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唐宋风华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4/1/28 11:50:17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00多年的毒瘤—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在当时社会上拥有特殊地位的特权阶层,起源于三国时期,由曹操的谋臣陈群创立。这些门阀士子们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几乎霸占了国内上下的全部资源,就连曹操也是在北方士族的支持下才坐稳了中原霸主的位置。

到了魏晋南北时期,中国的政权几乎都在门阀士族手中把控,乃至后来隋唐两个政权的建立,都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以至于后来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都致力于摧毁这一制度,唐太宗更是制定了《世族志》以分散士族的权力。但由于门阀士族大多是建立政权时代功臣,因此历代君主大多推行的是较为温和的制度,比如著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唐末,在科举制的影响下,士族门阀在朝廷中的势力逐渐被考取功名的举人们所代替,但这些士族的影响力仍然十分巨大。《新唐书·杜兼传》记载,唐文宗在将公主下嫁给士族公子时这样感叹道:“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里的“崔、卢”,指的就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两个大家族。

而黄巢,则让门阀士族彻底沉寂。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出生盐商家庭,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少时的黄巢颇有才学,5岁时就能吟诗作对,成年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遭到了士族成员杨素的暗箱操作。杨素钻了科举制度的空子,把大量平庸的人塞进朝堂,导致本该名列前茅的黄巢落了榜。

满怀愤恨的黄巢站在长安城门口,咏下一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随后他转身离开,继承祖业成为了盐帮首领,十年后,他带着10万起义军打回了长安。在登基称帝后,黄巢便下令屠戮门阀士族。据记载,经过黄巢的打击,士族成员大量死亡,所属资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庶民再无区别,士族的地位逐渐被新兴的地主绅士阶层取代。到了宋朝,士族门阀就基本绝迹了。

没有士族门阀的侵扰,宋代的科举人才辈出,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才真正走进庙堂,真正应验了那句著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因此,黄巢虽然行事残暴,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消灭了危害中国600多年的门阀士族,为中国消灭了上千年的隐患,也许就是他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吧!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黄巢起声势浩大,最终却难逃失败,是不是因为唐朝依旧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中,从声势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寻找答案。科举不第,盐贩乱国从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初年的1

  • 黄巢、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历史的“推动者”,值得我们歌颂吗?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黄巢

    我们的教科书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某个历史人物一定是好的或者坏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知识的增加,心中渐渐有了一定的衡量。于是李自成不仅仅是灭亡了封建的腐朽王朝,却也不是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衰落,而其本身却也是同样腐败的政权。黄巢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屠夫。

  • 黄巢盗掘乾陵失败,盗其他墓也失败,他是为了钱财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黄巢

    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盗墓行为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尤其是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盗墓的最高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造英雄,同样也会出现许多盗墓之人。黄巢的经历算得上是挺悲惨的,他本是生于

  • 黄巢起义败从何来?起义军虽为农民却不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黄巢

    如果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使唐朝无法再复以往兴盛的致命拐点,那么黄巢起义则是敲响了唐朝灭亡的丧钟。纵观唐朝历史上发生过的诸多起义、节度使割据事件,虽然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对唐朝造成了或多或少地影响,只有黄巢起义给了本就虚弱的唐王朝重重一击,并再度加速了它的灭亡。而黄巢起义的失败,则是一件更值得讨论与思考的

  • 黄巢举事初期声势浩大,曾率军夺取长安,却为何不久就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黄巢

    前言黄巢起义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场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事件,故事的主人公黄巢原本只是个卖盐的私盐贩子,但是他却有着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胆量和野心,不仅率领起义军大闹了一场,还自封大齐皇帝,想要彻底夺取李唐天下。黄巢起义的规模和成果,实际上远超了之前的“造反老前辈”们,因为在他之前,唐末的一些起义都以完全失

  • 黄巢军队竟拿数十万百姓当军粮,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黄巢

    关于黄巢军队拿百姓当军粮的记载,《旧唐书》、《新唐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这样的文字,将黄巢起义军吃人肉的情形,描绘成了一条完整的“抓人

  • 此人和黄巢一同起义,失败后消失,留下一诗受鲁迅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一同起义,失败后消失,留下一诗受鲁迅赞赏。这个人名为皮日休,他生于公元838年,那个时候唯一能够成功的道路就是要考取功名,他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考试道路也不怎么顺利。根据史书的记载他第一次去京城参加考试的时间是公元866年,20多岁,正是好年纪,不过这回考试没中他没考中。到了第二年,他不

  • “咏诗狂人”黄巢:五岁出口便吟诗,然而命运自有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黄巢

    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读书人都有个“学而仕”的梦想。唐朝末年出身于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的黄巢,乃是万千学子中的一份子自是不例外。黄巢可不是正儿八经农民阶级,祖传大业是贩卖私盐。封建王朝时代,盐可不是如今随处可见,盐一直是朝廷把控,贩卖私盐不亚于如今贩卖毒品,那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买

  • 黄巢明明已经占领了长安,为何不继续向西追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黄巢

    #头条创作挑战赛#黄巢原本是唐朝末年的一位私盐贩子,世代都以贩盐为生,黄巢曾经也做过贩盐的生意,然而他的生活却被一位太监给打乱了。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李儇即位,此时的李儇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玩,于是将大权都交给了身边的一位叫做田令孜的太监。秦始皇十三岁登基,有吕不韦辅政

  • 黄巢是如何化身为士族的“克星”,将士族送进深渊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黄巢

    前言: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多传承百年,数百年的士族,虽说在隋唐时期饱受打压,但是其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就拿科举制来说,说是打压士族的利器,可士族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摆着,考科举还是比寒门子弟强,比如博陵崔氏在唐朝组织的263次科举考试中,出了9名状元,荥阳郑氏比之更多,达到了13名。然而这些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