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大唐帝国最大的对手是谁,不是高句丽,也不是东西突厥人,而是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
公元670年,大唐帝国疆域处于巅峰的时候,正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在大非川之战打败大唐名将薛仁贵,彻底打破了唐朝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吐蕃与唐朝展开了长久的拉锯战,最后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时,百年争霸战,以他们的胜利而告终,大唐王朝开疆拓土上百年的成果,河西走廊河西尉,全部落入他们的手中。
吐蕃王朝的这一切丰功伟绩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大唐人民的老朋友禄东赞。由于双方长达百年的争霸战争,中国人写的史书里头对吐蕃人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大唐人民的女婿,松赞干布,另一个就是他了。可我们除了对他在迎娶文成公主的时候,发生那些奇闻异事比较感兴趣之外,其他方面对这个人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位老朋友的崛起历史。
要知道松赞干布那也是开国之君一代天骄啊,此人的权谋手段一点都不比他的老丈人李世民差到哪里去,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这种大老虎的手下,禄东赞又是如何实现崛起的呢?
加盟伙伴关系
吐蕃人最早崛起的地区是今天雅鲁藏布江沿岸的拉萨地区,这个地方风水好啊,打开一张气候分布图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个地方居然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内,这放在青藏高原也是别无分店啊,青藏高原又高又冷,日照稀薄,按理说是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可是由于雅鲁藏布江的关系,来自印度洋的热空气却可以顺着山谷河道一直通到西藏,使得这些河谷成为了西藏地区罕见的农耕区。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优势,所以松赞干布他们的家族最早从这里崛起。禄东赞的家族正在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地区混,双方还算邻居都属于东部西藏。一江之隔天差地别,后来是松赞干布他们家发达之后禄东赞才过来投靠。
也就是说相对于原政权来说他们家是外来势力,当时政权内部还有另外一股外来势力,来自后藏地区的琼保。这个所谓的后藏地区也就是当时除了松赞干布,跟禄东赞他们两家的所在地,以及像西藏西部象雄王朝的所在地,剩下那一部分中部跟北部的广大地区都是他们家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关系倒不如说是加盟伙伴。只不过是大家表面上认你做老大,然后代表集各部落要一个中央官职。
这个玩法跟我们中国上古时代的那些部落制度非常像,比如说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祝融,共工,九尾狐,应龙,这些神话形象,之所以能够在整个神话传说时代不停的出现,就是因为他们那个部落一直都垄断着部落联盟中央政府的某一官职。
史记:其设官,父死子代,绝嗣则近亲袭焉”。
锄强扶弱的产物
直到松赞干布时代啊,后藏这个地区一直都垄断了大相这个官职。势力更是半其国。松赞干布上台之后,就以年纪太大为由,强行让后藏代表琼保退休“琼保·邦色老髦,曝日闲居”。作为替补,他就选取了苏毗派的后起之秀,禄东赞作为大相。也就是说他能够上位成功是由于派系斗争的结果,那既然如此派系的其他人也可以啊,为什么偏偏要是你呢?
知唐人才很重要
禄东赞之所以能够在政治舞台上站这么久,就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大家可千万不要觉得这件事情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哦。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头都说了文成公主入藏是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现代的教科书不停的强调这个玩意儿就是想要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可是这些都是后人为了各自的政治需要强加上去的。放在当时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它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随着国家的崛起,松赞干布他们下一步想的当然是要怎样扩张了。
往西边看呢,那是西域地区,从地图上看两个地方好像是接壤的,可是这两个地方中间隔着厚厚的昆仑山脉,根本就过不去,想要从西藏到达西域,那就想要占领西藏北部的青海省,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才能过去,青藏高原往南边则是富裕的印度地区,按理说应该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西藏人去过一次,全军覆没,倒不是因为天竺人有多么的厉害,而是那个天气差别太大了,来自高原的西藏人根本是适应不了闷热的天气。往东边走是今天的云南地区,以及四川省,云南方面有横断山脉阻隔不好走,剩下的两个扩张方向只有四川跟青海。
松赞干布早期是想往四川方面的松播高原扩张,可遭遇了唐朝军队顽强的抵抗,松赞干布御驾亲征连杀了好几个将军都搞不定。这场战争发生在贞观十二年,失败之后松赞干布就派人过来求亲。
为什么要过来求亲呢,因为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在东亚地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际秩序,大伙都受天可汗的保佑。体系内部的小弟,如果能够得到唐朝的认可,那就相当于有了大唐的背书。出门打人的时候有个老大在背后撑腰。集团内部的小弟遇到了问题,大哥也有出手帮忙的义务。确立双方关系的标志就是公主和亲。
比如说,当时东突厥被灭掉之后北方草原上又崛起了另外一个霸主薛延陀,本来在有共同敌人东突厥的时候,双方的关系一度都非常友好,大唐准备把公主嫁过去,可是后来李世民发现这帮家伙有野心不安分,将来有可能成为敌人,不愿意用大唐的名义给他们扩张背书,宁愿打脸也要悔婚。
松赞干布这么做就是为了将来在和大唐的另外一个小弟,青海省霸主吐谷浑发生冲突的时候,把冲突搞成内部冲突,希望老大不要插手,后来这项政策也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直到吐谷浑被灭,大唐都没有出手,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就是那个所谓的文成公主,在这个过程中,三番四次写信过来大唐给吐蕃的扩张行为辩解。
正是因为大唐公主有着如此重大的作用,所以不是说嫁就嫁的,松赞干布一共派人来了两次第一次就是贞观十二年,但是李世民不愿意给他背书,所以那次拒绝了,直到贞观十四年禄东赞来了,至于他是如何说服李世民的那就不得而知啦,但绝不会是传说中那些通过乱七八糟的考验就能够取得公主的童话。只知道在这过程中李世民对这人好感爆棚,居然要给他许配公主。
人才难得啊在未来吐蕃扩张的过程中处理好与大唐的关系至关重要,禄东赞这样的人才自然要多加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