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才子传之初唐四杰骆宾王:少年天才美如画、大骂武后无影踪

唐才子传之初唐四杰骆宾王:少年天才美如画、大骂武后无影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1/15 11:44:14

七八岁时,当我们还懵懵懂懂,咿呀学语的时候,有人却已经以天才而闻名。

当我们艰难地学习背诵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时,却不知这是他七岁所作之诗。

何为相形见绌?何为人比人活不成?在此不言而喻。

他就是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的翩翩才子。

然才高之人,人生之路却往往不太平坦,甚至较于常人更为坎坷。

这骆宾王虽有天才之名,可是仕途上却不是那么顺利,一不小心还进了监狱。

关于他因何入狱,历来说法不一,此处就不再议论。我们想说的是,他在狱中也没有闲着,而写下了一篇《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在古代是一种高洁的动物,餐风饮露,所以此处作者在狱中没有借月亮、监狱什么的来咏诗,而选择了蝉,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诗中“玄鬓影”、“白头吟”等,让人有一种读杜甫诗的感觉,慨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

今时今日,竟然都到了沦落狱中这一境地,实在是可悲、可叹!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则又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无奈,为何没有人相信自己,高雅为生的自己,却尽是蝇营狗苟般的无奈与凄凉。

之后,出狱,但是已是另一番心境。

不久,迎来了他一生的至高点,也是他最惊艳的一件事,那就是为徐敬业所作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文中,“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无丝毫余地地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淋头。

据传,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竟然没有怪罪他,而是问道这是谁的文章?“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

但是,这也许是表面的溢美之词。毕竟,我相信武则天不是一个度量那么大的人。

及徐敬业兵败后,他也不知所踪。

一说是被武则天所杀,一说是出家为僧。

据《唐才子传》记载,当宋之问(唐朝一诗人)被贬,游灵隐寺时,见到一老僧在坐禅。

当时可能心中愁苦,欲作诗来抒发一下感情却又难以成文。

老僧便问“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宋之问便答道,想以这灵隐寺为题来作首诗,却难以完成。

老僧便指点迷津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以此为题怎么样?

宋之问受此发,写下了《灵隐寺》一名篇,待明日去寻访这老僧时却已经不见了踪影,据说,他就是曾经的骆宾王!

一代才子,以此收场,让人甚是感伤。

标签: 骆宾王

更多文章

  • 谜一样的骆宾王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骆宾王

    684年是读书人骆宾王的宿命,严格地说,从这年冬天开始,世上就不再有骆宾王这个人了。这年11月,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女皇武则天兵败,骆宾王作为徐敬业的宣传部长,犯下的是谋反罪、颠覆国家政权罪,这是杀头之罪,所以从起兵那一刻始,骆宾王的命运就注定了,要么王,要么冦,起兵三月就失败,作为谋逆的罪人,世间都

  • 骆宾王最后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骆宾王

    提到骆宾王童叟皆知,《鹅鹅鹅》应该是全网好友接触的第一首诗。(来自于网络)那么骆宾王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一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儿子所杀,献给武皇,徐敬业的子嗣获得赦免。二是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之后,就跳江而亡。三是骆宾王与徐敬业的儿子为了逃脱武皇的追捕,找了两具尸体佯装死亡,最后骆宾王出家为僧云游四海。

  •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张巡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后。当他颤抖着举起刀柄,周围的将士们早已泣不成声……张巡从小博览群书,读书三遍,即能终身不忘。而且他身长七尺,通晓兵法,志向远大,不落俗流。开元末年考中进士,而当时其兄张晓已经身为监察御史,兄弟两人都名重一时。但张巡为人有气节,

  • 吃人将军张巡,以3000人抵挡13万叛军,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张巡

    他是著名的吃人将军,被文天祥视为偶像,死后被官方封神。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却留下了一千多年的争议,他就是唐朝名将——张巡。张巡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呢?公元755年的冬天,繁华的盛唐迎来一次惊天变故。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率20万精锐直逼两京,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主力军节节败退,高仙芝、哥舒翰

  • 张巡:历代都认为他是大忠臣,却又是一位有争议而不敢宣传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张巡

    张巡:光扬于史册,龟鉴于人伦今天壮着胆子写一个开博以来最难写的人物,他便是唐人张巡,对这个人,喜欢历史人的应该知道,但无论是史家还是民间,对他的评价却见仁见智,说这话是温柔的,准确说,对他的评价于公视为忠臣,于私指责其惨无人道,因为其中涉及到人伦惨绝的“人吃人”现象。正因为这一现象,历史在绝大部分的

  • 睢阳之战:张巡以1万人对战叛军13万人,坚守十个月,历经四百战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张巡

    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争,莫过于“睢阳之战”了。1、惨烈的睢阳之战有多惨烈?交战前,《资治通鉴》记载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下。唐军: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叛军: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张巡率领的唐军守城战绩非常华丽,《资治通鉴》载“前后大小战凡四百馀,杀

  • 唐朝名将张巡,为保大唐江山与将士食人三万,到底是英雄还是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酷喵小齐标签:张巡

    《新唐书》写道:“使姬云如庶吉请师,不宜,遣数千。姬云曼即骂,请死战,叔姬不敢应。””金明怕老师出来见袭,又避巡之威,怕得逞,一开始也没有离开老师的意思。我也爱极云的强者,我想留着。为了一顿大餐和一份欢乐的工作,季允哭着说:“昨天离开睢阳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没有食物吃满月了。今大夫兵未出,声乐广立。不

  • 坚守孤城,缺援军缺粮,张巡连自己的妻子都杀了,肉分给士兵们吃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张巡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军事帅哥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商丘和开封、洛阳、郑州等城市一样,是河南省境内的著名古城,早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就在商丘建都。然而,今天的人们或许想不到,商丘境内的一座小城——睢阳城,竟然曾是唐朝的“忠烈之城”,在安史之乱最为悲壮的“睢阳保卫战”中,守城的10万军民仅

  • 张巡是何人?他用什么方法解了雍邱之围的?其中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张巡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敌将令狐潮率兵包围了雍邱城。雍邱城守将张巡率领士兵拼力死战,保卫城池。但不久箭全用光了,又得不到外援,大家都很着急,可谁也想不出个好计策。这时,只见张巡不慌不忙地命令士兵用草扎了1000多个草人儿,并给每个草人披上黑色衣服,又用绳子拴住。大家都不解其意,心想:眼见没了箭,城池时刻都

  • 张巡守睢阳的手段,是否过于惨烈?周遇吉守宁武关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张巡

    要说历史上最惨烈的守城战,或许就是唐朝中期张巡守睢阳的战役了。那时候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张巡所镇守的睢阳,是江淮地区的门户。而江淮一带,是唐朝为数不多还掌握在手里的赋税重地。可以说,一旦唐朝失去了睢阳,那么就等于失去了军需资源,别指望能平定安史之乱了。这也是安史叛军如此重视睢阳的原因。安史叛军带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