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温灭唐有多残暴?杀唐昭宗,杀唐臣 ,杀战俘,杀义子,杀人为乐

朱温灭唐有多残暴?杀唐昭宗,杀唐臣 ,杀战俘,杀义子,杀人为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话春秋 访问量:2560 更新时间:2024/1/26 5:03:23

天祜元年(904)八月,原为黄巢部将后投降唐朝的蔡州四面行营都统朱温(朱全忠)唆使养子朱友恭、右龙武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率军入椒殿弑杀唐昭宗。改立唐昭宗第九子辉王李祚为帝。

然后,朱温将弑君罪责全部“甩锅”给朱友恭、氏叔琮,将二人斩首以塞天下汹汹訾议。彼时李祚年仅13岁,是为唐昭宣帝。当了3年傀儡皇帝后,天祜四年(907),宣帝李祚禅位于朱温,从此唐王朝名实俱亡 。朱温还令将领率数千铁骑将300多个不愿归附、趁乱出逃的唐朝文武大臣围射殆尽,尸体统统掷入河中。随后朱温称帝,改国号梁。是为后梁太祖。

朱温天性狡黠多疑,凶残暴戾,加上长期身处恶劣的战争环境。诸侯、藩镇间你死我活的厮杀争夺,使朱温更加疑忌部下,动辄处死麾下将士。

当年朱温占领长安后,派兵把长安的宫殿、官衙和民居统统拆毁,把建筑木料捆缚成木排沿河漂运到洛阳,逼迫长安皇族、吏民全部迁往洛阳。唐昭宗早就被架空,货真价实的孤家寡人,哪敢说半个“不”字,只得遵命迁都洛阳。到洛阳后,何皇后哭着对朱温说:“此后大家夫妇,委身全忠了”。

《五代史阙文》记载,唐昭宗对独霸朝堂、欺凌自己的朱温恨之入骨。之前朱温迎昭宗至凤翔,一日游园时昭宗假装鞋带松脱,对朱温说:“全忠为吾系鞋”。众目睽睽下朱温不得已,只得跪地替昭宗系鞋带, 昭宗以目示意,意思是让左右侍卫乘机擒杀朱温,但左右畏惧朱温,无人敢于动手。随后朱温将昭宗的禁卫统统诛杀,一个不留。

当时崔胤所招募的六军将士大都被朱温杀死,幸存的也逃散一空,跟随昭宗东迁的诸王、十几个小黄门(近侍)、和200多个陪皇帝打马球侍奉内园的小儿,也全被朱温下令坑杀(活埋)。

朱温比较器重的谋臣李振,绰号“猫头鹰”,因屡试不第,十分痛恨唐朝大臣。他挑唆朱温道:“ 这些人平时自命清高,自诩‘清流’,不如将他们抛到浊流里去”。朱温也很憎厌、忌惮这些唐臣,便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命军士把30多个朝臣用绳索捆了,然后驱赶到黄河边上,统统扔到浑浊的黄水中喂了鱼鳖。朝中李唐王宫重臣也被他诛戮一空。

史载,梁太祖朱温性情残暴,嗜杀如命,常常杀人如儿戏。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记载:

“十一月, 朱碹(唐末藩镇、军阀)复遣将贺瑰、柳存及番将(突厥族将领)何怀宝等万余人以袭曹州,庶解兖州之围也。帝(梁武帝朱温)知之,自兖(州)领军策马先路至巨野南,追而败之,杀戮将尽,生擒贺瑰、柳存、何怀宝及贼党三千余人。是日申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帝曰:‘此乃杀人未足耳’,遂下令尽杀所获囚俘,风亦止焉”。

朱温先将对手、天平节度使朱碹派来解兖州之围的万余军队击败,几乎将其全部歼灭 ,俘虏了3个将领及3000多残军。战斗结束后,突然刮起了大风,扬起了沙尘暴。朱温竟说:“ 此乃杀人未足耳(这是杀人杀少了的缘故)”,下令把3000多战俘全部处死。

史料还有一段记载,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朱温极度蔑视生命,常常以杀人为游戏。

某日,朱温游园,身后跟着一大批溜须拍马的随从。园中有棵大柳树,斑驳的树干,一条条下垂而婀娜的柳丝随风摇摆,朱温见了自言自语道:“好大的柳树”!随从们纷纷附和说:“好大一棵柳树”!朱温又说:“柳木可以做车毂(车轮中心插轴的木辐)”。马屁精们又随声附和道:“可以做车毂”。

这一来,朱温反而火冒三丈:“车毂要用坚硬的木料才行,柳木软,怎可做毂”?! 旋即命卫士将几个随声附和的亲随就地斩杀。

晚年的朱温更加凶残嗜杀,而且好色如命。《旧五代史》他巡幸河南时,将魏王、河南尹张全义的儿媳妇、女儿全部玷污,张全义的儿子们不堪受辱,准备刺杀昏暴之君,被张全义劝止。不仅如此,朱温还偷偷霸占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妇, 大行败坏人伦之事。《资治通鉴·后梁纪三》记载:

“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人侍,帝(梁太祖朱温)往往乱之”。

朱温次子朱友文 的媳妇王氏,生得明艳动人,朱温召幸后十分宠爱,三子朱友珪的婆娘张氏也颇有姿色,也被公爹朱温霸占。儿媳妇们之所以顺从朱温,一是畏惧其淫威,二是希图得到朱温的恩赐 ,使自己的老公能够被立为太子,得以继位。此事败露后,朱有文倒没啥,朱友珪却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加上朱温有意立朱有文为储,朱友珪得知后更加愤愤不平,于是动了杀机,准备弑父。

朱温凶残暴戾,杀人如麻,还酗酒好色,霸占儿媳,天怒人怨,引火烧身。最后第 三子朱友珪唆使禁军统领韩勃发动兵变,混乱中,已经病入膏肓的朱温被朱友珪的仆人冯廷杀死,也算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朱友珪又嫁祸给朱友文,诬陷朱友文弑父篡位,这样一来,杀死皇帝的真凶反而成了率军诛逆的忠臣孝子,而远在东都根本不知此事的朱友文却稀里糊涂成了“阴蓄异图,将行大逆”的乱臣贼子。他派心腹带人赶赴东都,将二哥朱友文擒杀。之后,他掌控了禁军,控制了局势,众大臣虽然识破了他嫁祸于人的伎俩,但事已至此,只能识时务为俊杰、臣服于朱友珪了。

处置完一切后,朱友珪才将朱温发丧,随后自己继承皇位。

朱友珪是个短命皇帝,他在位仅仅8个月便被异母弟朱友贞杀死 。“不良人”朱友贞杀兄篡位,自己称帝。朱友贞在位11年,是为后梁末帝。 后朱友贞被后唐李存勖所灭。

标签: 唐昭宗

更多文章

  • 朱温为什么敢暗杀皇帝唐昭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唐昭宗

    外人看皇帝每天吃香喝辣的,被众人簇拥着,周围美女环抱,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拥有无限风光,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殊不知,皇帝却是典型的高危“职业”,纵观我国历史,死于非命的皇帝真不在少数,尤其在时局较为动荡的年代,今天还觉得安安稳稳,明天可能就被下属杀掉了。大唐倒

  • 岐王写信嘲讽唐昭宗,唐昭宗下令打李茂贞,结果赔了禁军又折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唐昭宗

    景福二年,岐王李茂贞给唐昭宗写了一封信:陛下身为天下至尊,其实是只小菜鸡,连自己的舅舅都保不住只能看着他被宦官杀死。如今的朝廷,不看是非,只看谁的拳头大,势力强。你啊!一旦军情有变,天下大乱,你又该乘着御座,逃往何处呢?1、“陛下别浪啊!”“爱卿,稳住!我们能赢!”唐昭宗看着这封信,气急败坏,马上下

  •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沦落成爱人标签:唐昭宗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在圣童的回忆中,唐昭宗已经相信不良帅的占卦,预感大唐的天下未来会大乱。为此,唐昭宗特意委托苗疆12侗一族,要求12侗制作圣童,以便日后帮助李星云寻找龙泉宝藏。既然唐昭宗早已经知道朱温将要造反,那他为什么不立即起兵,将萌生反叛之心的朱温扼杀在摇

  • 古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现有赵章成三炮定天下,炮神威武!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薛仁贵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许多耀眼的红星闪烁在新中国的天空,有用兵如神的粟裕,有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位善于用炮的高手他的名字是赵章成。赵章成出生于河南洛阳,曾在冯玉祥手下做炮手,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掌握了精确的迫击炮操作要领。后来加入红军,成为了少有的技术人才。他每次

  • 名将薛仁贵战败求和,5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薛仁贵

    公元前670年,唐朝吐蕃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非川之战。唐朝方面派大将薛仁贵率领五万余人进攻吐蕃,以帮助被吐蕃所灭的吐谷浑复国,但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不得已和吐蕃谈和,勉强保住性命。对于吐蕃来说,唐军军事上的败退使其占领了吐谷浑,此外唐朝政治影响的减弱,吐蕃因此开始了大规

  • 唐朝最厉害的6大猛将,秦琼第5,薛仁贵第2,第1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薛仁贵

    隋唐时期的英雄并不比三国的猛将差,他们不仅个顶个的厉害,也十分的勇猛,给唐朝的历史留下了一个充满光鲜传奇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朝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排名。六、李光弼他是由郭子仪将军提拔推荐的一员大将,当年他是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了安史之乱,镇压了内部起义叛乱,当年他与郭子仪一起将史思明打的全军覆没

  • 一代猛将薛仁贵竟是因为老婆的一句话,三箭轻松击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薛仁贵

    中国古代,要数汉、唐两朝军力最盛,我们常听“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它除了能显示出汉朝面对外敌时英勇无畏的气魄,还能感受到名将辈出的汉朝对于自身军事实力的高度自信。而作为同样在对外战争中有优异表现的唐朝,因为当时的大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中心,不光是依靠其强盛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文化和开放包容

  • 别被电视骗了,薛仁贵根本就不是李靖的徒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初唐时期的军事家,山西绛州龙门人,一生打了40年的战,只败了一次,一生从未出现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薛仁贵民间传说饭量大,一个人可以吃几个人的饭同样,他一个人也做了几个人的活。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天下无敌的撼将薛安都的后代,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

  •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薛仁贵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文│小先生古代小说演义之中形容猛将,经常有一个说法,说此人“精通十八般兵器,弓马俱熟”,那么十八般兵器又是哪十八样呢?无非就是所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诸如此类,而这些兵器之中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正所谓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不过这些兵

  •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薛仁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