞就因此

  • 窦婴全力支持汉武帝,为何在拿出密旨后被处死?帝王就是如此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窦婴

    窦婴获罪入狱,得知好友灌夫被定罪灭族,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处境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他突然意识到,这一次入狱,或许汉武帝刘彻不会再支持自己。窦婴在身陷囹圄之时,深知处境危险,便打算拿出自己最后的“王牌”,打算自救。汉景帝驾崩以前,曾有密诏交给窦婴,其中的旨意内容为“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道圣旨

  • 洪水久久不能治理,汉武帝找窦婴问出真相,天灾背后竟是人祸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窦婴

    汉武帝时期,天降大水,将近十六个郡发起了洪水,良田被淹,百姓们苦不堪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当时在位的汉武帝不知所措,再加上当时匈奴还在不停地袭击代邑和陇西地区,窦婴接受重任,负责起了治水的大任。虽然形势严峻,窦婴也是临危受命,但是窦婴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刻行动起来,来到田间巷头查看,窦婴发现,黄

  • 西汉三朝名臣窦婴,为何以悲剧结局遗憾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窦婴

    01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不好当。尤其到了武帝晚年时,丞相如同走马灯一般轮番上台,却又接连一个个人头落地,血溅长安。有因“侵卖园陵道土需地”这种小事而自杀的李蔡;有陷害张汤,事泄横死的庄青翟;有遭巫蛊之祸牵连,身首异处的公孙贺;有图谋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弃市的刘屈髦……而在汉武帝初即位时,有一位外戚

  • 窦婴虽为外戚却和窦太后有矛盾甚至检举窦家违法之事,最终被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窦婴

    夫家乍贵,窦氏很是慌张,昨日还是温言润语的代王,今日却被要求摆出威严少说话,因为他成为了皇帝。虽然身为代王的时候,刘恒一家也很富贵,但在山西的封地里,生活总是无拘无束的,不爱折腾的诸侯王向来命好,偶尔亲自松土种田可能还会受到皇帝的称赞。窦氏阴差阳错来到山西后,就被这样与世无争的刘恒百般宠爱,人生虽不

  • 西汉窦婴之死:历史上最腹黑的大臣,死于政治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阡陌君标签:窦婴

    西汉时期,人才辈出,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霍去病、卫青这样的人才。正是这两人的出现,让西汉对匈奴的态度进行了改变。从西汉建立初期,就和匈奴开战,只不过一直实施和亲策略,但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对匈奴进行主动出击。由此改变了汉武帝时期和匈奴的关系。汉武帝时期,窦婴也是其中的人才之一

  • 如果窦婴没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不会杀窦婴?结局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窦婴

    无论是否有遗诏,窦婴必须死,只不过想杀他的并非汉武帝罢了。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历经汉景帝、汉武帝两朝皆被尊为太后,在朝中有很大的发言权。虽然窦婴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步入仕途,然而他确实外戚中的一股清流。他为人正直、忠于汉室,是汉景帝时期非常重要的大臣,巅峰时期官至丞相,受封为魏其侯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窦婴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窦婴

    汉武帝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着很多的名臣良相,都是大汉走向巅峰的功臣,然而武帝一朝的功臣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窦婴就是其中的一个悲剧角色。窦婴是武帝初年的丞相,他是窦太后的亲戚,但是却是武帝的忠臣,推崇儒家学说,非常支持武帝的改革,但是这个权倾一时的当朝丞相却落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话说

  • 西汉遗诏事件,如果窦婴未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杀窦婴吗?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窦婴

    不论窦婴能不能拿得出真遗诏,都是必死之格局。不但窦婴是必死的,就连田蚡、灌夫也是必死之结局。 为何如此说? 咱们先看下历史记载,如下: 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於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