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宫廷悬案,悲催的短命天子,唐顺宗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宫廷悬案,悲催的短命天子,唐顺宗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骆春琴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1/17 3:19:57

唐朝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然而唐朝也是历史上政局最动荡的王朝,无论是它强盛的时候,还是后来衰败,内部的宫廷斗争都一直存在。从立国开始就爆发玄武门之变,到后面死得不明不白,这就是唐顺宗,他绝对是历史上最为悲催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一不到一年就退位了,甚至还来不及改自己父亲的年号,而顺宗随后不久就离奇去世了。历史上像他这样短命的皇帝也是存在的,可这些皇帝往往都是死得有些蹊跷,像明光宗就闹出了红丸案,唐顺宗也好不到哪去。

悲剧的一生

顺宗赶上了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他的父亲德宗在位时候打算要剪除藩镇,可惜自己玩大了,惹出了泾源兵变。直接导致藩镇做大,朝廷也很难有什么作为,德宗更是把兵权交给了宦官,这也开了唐朝的宦官政治。唐顺宗也经历了泾源兵变,他年少有为,身先士卒抗击叛军保护自己的父皇,此外他也是一位慈孝宽大,仁而善断的储君。老天给了顺宗非常不错的天赋,他也组建了以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为主的班底。

可他的父亲唐德宗也是有名的长寿皇帝,在位将近三十年,通常做这种皇帝的太子是一件无比悲剧的事情。唐顺宗做了25年的太子,他什么都经历过了,可就是一直熬不到头,更悲剧的是,在他父皇去世前一年,他突然中风,已经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

因此在贞元二十年,李唐王朝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皇帝与皇太子同时病重。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唐顺宗的病情稍稍好一些,德宗由于他的事情又病重了,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顺宗却由于身体的问题无法去看父亲,甚至到父亲去世,他都没能再见到父亲一面。

而唐顺宗也是在身体中风,卧病瘫痪的情况下继位的。这种状态的皇帝确实太危险了,唐顺宗其实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皇帝,他这样的状态还能任用王叔文等人改革父亲的诸多弊政,让国家的面貌为之一新。可顺宗的身体问题,让他很快就被迫禅位,改革也没有结果,随后顺宗离奇去世,就这样过完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诡异的死因

唐顺宗中风后继位,他本来也没办法处理政务,国家的事情只有交给朝臣去打理。甚至很长时间他都没有与朝臣奏对,因此很多朝臣都担心他的情况,这位皇帝就好像随时都可能驾崩,国内的舆论都主张赶紧立储。因为在古代,储君是可以代替皇帝处理政务的,起码国家有一个实际主事的人,总不能一直让王叔文这些人来处理。一场宫廷政变就是这样发生了,顺宗继位之后不到两个月就被迫立了太子,随后朝政也渐渐移交到太子的手里。

几个月,顺宗就突然死了。顺宗死亡的官方说法就是病死的,这也比较符合他当时的情况,本来顺宗中风之后,身体是越来越糟糕,都没办法处理朝政,这样的皇帝突然病死大家也不会觉得意外。可为何顺宗之死会有争议呢?显然这与他死亡前后,很多人表现怪异有关。比如他的太子宪宗就非常诡异,史书记载:元和元年(806年)春正月癸未,诏以太上皇旧恙愆和,亲侍药膳。

奇怪的是,顺宗在次日就去世了,他的病情确实可能突然发作。但问题是唐宪宗怎么可能会公布太上皇的病情呢?皇帝发布诏书是属于国家性的官方文件了,这种东西一般可以用作昭告皇帝去世,皇帝继位这些事情,可历史上确实没有什么招数是描述皇帝病情的。对于朝廷来说,皇帝的病情是需要绝对保密的,唐顺宗虽然已经做了太上皇,但他也才刚刚让位没有多长时间,自己手下还有一众大臣,宪宗干嘛还要公布他的病情呢?

宪宗作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他不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贸然公布太上皇的病情,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唐顺宗退位之后,国内并不是非常安稳,之前宪宗继位,就陆续清除了顺宗任用的王叔文等人。而还有罗令则,这个人跑到了秦州,要求当时的经略使刘澭起兵废掉宪宗,他更是表示自己手上有顺宗的密诏。这个案子罗令则到底有没有顺宗的密令,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这是谋反的案子,宪宗也是严肃处理。可罗令则案刚被处理完,顺宗就去世了,这真的是巧合吗?难道其中真的没有一点关联?

动机分析

假如顺宗是被害死的,那么最有可能杀掉他的人就是宪宗,这样的事情在唐朝实在太常见了。后来有很多人戏称唐朝是父慈子孝,像唐太宗,唐玄宗这些人对自己父亲都很不客气,讽刺的是,有嫌疑的唐宪宗本人,也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他在位后期也有更换太子的打算,他的儿子穆宗就勾结宦官,把他给害死了。因此顺宗要是被儿子害死,这在唐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他们祖辈后代都这么干了。

顺宗已经退位,作为太上皇他按理说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宪宗的可能了。宪宗这么干有什么动机吗?显然还是有的,因为顺宗继位之后,他一开始没有立太子,如果说顺宗真的快要不行了,他肯定会先考虑太子的事情。可是顺宗在身体不行的情况下,还是用王叔文这些人正常处理国政,这些人也是反对这么快就立太子,这其中就有一些问题。顺宗改革的主要针对势力就是宦官,里面有很多的政策严重威胁到了宦官的权力,因此宦官才会和唐宪宗联手,帮他顺利成为太子后面一步步继位。

那么宪宗与顺宗之间就有冲突了,他们一个是要打压宦官的势力,另一个又要依靠宦官的势力。宪宗继位后果断处理了这些针对宦官改革的人,已经看出他的一些立场了,起码那个时候他需要和宦官站在一起。然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顺宗当时身体确实不行了,因此他没办法控制王叔文这些人了,顺宗并没有明确反对立太子,而王叔文等人为了自己的权力,要坚决反对立太子。那么后来顺宗成为太上皇,他实际上对宪宗威胁不大了,罗令则这样的野心家,确实很多朝代都会出现,他也没有拿出所谓的密诏。

真相猜测

目前来看,唐顺宗被杀的可能是比较小的,但有一点是很有可能发生的,那就是唐顺宗的死亡时间与正史里面记载不符。历史上谋杀太上皇的事情也是很罕见的,哪怕是唐玄宗这样的太上皇,也只是被儿子养起来,对于皇帝来说,太上皇是父亲,皇帝必须要以孝做表率。太上皇是属于退下来的皇帝,他本身就没有什么权力,而且唐顺宗压根就没什么做皇帝的资历,他继位的时候不仅病重没有出面正常处理政务,而且他继位本来也有一定的争议。《资治通鉴》记载:诸王、亲戚入贺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

也就是说唐德宗死前的情况就很诡异,内外消息不通,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顺宗在继位的过程中,很可能也是得到了宦官的帮助,那样的话,他是否真的要彻底打击宦官势力,也是一个未知数了。那么唐宪宗如果真的没动手,为何他还要隐藏自己父亲的死因呢?甚至还用主动公布病情这样的手法去掩饰一下,他做得这些事情反而让自己有了嫌疑。

这点可能与朝中复杂的环境有关,因为从唐德宗去世,到顺宗再到宪宗这短短一年多的事情。唐宫廷里面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像皇帝太子同时病重,王叔文等人上台开始对付宦官,甚至还有拥立李谊的可疑分子出现。对于宪宗来说,他所面对的环境是非常险恶的,内部受制于宦官,外部刚清除完王叔文团体,又爆发了西川刘辟叛乱。对于宪宗来说,他需要稳住局面,因此唐顺宗的死亡,出于政治需要可能要延迟一些公布,这样做才能让宪宗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总结:

历史上像这些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即便史书再怎么掩盖,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的。况且要是司马光这些人修史,也没必要为宪宗打掩护,可正史对于顺宗的记载还是比较明确的,可疑的地方也不算是什么有力的证据,因此顺宗病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然,要是可以像光绪一样被尸检的话,还是可以查出真相的。

标签: 唐顺宗

更多文章

  • 萧妃:唐顺宗李诵的原配,为何被唐德宗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唐顺宗

    贞元六年(790年)八月辛丑,唐朝发生了一件荒唐事,唐德宗李适以为生病的太子李诵厌灾为由,赐死了太子妃萧氏。这件事背后蕴藏着一场皇室自相残杀的丑事,萧妃只不过是受到牵连的政治牺牲品。萧氏出身南朝名族兰陵萧氏,是昭明太子萧统的九世孙,她的曾祖父萧嵩、伯祖父萧华、伯父萧复都曾担任宰相,父祖叔兄也都在朝中

  •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读史标签:唐顺宗

    引言唐朝中期政治局势相较于初唐来说十分混乱,一是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逐渐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下降导致政令不行。二来随着国力的逐渐衰退,保证唐王朝军事实力的府兵制在唐玄宗时期就告废止,而后来施行的募兵制又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当时的禁军实力比起初唐来说十分孱弱,而且只有神策军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

  • 唐顺宗的两个女儿,一个抠门得让人惊讶,一个糜烂得令人发指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虽然只当了186天的皇帝,却很丰产,女儿就足足生了23个。这些女儿们大多默默无闻,除了汉阳公主和襄阳公主。汉阳公主恐怕是历史上最“抠门”的公主了,家里金山银山堆着,她却活得像农妇,恨不能一个铜板掰成三份花。而襄阳公主则是另一个形象,她放飞自我,活得很“潇洒”,频频给老公戴绿帽,还公然跑到情

  • 唐顺宗离奇死亡,到底是宦官作乱还是儿子行凶?真相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当了26年的太子,坐上龙椅不到7个月就被迫禅位,实际掌权仅186天,期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过。在当了5个月的太上皇之后,唐顺宗又突然死亡,给后人留下一个永远的谜团。史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唐顺宗死于谋杀,凶手应该是宦官集团和唐宪宗(唐顺宗之子)。支撑这个观点的是《续玄怪录》中的《辛公平上仙

  • 唐朝最憋屈皇帝唐顺宗,和自己儿子做“兄弟”,因中风差点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唐顺宗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帝王传奇,而其中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当属唐朝最憋屈的皇帝——唐顺宗。他的命运如同天注定般扭曲,不仅遭受了中风的折磨,还与自己的儿子之间建立了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兄弟”情。爱子为王:德宗对李源的宠爱和争议 李诵虽然有十个弟弟,但他最为宠爱的却是自己的儿子李源。据传

  • 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初三的清晨,大唐宰相武元衡被杀。什么样的人敢在光天化日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初三的清晨,大唐宰相武元衡被杀。什么样的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宰相呢?凶手又和武元衡有什么矛盾呢?这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武元衡带了几个贴身的随从骑马入朝。他刚刚走出坊门,突然从暗中冲出一伙人,一阵乱箭,走在前面的几个随从非死即伤,武元衡的马受惊狂奔,而刺客直接挥刀砍死了武元衡,割

  • 唐朝安史之乱后,历代君王都会削藩,可为何只有唐宪宗大获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唐宪宗

    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年间爆发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处于藩镇割据的情况下愈演愈烈,在日后的100多年里各地藩镇和中央经常对抗,分裂局面时而松懈、时而严重。直到黄巢之乱后割据情况更是爆发到顶点,那么问题来了,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唐朝历代皇帝一直主张削藩,可为何只

  • 唐宪宗李纯,又称小太宗,他是如何造成唐王朝后期的宦官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继承皇位。

  • “龙”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唐宪宗年间,一个船夫不仅见了龙,而且还抢了“龙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唐宪宗

    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所信仰的图腾,有人说“龙”是虚构出来的,但也有人说它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历史上记载了曾有很多人亲眼见过“龙”。最有名的就是清末年间“天坠飞龙”,龙的骸骨还被登上了报纸,至今尚可查证;更有甚者,在日本的博物馆里还有一具“龙”的标本。那么究竟“龙”是不是真实存在呢?这个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 晚唐最后的希望唐宪宗李纯,不好女色不立皇后,却死于修仙吃丹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唐宪宗

    大唐一道光,照得人发慌!这位中唐时期的唐朝帝王,硬生生从没落的唐朝黑暗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让唐朝重现了十几年的太平盛世!他就是被称为唐朝中兴之主的唐宪宗李纯,你敢想象吗?唐宪宗李纯竟是宦官拥立登基的!唐宪宗“白捡”皇位李淳六七岁时,曾经进宫参拜祖父唐德宗,德宗将皇孙抱起来放在膝上坐着,故意逗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