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她是唐时的一代名伶,全能型的女艺人,曾经还得元稹作诗一首

她是唐时的一代名伶,全能型的女艺人,曾经还得元稹作诗一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贤谈文史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4/4/8 20:46:49

唐朝时期有很多的女性因为文采出众而被后世所熟知,其中属四大才女最为出名,她们就是李冶薛涛、鱼幼薇和刘采春了,而其中的刘采春不仅会作诗,还会唱歌写曲,是一位全能型的才女。

她是江苏人,但是在历史上对她的出生地区还是有一些歧义的,认为她应该是浙江人才对。因为自己的家庭十分贫寒,所以她立志要在诗赋上面有一定的造诣,让别人看得起,后来被演戏的班子看中将她招了进来,果然凭借着自己甜美的嗓音很快就开始被人们所知。

她是唐朝中期很出名的女艺人,为何不将她称为是诗人,因为她不仅文采了得,对于唱歌也很擅长,因为这样的才艺,所以在后来得到了元稹的赏识,当时她与丈夫一起到浙江去讨生活,正巧那是元稹也在这里巡查工作,因为当地的官员邀请她们为其表演,而得到了元稹的夸赞,当时元稹还为她做了一首诗《赠刘采春》来夸赞她的才华和美貌。

她因为经常受到别人的邀请,所以游走在各地为大家表演,时间一长她的歌和曲就渐渐的被人们熟知,受到了很多女性的好评,尤其是对于生活有无限苦楚的妇人,听后更是深有同感,动情之时都会流出眼泪,这文明的架势曾经被后人称作是那一时期的邓丽君。

她不光是对曲子作的妙,而且还会演戏,当时有很多的笛梵都延庆她们来演出,就连军队之中都会看这样的戏码。这个戏跟京剧和黄梅戏这一类型的国粹都不相同,反而到像是现在的相声,整个节目的基调是比较诙谐幽默的,也是需要两个人一同上台负责演出,后来进行了改良之后可以好几个人都一同演出,当时的她就是跟着自己的伙伴一同搭伙挣钱的。

她在早年嫁给了自己的丈夫周季崇为妻,但是历史上却是流传着她与元稹之间有一些别样的情愫。因为她长得比较妩媚,由于寻常人家的妇人不太一样,闯荡在民间行为自然是有些开放,一度引起了这位元官人的赏识和注意,二人之间互相对彼此的文采都很敬佩,久而久之就生了恋情。

对于有了夫家的她,这样的行为在古代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人们对她的死因也是多有猜测,有人认为是因为被自己的丈夫发现这样的事情,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将她活活逼死了,还有人说是因为元稹在与她想出了一段时间之后,将她厌弃了,她因为接受不了这种事情,就选择了自杀,但是不管哪种结局,她最终都是因为跳河而亡的,一点名伶就此陨落,人们为了记住她,所以将她列入了唐朝的四大才女之中。

标签: 元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7月14日唐玄宗撤离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哥舒翰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7月14日:受到安禄山所率领的部队不断推进的影响,中国唐朝皇帝唐玄宗立刻撤离当时的首都长安。安史之乱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战役,就是潼关之战。在安禄山军事实力占优,军队锐气最强盛的时候,10多万唐军却

  • 安禄山为何能横扫大唐?你看手握20万雄兵的哥舒翰,是怎么被俘的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哥舒翰

    一、安禄山为何敢起兵?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不过是否考虑过,李隆基时期是大唐的巅峰一刻,国力之雄厚无出其右,为何却被安禄山这一撞,直接就半身不遂了呢?原因虽很复杂,但其实通过剖析手握20万雄兵的大唐名将哥舒翰之败,就能明白,为啥安禄山能横扫大唐了。不过这一切,都要从范阳这个地名说起了。因

  • 被哥舒翰诬陷致死的安思顺,若其当年愿与堂弟安禄山一起反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哥舒翰

    755年深受唐玄宗赏识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反唐叛乱时,他的无血缘堂兄安思顺此时正在担任朔方节度使(安禄山母亲在安禄山小时候,再嫁给了安思顺的伯父安延偃)。作为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并未参与安禄山的叛乱活动,不仅不参与他还很早上书向朝廷指出要防范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忠臣,安思顺不仅在安禄山叛乱后,不仅

  • 唐玄宗皇位不稳且对哥舒翰有所怀疑才不断催促其出兵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哥舒翰

    洛阳失陷后,唐玄宗听信了宦官边令诚的诬告,将封常清、高仙芝斩杀。之后,玄宗召见哥舒翰,希望其能出山。哥舒翰不傻,他知道出山就意味着出征。这平叛的仗,打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万一打不好,自己可能会人头落地。就如同封常清、高仙芝那样。当时的唐玄宗被叛乱搞得是焦头烂额。为了尽快平叛,他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 唐朝名将哥舒翰,为什么却在潼关兵败后投降叛军、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哥舒翰

    在大唐历史上,安史之乱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声威赫赫,所有人都不敢和唐朝军队做对。 即便有一些边患馆也能够很快地被处理掉。可是,安史之乱的发生让大唐瞬间没有了曾经盛世王朝的威势。安史之乱当中,有一些名将借此成就了千古功业,有一些人谁因为贪生怕死而晚节不

  • 大唐一代名将哥舒翰曾勇夺石堡城,却为何二十万人守不住潼关?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哥舒翰

    文:李广唐玄宗初期,西方吐蕃王朝强大起来,并逐步蚕食唐朝疆域,先是攻取青海湖,又派重兵占据湖区战略要地石堡城,凭此据险而守,虎视上国。石堡城位于赤岭以东三十里,即今日月山,牢牢扼守着青海湖与兰州要道,城周围三面为高达数千尺悬崖,仅有一条山路盘旋而上,向东出兵可直取唐朝甘肃河西走廊,吐蕃人自豪的称其为

  • 安史之乱,唐朝最大的败笔,若哥舒翰坚守潼关,平叛根本不用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中言说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是一员大器晚成的猛将,四十岁才在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崭露头角。此后,吐蕃战场就成了哥舒翰的功名地,哥舒翰的官位也因此节节高升,最后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再进封西平郡王,随后又拜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御史大夫。到此,哥舒翰的功名可谓震铄当朝。因此,西鄙人单独为他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

  • 盛唐名将哥舒翰之死:君臣猜忌,导致悲剧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是盛唐时期的名将。甚至在唐朝,还有一首《哥舒歌》,专门用来讴歌哥舒翰的才干和能力。不过,哥舒翰算是一个晚节不保的将领: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哥舒翰被叛军俘虏,最终被安禄山之子杀害。而哥舒翰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唐朝君臣互不信任,互相猜忌导致的。1、险些夭折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西元755年)

  • 哥舒翰带领的陇右、河西军队正面对决为何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唐玄宗时期名将,多次大败吐蕃,战功赫赫,有“大唐第一神将”之称。虽然有点夸张,但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常胜将军在手握20万大军,又有着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惨败于安禄山叛军,20万大军全军覆没。我认为导致战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唐玄宗好大

  • 安史之乱的爆发:要求哥舒翰打开城门,直接“葬送”了长安城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哥舒翰

    李渊创建了唐朝,在李世民的管理下,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并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国家。可惜,在李隆基的执政时期,安史之乱爆发了,它阻碍了唐朝的发展,并导致唐朝开始走下坡路。据专家研究,安史之乱或许是古代最血腥的叛乱。一、安史之乱的爆发公元755年,长安正面临磨难,可唐玄宗李隆基却还是斩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