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考上武状元,却因长相狰狞吓坏皇上,被罢免了

黄巢考上武状元,却因长相狰狞吓坏皇上,被罢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3/12/25 18:26:45

唐朝末年,黄巢历经千辛万苦,考上武状元,春风满面进京面圣,皇上唐僖宗见到他,吓了一跳,“你,你太丑了,太丑了…”。

说起黄巢的长相,记载上说:“出生时面容青异,紫铜青脸,身长二尺,鼻生三窍,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

吓的父母只好把亲生的儿子丢到荒山野岭,这一幕不小心让黄巢的爷爷看到了,晚上就偷偷抱了回来。

黄巢父母做盐商生意,贩卖私盐,在古代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又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虽然生意做地很大,但地位还是很卑微,儿子长相丑陋,也丢不掉,夫妻两人商量养在身边悉心教导。

让他好好读书,长大考取功名,为家改换门庭。

一天,祖孙三代在院子里对诗,以菊花为题,5岁的黄巢一边玩耍一边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褚黄衣”。

“黄衣是老天爷赐给皇上穿的,你怎么能随便就穿,这明显是要造反啊。”父亲上手就打,

爷爷赶忙劝说孩子还小,从题诗一首,小黄巢手双手背后,小步一踱。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开,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一首更狂的题菊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我若当了春神,我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

菊花和桃花都是百花之一,为什么不能同时开,面对父亲的打骂,黄巢不服,他觉得自己就可以穿黄服。别人说他丑,喊他“黄八怪”.他也不在意,现在父亲恼怒的样子,他也委屈。

小黄巢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终日里,以书为伴,寒窗苦读,在先生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弯弓射箭,白发白中。

时间一晃,小黄巢长大了,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参加应试进士科,为家光耀门楣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科考多年,屡次落榜,他很生气脚下一踹,一个石子腾空而起正好命中一公鸡,鸡嗷了一声死掉了。

对呀,自己还有多年的武艺,考个武状元也行,于是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第一年就考上了。

家人高兴啊,宴请宾客,张灯结彩。黄巢仰望天空,长舒一口气,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可以报效国家,报父母之恩了。

“走,我这就去面圣,”放下手中的剑,黄巢就和随从出门了。

在古代考试结束,一般都要进京面圣。当唐僖宗看见黄巢之后,吓了一跳,指着黄巢就说:“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这不利于朝堂,不利用我大唐的风貌,你,你退下。”

就这样武状元的资格取消,改第二名为武状元,一旁的小太监赶紧就宣皇上口谕。

路上黄巢想不明白,自己辛苦多年,换来的是这个结果,本以为我大唐皇上是明理人,原来也会以貌取人,就凭皇上一句话,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心里沉重不堪,拿起树枝在地上奋笔疾书又写了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黄巢特别喜欢菊花,朝廷对自己的不公平,心中起了杀念。

回家后的黄巢,便继承家族的盐商的产业,学父亲经商。没过多久,他也富甲一方,粮田数千顷,盐是朝廷的,即使盐价抬高,他也会公然挑衅,和官兵打打杀杀,最后武艺越来越好,渐渐地成为盐商的首领。

自古乱世出枭雄,此时唐僖宗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天灾连连,民不聊生,黄巢对朝廷的恨意更加深刻。

他跟随王仙芝揭竿起义,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很快攻下一座又一座城,名声越来越大。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平民大起义。

王仙芝死后,大家推举他当起义军首领,率领大军攻入长安,唐僖宗派出几支军队,进行镇压,均已失败告终。

吓得唐僖宗不得不携家带口逃跑,黄巢大肆屠杀唐朝官员,以解心头之恨。

黄巢起义经历了十年,公元880年,12月黄巢在大明宫即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他的起义也正式打破门阀士族,和政坛的一些官员们,因为他们操控所有的权利,就是老百姓通过一辈子努力,也不会当官入朝的制度。

如果当年唐僖宗知道自己的未来,想必也不会以貌取人,拒人千里。后来毛主席也提起此事,说历史上两次大的农民起义,一个是李自成,一个就是黄巢,正所谓乱世出枭雄。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中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很久以前关于这个节日其实有非常多的故事,但是被人们记住的并没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诗人,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不过他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因为这首诗鲁迅先生也认为他是唐末时期最好的诗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写

  • 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黄巢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

  • 黄巢起声势浩大,最终却难逃失败,是不是因为唐朝依旧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中,从声势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寻找答案。科举不第,盐贩乱国从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初年的1

  • 黄巢、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历史的“推动者”,值得我们歌颂吗?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黄巢

    我们的教科书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某个历史人物一定是好的或者坏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知识的增加,心中渐渐有了一定的衡量。于是李自成不仅仅是灭亡了封建的腐朽王朝,却也不是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衰落,而其本身却也是同样腐败的政权。黄巢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屠夫。

  • 黄巢盗掘乾陵失败,盗其他墓也失败,他是为了钱财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黄巢

    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盗墓行为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尤其是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盗墓的最高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造英雄,同样也会出现许多盗墓之人。黄巢的经历算得上是挺悲惨的,他本是生于

  • 黄巢起义败从何来?起义军虽为农民却不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黄巢

    如果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使唐朝无法再复以往兴盛的致命拐点,那么黄巢起义则是敲响了唐朝灭亡的丧钟。纵观唐朝历史上发生过的诸多起义、节度使割据事件,虽然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对唐朝造成了或多或少地影响,只有黄巢起义给了本就虚弱的唐王朝重重一击,并再度加速了它的灭亡。而黄巢起义的失败,则是一件更值得讨论与思考的

  • 黄巢举事初期声势浩大,曾率军夺取长安,却为何不久就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黄巢

    前言黄巢起义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场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事件,故事的主人公黄巢原本只是个卖盐的私盐贩子,但是他却有着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胆量和野心,不仅率领起义军大闹了一场,还自封大齐皇帝,想要彻底夺取李唐天下。黄巢起义的规模和成果,实际上远超了之前的“造反老前辈”们,因为在他之前,唐末的一些起义都以完全失

  • 黄巢军队竟拿数十万百姓当军粮,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黄巢

    关于黄巢军队拿百姓当军粮的记载,《旧唐书》、《新唐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这样的文字,将黄巢起义军吃人肉的情形,描绘成了一条完整的“抓人

  • 此人和黄巢一同起义,失败后消失,留下一诗受鲁迅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一同起义,失败后消失,留下一诗受鲁迅赞赏。这个人名为皮日休,他生于公元838年,那个时候唯一能够成功的道路就是要考取功名,他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考试道路也不怎么顺利。根据史书的记载他第一次去京城参加考试的时间是公元866年,20多岁,正是好年纪,不过这回考试没中他没考中。到了第二年,他不

  • “咏诗狂人”黄巢:五岁出口便吟诗,然而命运自有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黄巢

    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读书人都有个“学而仕”的梦想。唐朝末年出身于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的黄巢,乃是万千学子中的一份子自是不例外。黄巢可不是正儿八经农民阶级,祖传大业是贩卖私盐。封建王朝时代,盐可不是如今随处可见,盐一直是朝廷把控,贩卖私盐不亚于如今贩卖毒品,那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