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灭国战神苏定方

大唐灭国战神苏定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名著与历史 访问量:4832 更新时间:2024/1/17 11:10:10

唐朝前期经过太宗李世民的治理,可以说是达到了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一个高度。哪怕是北方的游牧部落,也尊称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强大的国力,必定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强大的军事必定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其中苏定方就是其中的一个。

苏定方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悍将,十五岁就跟随父亲苏邕征战,并且冲锋陷阵。苏邕死后,苏定方就接替了父亲的职位继续统率部众。相继斩杀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并且追击逃兵二十多里。后来苏定方投奔窦建德,窦建德败亡后又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刘黑闼兵败被杀以后,苏定方隐居。总结一下就是前期的苏定方跟谁谁倒霉。

俗话说的好,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像苏定方这样的人才是不会隐居太久的,唐太宗贞观初年,苏定方被朝廷用,任匡道府折冲。从这个时候开始,苏定方正式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辉煌的人生即将拉开序幕。

贞观四年(630年),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领兵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名骑兵先锋,乘雾秘密行进。大雾散去后苏定方突袭了颉利可汗的牙帐。可以说是一战成名,颉利可汗与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着数十骑随从逃跑,余众都俯伏投降。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侯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次年十二月,在初战告捷后,大军到达鹰娑川,两军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激战连场,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所部正下马休整,隔着一座小山岭,离程知节军约十里远,看到远处尘土扬起,于是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

显庆二年(657年)春闰月,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多帐投降。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斩杀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突厥军奔溃。次日,苏定方整军进兵。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众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罗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婆润率各部赶赴邪罗斯川追击败兵,自己则与任雅相率领新近投降的部众拦截突厥军后路。在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时,苏定方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趁其狩猎时无备,纵兵进击,击败贺鲁的部属数万人。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苏定方穷追至碎叶水,尽夺其众。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西北的苏咄城,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由萧嗣业带回。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

同年冬,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

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显庆五年(660年)正月,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关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唐高宗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被加赐在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显庆五年(660年)二月十日,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又随高宗巡幸太原。三月十日,他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高宗又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百济军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都前来奉表归诚。

灭百济后,苏定方纵兵大掠,引发黑齿常之等百济遗民反抗,他围剿失利,所得二百余城陆续反叛。九月三日,苏定方携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一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熊津都督府城,自己则率百济国王、贵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一万两千多人等俘虏渡海凯旋。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前后获赏赐的珍宝无以计数。唐廷为庆祝攻灭百济,“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二十二日,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五月二日,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句丽。八月十一日,苏定方在浿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军包围平壤城。北线的陆路唐军进展却相对缓慢,高丽权臣渊盖苏文遣其长子泉男生率精兵数万,固守鸭绿江,唐军无法渡江,双方一直僵持到九月底。天气开始寒冷,鸭绿江水结成坚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鼓噪奋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泉男生仅以身免。

龙朔二年(662年)二月,任雅相在军中病逝。同月,沃沮道总管庞孝泰所率岭南水军五千余人在蛇水被渊盖苏文击败,庞孝泰与其子十三人一同阵亡。二月六日,新罗的军粮才被送到苏定方的军营。此时苏定方判断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班师回国。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于是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标签: 苏定方

更多文章

  • 苏定方杀没杀罗成?真相是你想不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苏定方

    很多人对隋唐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隋唐是大将辈出的年代。要说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那非得提到苏定方不可,很多朋友从电视剧中看到的苏定方是一个十足的大坏蛋,但历史上的苏定方是秦琼等名将都赶不上的名将。隋唐故事里,苏定方是一个卑鄙小人,害死了罗成罗艺爷俩等著名人物,在战场上,苏定方用暗箭和诡计诱杀罗成,罗艺也

  •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论实力和战功苏定方足以名列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苏定方

    唐朝十大名将,战功赫赫,前五人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后五人为大唐稳定平定患难有守土之功。TOP、10 凉国公李愬 公元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第二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 战后以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

  • 明明苏定方功劳更大,为何名声远不如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臧翁说史标签:苏定方

    明明苏定方功劳更大,为何名声远不如薛仁贵在唐朝,名将辈出,唐朝开国之初,有着李靖、侯君集、尉迟恭、契苾何力等人,到了李治年间,有了薛仁贵、苏定方等人。不过薛仁贵和苏定方两个人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别,苏定方在唐朝的功劳是能够和李靖相比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名声却远不如同时期的薛仁贵,虽然薛仁贵的功劳也

  • 不是苏定方李靖,此人才是唐朝第一大将,曾单骑退敌战功赫赫!

    历史人物编辑:望月寄伤思标签:苏定方

    在那个强盛且威震八方的年代,在唐朝这个盛世王朝,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起初硝烟四起,但是,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有名大将,例如秦叔宝,尉迟恭等,还有灭三国,为大唐开疆拓土,声震八方的苏定方,虽然大唐的疆域很宽广,但是就是因为这个王朝涌现出的这一些些的杰出军事天才们

  • 吐蕃要与大唐和亲,唐太宗六难婚使,禄东赞能否完成任务?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禄东赞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下令将文成公主嫁与吐蕃的松赞干布,第二年,文成公主在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迎亲使禄东赞的陪同下前往吐蕃和亲。此事表面看起来进行的非常顺利,实际上李世民在答应将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之前,是颇难为了迎亲使者一番的,而且当时想要迎娶文成公主的可不止吐蕃一国,但禄东赞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了

  • 禄东赞:吐蕃权臣是如何养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禄东赞

    要说大唐帝国最大的对手是谁,不是高句丽,也不是东西突厥人,而是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公元670年,大唐帝国疆域处于巅峰的时候,正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在大非川之战打败大唐名将薛仁贵,彻底打破了唐朝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吐蕃与唐朝展开了长久的拉锯战,最后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时,百年争霸

  • 雄霸吐蕃50年,禄东赞家族为什么还是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禄东赞

    自古以来权臣这个职业都不好当,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只能在谋朝篡位的单向车道上狂奔到死,要么车毁人亡,要么登顶成功,绝对没有回头路可走。中国历史上有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成功典型;也有像宇文护、鳌拜这样的失败案例。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藏历史上一个权臣家族的失败教训,说起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我们应该都不陌生

  • 武则天没将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除了狄仁杰还有三个男人很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武承嗣

    武则天登基后,最高兴的就是武家的族人了,因为武则天想要让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能是传位给姓武的,其中最高兴的就要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了,因为他是武则天的不二人选!盼星星盼月亮,武承嗣终于盼到武则天自立,心情又是激动,有是忐忑,接下来就该撺掇人来向武则天提出立太子的事情了!要立太子,最大的

  •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还大,号称战功中兴第一,为啥结局没有他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李光弼

    郭子仪太会做人,李光弼是个老实人。这就是两个人后来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乱时期,帮助大唐平定叛乱的将领当中,比较出众的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这其中李光弼的功劳,甚至还比郭子仪要大。历史上对李光弼的赞誉,那是数不胜数的:凡言将者,以孙、吴、韩、白为首。如光弼至性居丧,人子之情显矣;雄才出将

  •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名扬后世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小杰野钓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绝对是可以和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而且史书上的普遍观点,无论管理才能、军事才能,李光弼都是优于郭子仪的。郭子仪混得比李光弼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活得比较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论有多伟大,在许多时候,也是非常脆弱的。至少寿数这种事,真心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李光弼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