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为何直到王淑妃临终才册封她为皇后?皇帝的爱情有多少水分

唐德宗为何直到王淑妃临终才册封她为皇后?皇帝的爱情有多少水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寻根拜祖 访问量:4932 更新时间:2024/1/26 9:07:24

唐德宗的昭德皇后王氏保持了一项记录,她被封后当日就去世了,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按照史书记载,唐德宗对王氏“宠异”,让她以淑妃身份掌管六宫。既然如此,唐德宗为何拖了七年,直到钟爱的女人快不行了才册封她为皇后呢?

更诡异的是,八个月后,唐德宗就张罗着废黜王皇后的儿子李诵,准备改立次子舒王李谊为太子。

这一切似乎都向人们透露了一个信息:唐德宗对王皇后的爱含水量太大,甚至隐藏着某些见不得人的阴谋。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从王皇后的生平谈起。

王氏出身于益州成都的一个官宦之家,大约在上元元年嫁给时为奉节郡王的唐德宗李适。

上元二年(761年),王氏为李适生下长子李诵,并因此得到李适的宠爱:“生顺宗(李诵),尤见宠礼。”

第二年,王氏又为李适生下长女,即韩国公主。韩国公主深得父亲的喜欢,后来被嫁给秘书少监韦宥,生下一女韦氏。这位韦氏的丈夫大名鼎鼎,即雪夜入蔡州的李愬(李晟之子)。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登基,册封王氏为淑妃,同年年底,又册封李诵为太子。由于唐德宗并未册封皇后,因此以王淑妃为六宫之首,行使皇后的权力。

对一个女人来说,自己受宠,一双儿女又得到特别的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呢?按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唐德宗就应该会将皇后的桂冠加在王氏的头上了。

然而,一个意外事件的爆发却打断了他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建中四年(783年),由于泾原军不满京兆尹的伙食标准,突然哗变并攻陷了长安。唐德宗召集神策军救援未果,只得带着皇室子弟仓惶出逃,这就是著名的“泾原兵变”。

由于事件爆发太突然,唐德宗根本来不及准备,连皇帝的玉玺都忘了带。到达奉天后,唐德宗颁发诏书,需要用玺时才发现自己犯下了大错。

而王氏却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枚玺印,原来还是她细心,在出宫时携带上了这枚大印。

管中窥豹,这个小细节表明王氏是个非常称职的六宫之主,由此唐德宗对她的爱又多了几分。

奉天城小,供应不足,叛军围攻一个多月,导致城中粮食告罄,后来连唐德宗都只能吃粗米、野菜了。

后来,由于李怀光的背叛,形势更加岌岌可危,唐德宗一行又被迫逃往汉中。

兵荒马乱、衣食无着、疲于奔命,在恶劣的环境下,韩国公主病逝于城固县,享年22岁。

唐德宗痛失爱女,下旨造塔厚葬,却遭到宰相姜公辅的反对。唐德宗大怒:我又不要求修大坟,一座塔而已,能花多少钱?于是他以“卖直取名”为由,将姜公辅贬为左庶子、泉州别驾。

一件不大的小事导致宰相罢职,可见女儿的死让唐德宗的心情很糟糕。

同样饱受摧残的还有王氏,继女儿之后她也病倒了。好在叛乱只持续了九个月,兴元元年(784年)七月,唐德宗一行又回到了长安,王氏总算挺过来了。

然而,从那以后,王氏的身体就一直不见好转。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王氏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行了。

大概是想用喜气挽救爱妃的命,唐德宗匆匆忙忙给她举办了皇后册封仪式。然而,唐德宗的努力没起作用,册封仪式才结束,王氏就去世了。

“妃久疾,帝念之,遂立为皇后。册礼方讫而后崩,群臣大临三日,帝七日释服。”

到这一年为止,唐德宗已经即位七年有余,他为何不早点册封王氏呢?细心的人们发现一个秘密,第二年八月,受郜国公主牵连,李诵差点被废掉太子之位。

唐德宗甚至连接替李诵的人选都挑好了,那就是次子李谊。

危急时刻,山中宰相李泌及时出手,他冒着被灭族的危险,终于说服了唐德宗,这才让李诵躲过一劫。

联系这个事件,让人不得不怀疑,唐德宗对王皇后的爱都是假的,他之所以迟迟不肯册封王氏,很可能就是起了废掉李诵的心思。

事实真的如此吗?皇家虽然阴谋多,但在这件事上还真的没有阴谋,我个人认为唐德宗对王皇后的爱是真心的。

我们先来看看王皇后去世后,唐德宗的表现。

王皇后薨逝,群臣聚哭告哀三日,唐德宗亲自戴孝七日。按古代规矩,丈夫是不需要为妻子戴孝的,但唐德宗却打破规矩,给王皇后戴孝了。

王皇后的母亲请求在家里为女儿设祭,唐德宗批准了,但要求祭祀用的鲜花、水果必须用真的,不得用替代品。

同时,他又批准皇家子弟、军中主将都要设祭,一日数祭,直至下葬。

在加谥册文中,官员以“大行皇后”称呼王氏,唐德宗觉得不合礼法,留中不用。大臣们又改成“咨后王氏”,再次被唐德宗驳回。后来参考长孙皇后的谥册,以“皇后王氏”称呼这才过关。

宰相张延赏柳浑还奉旨撰写《昭德皇后庙乐章》,结果作业交上去,唐德宗嫌弃对仗不够工整,又安排别人重写。

这些细节都表明,唐德宗对王皇后非常在意,他希望用一场完美的葬礼为爱妻送行,他的爱绝非装出来的。

那么,怎么解释唐德宗企图用李谊取代李诵呢?

这事其实跟李诵没啥关系。

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唐德宗的姑姑,也是唐德宗的亲家母。别惊讶,这种离奇的婚姻对皇家来说多如牛毛。

郜国公主有个女儿萧氏,所嫁的对象正是太子李诵。

有人状告郜国公主私生活不检点,与彭州司马李万、蜀州别驾萧鼎、禁卫将军李昇等人私通。这些人频繁出入公主府上,搞得声名狼藉,还有巫蛊压胜的举动。

倘若仅仅涉及私生活,唐德宗尚能容忍,搞巫蛊就是掉脑袋的事,何况参与人还包括了禁军将领,他们这是要干嘛?

唐德宗有个大毛病,他猜忌心特别强,别人一告状,他立刻就认为郜国公主这是在为太子营造小圈子,把手都伸到了禁军。

禁军是保护皇帝安全的,唐德宗高度敏感。再加上所谓的“巫蛊”,似乎一个大阴谋就顺理成章了:李诵通过郜国公主结成太子党,并试图加害皇帝。

正是这个结论,让唐德宗失去了理智。后来,李泌上下奔走,用李唐几代皇帝父子相残的故事打动了唐德宗,才让一场悲剧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见,郜国公主案并不能说明唐德宗废黜太子是早有预谋,这就是一起偶发事件,唐德宗一时脑抽筋而已。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唐德宗非要到最后时刻才册封王皇后呢?

答案是身份问题,王皇后的身份受限。

根据白居易撰写的《大唐故贤妃京兆韦氏墓志铭》我们得知一个信息,唐德宗的原配夫人是韦贤妃,而不是王皇后。两唐书也明确记载,王皇后嫁给唐德宗时,身份是“嫔”(纳后为嫔)、庶妻。

按照古代礼法,唐德宗如果立皇后,非嫡妻韦氏莫属。韦氏应该没有儿子,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唐德宗始终没有立她为皇后,可也不能违背礼法立王皇后。

于是唐德宗就只好采取拖延战术,或者干脆不立皇后。反正李诵已经是太子,将来等李诵登基,王氏一定会被册封为太后。

岂料王氏健康出了大问题,唐德宗不想让心爱的女人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礼法了,于是才赶在王氏薨逝前册封了她。

因此,唐德宗不立皇后,就是对王皇后的爱,后来打破规矩立皇后,也是对王皇后的爱。他对王皇后的感情很纯粹,没有水分。

标签: 唐德宗

更多文章

  • 唐德宗一生简朴,为削藩差点丢了性命,为何还有人骂他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很会做买卖,他发明的“宫市”每年可以带来数千万钱的收益。以前,宫中的采办都由官府承担,但唐德宗觉得官员们贪腐严重,半数采购费用都被贪了,于是便将这项工作移交给宫里的太监。此举果然奏效,太监们到底是贴心人,宫中的采购费用直线下降。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其实太监们的贪腐比官员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节

  • 奥斯卡影帝唐顺宗:装傻36年,口吃斜眼泡过茅厕,竟成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唐顺宗

    唐朝皇帝众多,奇葩的也不少,一共活了50年,装傻充愣就占了36年,别人上位靠遗传靠能力,他上位纯靠口歪眼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口歪眼斜的皇帝其实这个皇帝就是唐朝的唐宣宗,原名李忱,作为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李忱最初并没有成为太子,在他之前,有三个侄子连续成为皇帝,而李忱只能做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叔。因为

  • 唐顺宗当太子26年,刚登基8月却被迫禅位,成了传位最快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唐顺宗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的威严至高无上,谁胆敢触怒,遭殃的岂止是一个人?说百万枯骨有些夸张,但是皇帝一怒,动辄株连九族,万余人是绰绰有余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人生杀掠夺的权利。他既可以让人一夜富贵、权势滔天,也可以让人一夜之间落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试问有谁不想当皇帝

  • 奇葩皇帝唐顺宗:严重中风却有37个子女,在位8个月即死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唐顺宗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400多位皇帝(含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和袁世凯等称过帝的),奇葩皇帝不少,唐顺宗绝对是其中一个。奇葩一:做了26年太子,做了不到一年皇帝唐顺宗叫李诵(761年―806年),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公元779年,李诵被立为太子,成为唐帝国的二把手,皇位唯一合法的继承

  • 唐顺宗在位8个月就把皇位传给儿子李纯,其中原因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在位8个月把皇位传给儿子李纯是逼不得已的做法,是因为他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引起的。身体有恙李诵是德宗李适的长子,自从19岁被立为皇太子后,他坐了二十五的太子之位。他在太子之位上目睹了大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乱权,民不聊生的景象,所以他自幼就胸怀大志,认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要治理好国

  • 宫廷悬案,悲催的短命天子,唐顺宗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唐顺宗

    唐朝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然而唐朝也是历史上政局最动荡的王朝,无论是它强盛的时候,还是后来衰败,内部的宫廷斗争都一直存在。从立国开始就爆发玄武门之变,到后面死得不明不白,这就是唐顺宗,他绝对是历史上最为悲催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一不到一年就退位了,甚至还来不及改自己父亲的年号,而顺宗随后不久就离奇去世

  • 萧妃:唐顺宗李诵的原配,为何被唐德宗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唐顺宗

    贞元六年(790年)八月辛丑,唐朝发生了一件荒唐事,唐德宗李适以为生病的太子李诵厌灾为由,赐死了太子妃萧氏。这件事背后蕴藏着一场皇室自相残杀的丑事,萧妃只不过是受到牵连的政治牺牲品。萧氏出身南朝名族兰陵萧氏,是昭明太子萧统的九世孙,她的曾祖父萧嵩、伯祖父萧华、伯父萧复都曾担任宰相,父祖叔兄也都在朝中

  •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读史标签:唐顺宗

    引言唐朝中期政治局势相较于初唐来说十分混乱,一是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逐渐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下降导致政令不行。二来随着国力的逐渐衰退,保证唐王朝军事实力的府兵制在唐玄宗时期就告废止,而后来施行的募兵制又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当时的禁军实力比起初唐来说十分孱弱,而且只有神策军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

  • 唐顺宗的两个女儿,一个抠门得让人惊讶,一个糜烂得令人发指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虽然只当了186天的皇帝,却很丰产,女儿就足足生了23个。这些女儿们大多默默无闻,除了汉阳公主和襄阳公主。汉阳公主恐怕是历史上最“抠门”的公主了,家里金山银山堆着,她却活得像农妇,恨不能一个铜板掰成三份花。而襄阳公主则是另一个形象,她放飞自我,活得很“潇洒”,频频给老公戴绿帽,还公然跑到情

  • 唐顺宗离奇死亡,到底是宦官作乱还是儿子行凶?真相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当了26年的太子,坐上龙椅不到7个月就被迫禅位,实际掌权仅186天,期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过。在当了5个月的太上皇之后,唐顺宗又突然死亡,给后人留下一个永远的谜团。史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唐顺宗死于谋杀,凶手应该是宦官集团和唐宪宗(唐顺宗之子)。支撑这个观点的是《续玄怪录》中的《辛公平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