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定方:被演义小说黑得一塌糊涂的大唐军魂

苏定方:被演义小说黑得一塌糊涂的大唐军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追溯历史传奇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3/12/6 6:28:58

中国文学有“雅”“俗”之分,以前的雅文学、书面文学都掌握在社会精英士大夫阶层中,传播内容及形式有局限性;文化知识一直是底层民众心中的高地,而俗文学、口传文学构成了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直至明朝活字印刷术才大大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广度,并且将“雅”和“俗”从传播内容及形式上进行糅合,形成了以历史演义小说、戏曲等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底层人们接受和传颂的形式。在传播的过程中,创作者为符合广大群众口味,吸引眼球,在正史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难免会对历史情节和人物做出调整和修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演义小说逐渐代替了正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至于“乱象”频出。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历史上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成就非常高,但在演义小说中,被后人写成“清平之奸贼”,更是因为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被冠以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杨家将》中的潘美,历史上是一位战绩卓著、忠君爱国的名将,只因在一次撤退阻击战事件中,因一个籍籍无名的监军指挥错误而背负千古骂名,被写成了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奸诈小人。戏曲《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其实是一位德才兼备,为人清廉的好官,只因为严辞拒绝朋友买官的无理要求,而被怀恨在心写成戏剧中的抛妻弃子,贪图富贵的负心汉模样,流传于民间,再难改变公众的看法。

“黑”你没商量,哪管你是帝王还是将相。历史上这样的“被黑”事件已是屡见不鲜,但那种历史性的渐进式被“黑”,甚至整个家族都被黑的体无完肤的也只有大唐军魂苏定方了。这是历史进程中时代背景造成的,更是演义小说创作者推波助澜,民间盲目传颂的结果。

苏定方是从以下几点被“黑”的:在燕山作战时,用暗箭射杀罗艺;在紫金关外用卑鄙的手段诱杀罗成;为取得李唐王朝信任,且在投降后能加官进爵,便砍杀前来增援刘黑闼的梁王沈法兴。在演义小说中,苏与罗两家仇深似海,恩怨纠缠三代,苏家始终都是以大反派面世,苏定方最后被剖腹掏心而死。被黑的毫无依据。

而事实是这样的:

01

在《说唐》一书中,罗艺是被苏定方在交战中用暗箭射杀的。这本身就与正史不符,罗艺曾是隋将,后归降李唐受封燕王,和太子李建成结为党羽。于贞观初年(627年)占据幽州图谋反叛,太宗命令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帅兵讨伐,最后罗艺在兵败逃亡的路上被部将所杀。而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身亡后,苏定方便归隐故乡冀州武邑,直到贞观初年(627年)被唐廷起用任匡道府折冲,所以从时间上和历史事件上来看,罗艺的死和苏定方没有任何关系。

罗成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其人物塑造源于猛将罗士信,《大唐秦王词话》罗成登场自报家门“姓罗名成,字士信”。再到后来历史文学创作者为了历史演义小说故事情节趣味性的需要,罗成和罗士信就同时存在了。正史上罗士信死于洺州之战,一个虚构人物——罗成之死和苏定方又有什么联系呢?

另外一个栽赃嫁祸,就是梁王沈法兴之死。《说唐》里记载,苏定方被李世民招降之后,立即砍杀前来支援刘黑闼的梁王沈法兴,才被李渊封为锡国公。正史中沈法兴是被李子通打败后在逃亡的路上投江而死。创作者是想把苏定方塑造成一个不择手段奸诈残忍的角色,除了张冠李戴的强加罪责之外,更显得滑稽可笑的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竟把神魔元素强加其上,将苏定方的儿子、孙子都渲染成不折不扣的大反派,始终处于反唐角色,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苏麟、苏凤、苏锦莲、苏宝同、罗成、罗通等等皆是小说创作中的虚构人物,其所载的故事情节皆为子虚乌有。

据《新唐书》所载“拜凉州安集大使,以定吐蕃、吐谷浑。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可知,苏定方至死都守卫在大唐的西北前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并非《说唐》中所载因奸计败露在逃亡的路上被罗通剖腹掏心而亡,这是对一个英雄最大的污蔑。

02

唐高宗时期,朝廷内部势力之间权力争斗是其被黑的原因

苏定方前期是以李唐集团对立面将领的身份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年少时期便以骁勇多力、胆识超群而名闻乡里,多次打退过河北反隋义军,先是在窦建德账下听命,窦建德败亡后又投奔刘黑闼,并多次立下战功,成为首屈一指的少年悍将,刘黑闼兵败被杀之后便归隐故乡,直到贞观初年才被唐廷重新起用。而后期诸多的历史演义小说都是以隋唐兴废征战,最后大唐一统天下为主要历史题材,赢得最终胜利的李唐集团作为正面形象示人,所以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苏定方作为对立面被写在演义小说中倒也可以理解,但把他后期对大唐的历史功绩彻底掩埋,实属令人痛惜令人咬牙切齿。

唐高宗时期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降服周边诸国也是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苏定方作为当时第一名将而备受重用和信任,他也没有让唐高宗失望:万国来朝,大唐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巅峰状态。然而这一国家战略谋划与当时文官集团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苏定方不免会被人诟病而成为众矢之的。例如“乌海之战”在后世的文献中就没有记载,由此可知苏定方一直受朝内文官集团的打压,故意隐瞒他的历史功绩,以至于盖世奇功得不到宣传,名誉大损。

朝廷之上充斥着各种权力的明争暗斗,门阀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掣肘是不争的事实,苏定方作为一个武将,长期在外带兵打仗,远离朝堂,在政治上处于中立状态。再者其性情耿直不懂圆滑,又屡建奇功,招人嫉妒也在情理之中。《新唐书》载“帝悼之,责谓侍臣曰:定方於国有功,当褒赠,若等不言,何邪?乃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庄”,按道理来说为了国家边境长治久安,边防大将的死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到朝廷,但高宗是从他处听说苏定方逝世的消息的,而且是过了很长时间才听说的,这本身就不符合情理。

03

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时代背景使其逐渐被“黑”

明朝中后期小说、戏曲创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再者印刷技术也趋于成熟,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物质生活也随之提高,且对其爱好和需求也不断增长,这就激发了一部分文人创作小说、戏曲的热情,而其更能灵活的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内心情感,这也是其繁荣的重要因素。

清政府作为少数民族统治华夏大地政权,对汉族的民族英雄是极为忌惮的,更不予宣传。对文人创作文学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那些不利于统治者的文学创作都被销毁禁止。大环境下也造就了文人的创作取向,文学创作的复古倾向更为严重,这不利于文学创新,所以诸如《说唐演义全传》之类的创作,有凭空构撰脱离真实,模仿其他演义小说的痕迹,其内容更是光怪陆离,失之偏颇。

有些作者除了以正史或野史笔记为主要创作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时代的讽刺之外,还加入了一些新奇因素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来增加其传唱度;再者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意愿,其内容由隐晦性变成了颠覆性,篡改之风已经开始盛行。很多作品为了追求更高的真善美辨识度,只得把故事情节中的“恶”扩大化,这种强烈的落差感更能表达底层民众内心情感的诉求,很少有人去追究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以至于民间传唱度高反响大。很多人物及情节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歪曲历史及人物的事情也在所难免。

苏定方的人物形象第一次完整展现,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诸圣邻在民间戏曲说唱基础上编著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以文武兼备、至孝忠君的正面形象示人。其形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清康熙年间诸人获写的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到雍正年间所编著《说唐演义全传》便将苏定方在通俗演义文学中的反派形象彻底定型了;其后的诸多作品中,苏定方及其子孙都以奸佞小人的嘴脸出现,完全被一黑到底,这些著作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流传甚广,苏定方再也无法翻身了。从明朝万历年间《大唐秦王词话》到清乾隆年间《说唐合传》,整整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苏定方家族一次次的持续被“黑”,逐渐被“黑”的彻底,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位历史名将辉煌灿烂的一生,苏定方不仅英勇盖世,而且为人正直,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他是拱卫国土,平定四方的大唐军魂,更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人们很容易相信先看到的事物或听到的话,一旦形成主导地位,就很难去接受其他的不同意见了。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双眼,如果盲目相信并传播,岂不助长了别有用心的人。而对那些肆意践踏文学创作,唯利是图之人,还请您“笔下留情”。黑白颠倒、肆意扭曲的故事屡见不鲜,颠覆性的文学创作并不是指歪曲了的价值观,当事实被认为是谎言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传承的悲哀了。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王家大海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苏定方

更多文章

  • 唐初名将苏定方灭掉的是哪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苏定方

    苏定方灭掉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西突厥、葱岭三国和百济苏定方是历史上被低估的一位名将,在唐朝初年那个军功赫赫,名将如云的时代,苏定方反而名声不显,他“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然而在演义和野史中却被塑造成一位奸臣。苏定方出道很早,隋末天下大乱时他就投入到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农民起义军中,刘黑闼兵败被杀

  • 大唐灭国战神苏定方

    历史人物编辑:名著与历史标签:苏定方

    唐朝前期经过太宗李世民的治理,可以说是达到了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一个高度。哪怕是北方的游牧部落,也尊称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强大的国力,必定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强大的军事必定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其中苏定方就是其中的一个。苏定方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悍将,十五岁就跟随父亲苏邕征战,并且冲锋陷阵。苏邕死后,苏

  • 苏定方杀没杀罗成?真相是你想不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苏定方

    很多人对隋唐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隋唐是大将辈出的年代。要说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那非得提到苏定方不可,很多朋友从电视剧中看到的苏定方是一个十足的大坏蛋,但历史上的苏定方是秦琼等名将都赶不上的名将。隋唐故事里,苏定方是一个卑鄙小人,害死了罗成罗艺爷俩等著名人物,在战场上,苏定方用暗箭和诡计诱杀罗成,罗艺也

  •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论实力和战功苏定方足以名列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苏定方

    唐朝十大名将,战功赫赫,前五人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后五人为大唐稳定平定患难有守土之功。TOP、10 凉国公李愬 公元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第二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 战后以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

  • 明明苏定方功劳更大,为何名声远不如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臧翁说史标签:苏定方

    明明苏定方功劳更大,为何名声远不如薛仁贵在唐朝,名将辈出,唐朝开国之初,有着李靖、侯君集、尉迟恭、契苾何力等人,到了李治年间,有了薛仁贵、苏定方等人。不过薛仁贵和苏定方两个人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别,苏定方在唐朝的功劳是能够和李靖相比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名声却远不如同时期的薛仁贵,虽然薛仁贵的功劳也

  • 不是苏定方李靖,此人才是唐朝第一大将,曾单骑退敌战功赫赫!

    历史人物编辑:望月寄伤思标签:苏定方

    在那个强盛且威震八方的年代,在唐朝这个盛世王朝,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起初硝烟四起,但是,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有名大将,例如秦叔宝,尉迟恭等,还有灭三国,为大唐开疆拓土,声震八方的苏定方,虽然大唐的疆域很宽广,但是就是因为这个王朝涌现出的这一些些的杰出军事天才们

  • 吐蕃要与大唐和亲,唐太宗六难婚使,禄东赞能否完成任务?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禄东赞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下令将文成公主嫁与吐蕃的松赞干布,第二年,文成公主在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迎亲使禄东赞的陪同下前往吐蕃和亲。此事表面看起来进行的非常顺利,实际上李世民在答应将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之前,是颇难为了迎亲使者一番的,而且当时想要迎娶文成公主的可不止吐蕃一国,但禄东赞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了

  • 禄东赞:吐蕃权臣是如何养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禄东赞

    要说大唐帝国最大的对手是谁,不是高句丽,也不是东西突厥人,而是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公元670年,大唐帝国疆域处于巅峰的时候,正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在大非川之战打败大唐名将薛仁贵,彻底打破了唐朝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吐蕃与唐朝展开了长久的拉锯战,最后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时,百年争霸

  • 雄霸吐蕃50年,禄东赞家族为什么还是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禄东赞

    自古以来权臣这个职业都不好当,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只能在谋朝篡位的单向车道上狂奔到死,要么车毁人亡,要么登顶成功,绝对没有回头路可走。中国历史上有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成功典型;也有像宇文护、鳌拜这样的失败案例。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藏历史上一个权臣家族的失败教训,说起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我们应该都不陌生

  • 武则天没将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除了狄仁杰还有三个男人很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武承嗣

    武则天登基后,最高兴的就是武家的族人了,因为武则天想要让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能是传位给姓武的,其中最高兴的就要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了,因为他是武则天的不二人选!盼星星盼月亮,武承嗣终于盼到武则天自立,心情又是激动,有是忐忑,接下来就该撺掇人来向武则天提出立太子的事情了!要立太子,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