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妄图抹黑李建成的军功,李靖是如何为李建成辩护的?

李世民妄图抹黑李建成的军功,李靖是如何为李建成辩护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1/20 5:25:33

大业十三年,李渊太原起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直取霍邑的宋老生。临行跟二人说,今天就怕宋老生怯而不战,闭门城守。如果那样咱该咋整呢。二人说,宋老生出自寒微, 勇而无智,讨捕小盗,颇有名声。只要派几股游击势力骚扰,他肯定会出来。如果他真的耍死狗,那么就派间谍说他跟咱们是一伙的。他的左右都是一帮凡庸小人,不识大体,肯定会向朝廷告状,到时候宋老生不用咱们收拾,就会被砍下脑袋送往京师。所以您就等我们好消息吧。

于是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各带几十名骑兵逼近霍邑城观察地形,然后把自己带的几百名骑兵分成十多个小队,围着城墙往来奔突,好像将要攻城的样子。宋老生在城上看见李渊就带了这么点人马来了,于是开城带着三万人马出来叫阵,李渊让李建成领左军攻东门,让李世民领右军攻南门,自己带人转身跑路,假装害怕了。宋老生果然引兵追赶,此时李渊的步兵队伍也在殷开山的带领下前来接应,双方还未开战,李建成和李世民加紧攻城,李渊军中也大喊已经杀了宋老生,结果宋老生部众闻而 大乱,舍仗而走,争奔所出之门,可是城门已经被李建成和李世民控制,宋老生进不去,只好从城墙上让人吊下绳子准备爬上去,去地丈余,军头卢君谔所部人等跳跃及而斩之。

这是《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说法。《大唐创业起居注》是行军司马温大雅写的行军日记,第一手材料,比较靠谱。后来的《旧唐书》对此战却是这么写的:李渊和李建成合兵一路在城东驻扎,李世民和柴绍合兵一路在城南驻扎。宋老生首先攻击李渊李建成部,结果李建成从马上掉了下来,李渊李建成所部退却,李世民亲自带了两个骑兵从南原冲下来,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宋老生撒腿就往城里跑,结果被卢君谔一刀砍了。旧唐书的记载很显然比较夸张。所以后来李世民和李靖在讨论此战的时候李靖对此作了客观评价。

李世民问李靖,当年我大破宋老生,刚开始我爸和我哥被人家打的抱头鼠窜,幸亏我亲自带人将宋老生击溃斩杀。对于此战你怎么看。李靖说,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但是此战李建成从马上掉下来,却是帮了您的大忙。李世民说,他被打败几乎坏了大事,怎么就成帮我忙了。李靖说,如果他们不被打败,而是顽强奋战,那么宋老生就不会倾尽全力追杀他们,而会给自己留后路,那么您从后面攻击的话也会遇到宋老生的顽强抵抗,到时候敌众我寡,胜负未可知。正是由于李建成的大败,才导致您的大胜啊。李世民说,你说得对。

其实对于霍邑之战李靖了如指掌,因为当时他正聚众坚守长安,霍邑的战事肯定受到他的密切关注。李渊父子是怎么拿下霍邑的他也心知肚明,这就是他为何要给李建成说话的原因。客观而言霍邑之战李建成的功劳和李世民一样大,或者说都不大,因为二人都是辅军,真正的主力部队由李渊率领着。但是李靖也不能反驳李世民对自己的吹嘘,只好委婉的给李建成的功劳作了客观评价。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皇宫宫门那么多,李建成为何偏走玄武门?难怪李世民要在这里埋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高祖约见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兄弟当面对质,结果李世民在玄武门内伏杀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渊让位,成为唐太宗,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从字面意思来看,玄武门在此次事件中就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座大门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成为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储的漩涡中心?李世民为何选择玄

  • 李建成上有李渊支持,中有群臣支持,下有豪门支持,为何却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气的话题。在玄武门外那个腥风血雨的早上,大唐秦王李世民干净利落的干掉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开了一条通往最高权力的通道,正式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天可汗时代。诚然,李世民文治武功,在我国历史诸位皇帝中,皆属翘楚之辈,在李渊诸子中,估计也没有能超过李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什么事,唐朝史书不敢写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李建成

    在唐朝初年,天下大势已经趋于稳定,李世民心中对皇位的渴望也愈发强烈。然而,太子的位置并不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儿子所占,而是李渊娶进宫的妃子所生。于是,李世民在自己兄弟之间竞争皇位的斗争中日渐激烈。某个深夜,李世民命令手下大兵在宫中猝不及防地袭击了守卫严密的玄武门。李世民在混乱之中不仅成功地杀死了兄弟太子

  • 专家打开李建成墓,墓上刻了55个字,人们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李建成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世民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开创了大唐的辉煌时代。然而,他的上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使李世民从皇子晋升为太子,不久后,他便登上了皇位。尽管李世民被誉为千古一帝、天可汗,但因为玄武门之变,他的人格魅力也引发了

  •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玄武门火并,李渊在后宫游湖?他为何不出面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李建成

    李渊是李唐王朝的缔造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李渊的名声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儿子李世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开国皇帝真的会一事无成吗?其实我认为从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已经身不由己了。李渊选择沉默,或许是被逼的。李世民是功高盖主的人物,他手里有很多人都渴望得到的文臣武将。这是他在打天下的

  • 李建成一手操纵的“杨文干造反案”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建成

    武德七年六月,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在仁智宫避暑。仁智宫位于离长安城三十多公里的玉华山凤凰谷中,武德七年五月开建,六月完工。一个月就能建成的离宫肯定不会多么奢华,但是李渊却郑重其事的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两位军界大拿前去视察,可见此宫的用处并不单纯是避暑,而是备战。当时突厥猖獗,不知何时就会忽然兵临长安

  • 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建成被杀后,安葬在如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墓地早年被盗,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2013年,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李建成的墓志被追回,目前收藏于陕西西安博物馆。可能有读者看过李建成墓志的照片,这是一块非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墓志仅55字,却揭开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他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于两个月后登基为帝,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虽然夺得了大唐的政权,又开创了盛世,但李世民却对曾经的骨肉相残耿耿于怀,毕竟弑兄夺位这样的名声实在是难听。更别说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只将其草草安葬,连追封都暗藏着贬低的意

  • 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看看唐朝史官第一手记录就会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渊在对儿子们的态度上,非常耐人寻味。他一方面谨遵“立嫡以长”的古训,把太子之位赐予长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大事,唐朝史书根本不敢写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人们谈及唐朝,总是会想到那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那时,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堵在了雁门关,形势岌岌可危,形势岌岌可危。当时,年仅16岁的李世民接到了抵御突厥的紧急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率领手下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