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悲催史,连续三次被救命恩人反叛,唐德宗:我要宠信宦官!

唐德宗悲催史,连续三次被救命恩人反叛,唐德宗:我要宠信宦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1/16 19:25:19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经历了一次生死浩劫,虽然国家保住了,但这次事件之后,唐朝的政治体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皇权至上集于一人之手,唐廷为了防止安史之乱之事再发,于是广封节度使赐以藩镇把守,期望以藩镇之力镇压叛乱,杀叛乱于萌芽中,但殊不知藩镇割据反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软叛乱。

藩镇的制立似乎是安史之乱的变质延续。各个节度使一看,既然皇帝给我兵权和先斩后奏的本领,那么自己也算是小土皇了,何必再听从中央指挥,于是大家说干就干,纷纷戴上唐皇赐予的节度使官帽,私底下却自立门户,他们开始对从长安而来的诏令挑选起来,对自己有利的揽下,对自己无关的不从。

冰火碰撞的平凉劫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安史之乱前,西域的吐蕃部族很听话,最顽皮也就是到大唐境内掳几头百姓的羊啊牛啊,并不敢公开叫嚣。大唐藩镇割据后,羽翼渐渐丰满的吐蕃大胆起来,因为我动你大唐北方边疆,你长安未央鞭长莫及也,甘肃节度使叫不叫得动还两说。

吐蕃如此任性得益于长期的稳固发育,但这并不是它不通情达理的原因,吐蕃一直以来与大唐和睦修好现在却翻脸不认是有故事的。藩镇一看连外邦都如此蛮横了,自己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前面说到,藩镇割据实际已和中央脱离主仆关系,节度使这一满是油水的官职竟成了家族企业,父终子及、拖亲带故逐渐普遍,而且总是先斩后奏,上书自告奋勇予以委任。新皇帝唐德宗上任后,决心将权力收回中央,于是拒绝了地方节度使提出的官位继承的无理要求,这激怒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你不让我做土皇帝,我也不让你做皇帝!

于是李惟岳伙同其他三个节度使一齐起兵反唐,虽然后来这一叛乱被逐一击破,但仍有残余叛贼四处流窜。此时领兵平定叛乱的几个将军开始邀功领赏,但惧于此事的唐德宗并没有给予他们理想中的东西。几个人一合计,也不干了,反了算了,还能自己封个觅个候之类的。

德宗眼看大事不好,急招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火速支援,于是姚率五千士卒抵达长安解围。要说这德宗真是倒了霉运了,朝廷无良将,他准备犒劳携带一家老小前来支援的姚令言军队的物资,竟被大臣克扣,到达士兵手里的只剩下无米菜汤。众人大怒,大呼小叫:“反了!反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德宗第三次被造反。

唐德宗长安也待不住了,城外饿着肚子的士兵随时都有可能冲进来把自己大卸八块。于是得宗一行一路东到达奉天避难,叛军领袖朱泚顺势进入长安自立为皇帝。不过,这事件虽然闹得这么大,解决起来却非常迅速,因为拥立朱泚的人既然能背叛德宗,也能背叛他,于是新皇帝朱泚经历众叛亲离之后成了光杆司令,被迅速平定。

这场叛乱接兵变之后,大唐中央集权进一步被削弱,天子威严荡然无存,而唐德宗也成了唐历史上第三个弃长安而逃的皇帝。被委以重任的将军连续背叛,唐德宗便畏惧掌兵之人,于是开始宠信宦官。

分析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事情本来可以很早就解决,但是一步步接连的失误导致了祸乱的扩散,到了后期,竟然仅仅是一顿饱饭没有吃上就引发了兵变,不免暗自感慨,令人唏嘘。

参考书目:《旧唐书》

标签: 唐德宗

更多文章

  • 唐德宗为何直到王淑妃临终才册封她为皇后?皇帝的爱情有多少水分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的昭德皇后王氏保持了一项记录,她被封后当日就去世了,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按照史书记载,唐德宗对王氏“宠异”,让她以淑妃身份掌管六宫。既然如此,唐德宗为何拖了七年,直到钟爱的女人快不行了才册封她为皇后呢?更诡异的是,八个月后,唐德宗就张罗着废黜王皇后的儿子李诵,准备改立次子舒王李谊为太

  • 唐德宗一生简朴,为削藩差点丢了性命,为何还有人骂他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很会做买卖,他发明的“宫市”每年可以带来数千万钱的收益。以前,宫中的采办都由官府承担,但唐德宗觉得官员们贪腐严重,半数采购费用都被贪了,于是便将这项工作移交给宫里的太监。此举果然奏效,太监们到底是贴心人,宫中的采购费用直线下降。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其实太监们的贪腐比官员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节

  • 奥斯卡影帝唐顺宗:装傻36年,口吃斜眼泡过茅厕,竟成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唐顺宗

    唐朝皇帝众多,奇葩的也不少,一共活了50年,装傻充愣就占了36年,别人上位靠遗传靠能力,他上位纯靠口歪眼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口歪眼斜的皇帝其实这个皇帝就是唐朝的唐宣宗,原名李忱,作为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李忱最初并没有成为太子,在他之前,有三个侄子连续成为皇帝,而李忱只能做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叔。因为

  • 唐顺宗当太子26年,刚登基8月却被迫禅位,成了传位最快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唐顺宗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的威严至高无上,谁胆敢触怒,遭殃的岂止是一个人?说百万枯骨有些夸张,但是皇帝一怒,动辄株连九族,万余人是绰绰有余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人生杀掠夺的权利。他既可以让人一夜富贵、权势滔天,也可以让人一夜之间落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试问有谁不想当皇帝

  • 奇葩皇帝唐顺宗:严重中风却有37个子女,在位8个月即死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唐顺宗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400多位皇帝(含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和袁世凯等称过帝的),奇葩皇帝不少,唐顺宗绝对是其中一个。奇葩一:做了26年太子,做了不到一年皇帝唐顺宗叫李诵(761年―806年),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公元779年,李诵被立为太子,成为唐帝国的二把手,皇位唯一合法的继承

  • 唐顺宗在位8个月就把皇位传给儿子李纯,其中原因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在位8个月把皇位传给儿子李纯是逼不得已的做法,是因为他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引起的。身体有恙李诵是德宗李适的长子,自从19岁被立为皇太子后,他坐了二十五的太子之位。他在太子之位上目睹了大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乱权,民不聊生的景象,所以他自幼就胸怀大志,认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要治理好国

  • 宫廷悬案,悲催的短命天子,唐顺宗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唐顺宗

    唐朝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然而唐朝也是历史上政局最动荡的王朝,无论是它强盛的时候,还是后来衰败,内部的宫廷斗争都一直存在。从立国开始就爆发玄武门之变,到后面死得不明不白,这就是唐顺宗,他绝对是历史上最为悲催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一不到一年就退位了,甚至还来不及改自己父亲的年号,而顺宗随后不久就离奇去世

  • 萧妃:唐顺宗李诵的原配,为何被唐德宗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唐顺宗

    贞元六年(790年)八月辛丑,唐朝发生了一件荒唐事,唐德宗李适以为生病的太子李诵厌灾为由,赐死了太子妃萧氏。这件事背后蕴藏着一场皇室自相残杀的丑事,萧妃只不过是受到牵连的政治牺牲品。萧氏出身南朝名族兰陵萧氏,是昭明太子萧统的九世孙,她的曾祖父萧嵩、伯祖父萧华、伯父萧复都曾担任宰相,父祖叔兄也都在朝中

  •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读史标签:唐顺宗

    引言唐朝中期政治局势相较于初唐来说十分混乱,一是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逐渐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下降导致政令不行。二来随着国力的逐渐衰退,保证唐王朝军事实力的府兵制在唐玄宗时期就告废止,而后来施行的募兵制又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当时的禁军实力比起初唐来说十分孱弱,而且只有神策军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

  • 唐顺宗的两个女儿,一个抠门得让人惊讶,一个糜烂得令人发指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虽然只当了186天的皇帝,却很丰产,女儿就足足生了23个。这些女儿们大多默默无闻,除了汉阳公主和襄阳公主。汉阳公主恐怕是历史上最“抠门”的公主了,家里金山银山堆着,她却活得像农妇,恨不能一个铜板掰成三份花。而襄阳公主则是另一个形象,她放飞自我,活得很“潇洒”,频频给老公戴绿帽,还公然跑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