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兵临杭州,城外阿婆说了一句话,黄巢大惊:杭州惹不起,快撤

黄巢兵临杭州,城外阿婆说了一句话,黄巢大惊:杭州惹不起,快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成说历史 访问量:2971 更新时间:2024/4/8 20:49:35

张献忠黄巢,两人相隔近千年,其人生轨迹却何其相似,两人都是私盐贩子,买卖不好做便干起了起兵造反的勾当,可是造反这种对赌天下的买卖,岂是一介私盐贩子能染指的。最终他俩的造反之路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如果我们不以结果来论的话,黄巢跟张献忠在造反这条道上都还算成功。以他们俩的政治水平,能走到割据一方这个地步,已经是很幸运了。他们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改不了流寇的本质,手握十几万军队,干的还是打家劫舍的买卖,连宋江的政治智慧都比他俩高。

张献忠入川以后,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自己过了一把皇帝瘾,自己的腰包鼓了,可他底下的黎民百姓却被他给抢空了,所谓皮之不存将焉附,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皇帝,还能叫天子嘛。张献忠的行为,跟强盗有什么区别。黄巢比张献忠更不如,黄巢的兵力比张献忠还多,在当时是唐朝的头号劲敌,可惜这厮连抢地盘的想法都没有,大军何去何从,只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此处是否富足,二是此处是否打得过。

说个黄巢被城外老妪吓跑的故事给大伙听听,你就知道黄巢在政治上有多低能了吧。话说黄巢大军扫荡中原之后,唐朝组织大军围剿。中原混不下去了,黄巢带着几十万兄弟南下进入江淮地区。江淮是唐朝的财税重镇,黄巢知道这里富得流油,已经馋了很久了。但是江淮地区的守军也不是吃素的,各处都有重兵把守,黄巢正愁没出下嘴。思量再三之后,黄巢决定捡软柿子捏,当时的临安也就是现在杭州,此处兵力最为薄弱。

黄巢大军直扑杭州,杭州守将钱镠算中了黄巢的草寇心思,他亲率几十名死士,埋伏在路旁,伏击叛军的先锋部队。结果大获全胜,叛军先锋死伤数百,一个个看到杭州守军便落荒而逃。接着钱镠告诉沿途的村民,如果叛军前来询问我军去向,就说临安兵屯八百里。果然,黄巢大军快到杭州时,找来一个老阿婆询问守军去向,阿婆如实回答:“临安兵屯八百里。”黄巢一听吓傻了,屯兵八百里,这得是多少兵马呀?当初刘备举全国兵力伐吴,全军连营才七百里,一个小小杭州城,竟然有八百里屯兵,再加上先锋部队的惨败,黄巢大惊失色: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

黄巢立马命全军“急引兵过”,大军绕城而过,对杭州秋毫无犯。黄巢的心思其实很明显,杭州城兵力这么多,我黄巢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大不了换个地方抢,何必在这死磕。这就是典型的流寇思维,满脑子都是眼前利益,而不求长远发展。更神奇的是,钱镠也没教老百姓撒谎,毕竟被发现了是要掉脑袋的,其实钱镠教的这句话是真的,临安兵屯八百里,这个八百里其实是个地名,钱镠的确在此处屯了一些兵力。黄巢光听沿途阿婆的一面之言,也不去打探虚实,也不动脑子细想,估计是被先锋部队的失败给吓怕了,这种无胆鼠辈,岂能成大事。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是黄巢太生猛,还是朝廷运太背?揭秘长安为何会被黄巢轻易攻破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黄巢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也就是齐金统元年),长安城大明宫内,金鼓雷鸣响彻云霄,宫殿外的御阶前面,乌压压地跪满了群臣和宫侍们,一阵阵山呼声顿时回荡在这个刚刚平静下来的长安城内。此刻,端坐在皇榻之上的黄巢亢奋异常,他看着由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崭新气象,内心激动万分,唐朝的京都长安城如今已在手中,而自己将会在此处

  • 黄巢起义为何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黄巢

    中国古代史上,最不缺的就是农民起义的案例,每逢统治阶级出现问题导致民生也出现大量问题时,总会出现农民起义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不改变社会性质的起义,因此在研究这些农民起义的问题时,不需要考虑社会性质的问题。其实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的,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政府镇压或因自

  • 为何声势浩大的黄巢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最后都败于胡人骑兵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黄巢

    唐末的黄巢农民起义军和明末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都在成功攻下旧王朝都城长安、北京,即将问鼎天下、胜利在望之际,被国内旧王朝残余力量联合北方外族沙陀骑兵、满清八旗铁骑一起镇压下去。我们从史料中了解到,被农民起义军攻下都城后,不论是唐朝残余的各大藩镇力量还是明朝残余的关宁铁骑、南明军事力量,都是无力单独抗

  • 跟随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仔细看看黄巢的文武百官

    历史人物编辑:子园谈古今标签:黄巢

    大凡造反,若要成功,必须要具备几个先决条件。大荒之年没饭吃,可以鼓动饥民造反,这就有了原始的军队;施政不当激起民变,可以建立同盟军,这就有了合势的基础;队伍里面有一到两个名流,要么是皇亲,要么是清流,这就有了政治的大旗。偏偏以上这几样都不完全具备的黄巢,竟然在短期内造反成功。黄巢因为长相太丑,被唐僖

  • 十年起义灰飞烟灭,黄巢的四年皇帝终究还是一场梦

    历史人物编辑:清風明月逍遥客标签:黄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懿宗荒淫奢侈,纸醉金迷,宦官擅权,藩镇割据,贪官污吏横行,各地的反抗此起彼伏,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巢起义。黄巢自从875年举事,至884年兵败自尽,前后历经十年。这十年,以881年1月黄巢在长安称帝为分界线,前六年,黄巢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后四年,黄巢的起义军基本

  • 黄巢灭亡了大唐政权,但是历史并没有形成对黄巢造反的公案

    历史人物编辑:江明月好读史标签:黄巢

    唐僖宗即位的大唐王朝,已经气息奄奄。黄巢的出现,只是相当于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做了一把助推的前奏而已。但是世人对黄巢的评论却是众口不一,甚至于史官也无法真正定论。说黄巢是造反,这是事实。在朝廷混乱、佞臣当道的朝代,揭竿而起造反的,何止黄巢一人。比如隋朝的隋炀帝施政不当,就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造

  • 唐末的黄巢起义到最后功败垂成,那究竟黄巢该如何做才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长河的咸水鱼标签:黄巢

    众所周知,唐末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一度兵力六十万人,加上随军家属有百万之众,在881年攻破唐都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被忠于李唐王朝的沙陀骑兵与各路藩镇力量联合绞杀了。可以说黄巢起义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却在最后功亏一篑。这当中有很多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去探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唐末的

  • 宋江为什么瞧不起黄巢,因为黄巢看不透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坑V标签:黄巢

    宋江刺配江洲,在浔阳楼写下一句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他不安于现状,削尖脑袋向上爬。哪知道,饱狗总爱咬饿狗,大狗总爱欺小狗,宋江总是被高球之流往下踩。但他仍不死心,暂居水泊避难,等待时机,上能“尽忠报国”;下能“封妻荫子”。这就是宋江的“凌云志”。在宋江眼里的“丈

  • 黄巢建立的黄巢政权,为何不到四年就被唐朝消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巢

    黄巢起义是历史上一次非常厉害的起义,在这场起义中,黄巢将门阀士族消灭。从此门阀士族消失在了历史上。更为主要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彻底的失去了机会。正是因为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失去了扭转乾坤的机会。最终的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中和四年,黄巢已经64岁的高龄了,这一年中,黄巢身边仅仅剩下了千余人,

  • 黄巢起义,实力并不是很强,为何能攻破长安,席卷半个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黄巢

    公元878年,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黄巢起义爆发。这场席卷半个大唐的起义,看似浩浩汤汤,攻城略地,其实事实是,黄巢军败多胜少。大家都知道,黄巢起义之时,只有几千兵,而且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凶恶、混乱的队伍,却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长安城,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