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梦想美食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31 19:38:43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的关联。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尽快平叛,在757年曾借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唐代宗还曾和回纥的叶护可汗结为兄弟。不久洛阳再次失陷,唐代宗再次向回纥借兵,并且任命自己的长子雍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在陕州设立行营。

李适带了几十个随从去见回纥的可汗,但是李适并没有向可汗行拜舞礼。拜舞礼是古代朝拜的礼节,用于下级向上级进行的。于是,回纥大将车鼻就责问道:“唐天子和可汗为兄弟,这样看,可汗就雍王的叔父,见了叔父怎么可以不拜舞呢?”

随行的御史中丞药子昂辩解说:“雍王是天子的长子,现在是元帅。岂有中国储君向可汗行拜舞礼的道理呢?”这样的一番话惹恼了车鼻,车鼻就叫人把唐朝使者药子昂和随行的另一个御史中丞魏琚,中书舍人韦少华,给事中李进等抓起来,然后每人打了一百鞭子。当时雍王李适刚满二十岁,吓得瑟瑟发抖,车鼻还是顾及唐朝的面子,并没有打李适,只把他和被打的随从一起押送回营。魏琚和韦少华第二天因伤重而死,几天后,回纥大军擅自发兵,一举击破了叛军主力。回纥进占洛阳,大杀大抢,使得洛阳成为了空城。

后来,李适当了皇帝,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因此,在对外关系上一直与回纥为敌。最后,还是在大臣的劝说下,才答应和回纥达成协议,缓和了边境危机。

参考献: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三年》

标签: 唐德宗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上的贪财皇帝“唐德宗”:请把朕埋在钱眼里,要钱不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唐德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强烈的危机感,总害怕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为了减弱这种危机感,中国人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存钱。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手中有钱,哪怕将来遭遇了什么祸事,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因此,存钱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存钱这件事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本能,而且不得不说,存钱也是一

  • 唐德宗赏赐心腹免死铁券,心腹一看铁券背后的四字,当即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唐德宗

    怀光性粗厉疏愎,缘道数言卢杞、赵赞、白志贞等奸佞。——《旧唐书·列传·卷七十一》这是《旧唐书》中关于李怀光的描述。在古代历史中,皇帝为了彰显对臣子的宠爱,会赐予他们丹书铁券,起到免死金牌的作用。其实免死铁券,不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出现的,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它名叫铜节。到了西汉时期,又被称为丹书铁

  • 唐德宗李适战乱中去梁洋,心情忧虑不已,幸有文臣武将才心安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乘銮驾去梁洋,中舍人齐映在皇上面前待奉。到洋州青源川时,只见到处都是军旗,皇上有些害怕,说这些流着汗水的兵,一定有熟悉小路的,他们穿过了秦岭而占据了要塞。不一会儿看见了驻守梁洋的军帅严振背着箭囊,跪拜在皇帝的面前,说了些君臣由于离乱而不能相见的怀念之情,痛哭流涕。皇上大喜,口授敕令对他进行

  • 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唐德宗

    封建帝制下,为维护皇帝的统治地位,从朝堂到民间常常都会推广忠君、爱君的思想。在这样的封闭环境里,皇帝,或者说天子,作为第一人掌握着世间最高的权力。可以说,生死、赏罚,常在其一念之间。功名利禄动人心。无数人盼望着通过造反、继承坐上这样的高位,而成为皇帝之后,又少有人能够忍受失去权力的滋味。这也是古代君

  • 历史故事唐德宗想把绿衣琵琶女婚配大唐琵琶王,却发现是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唐德宗

    大唐贞元年间,长安城内繁花似锦,而且在街的两侧,还新搭了两座彩楼。原来是唐德宗下旨,举办一次琵琶大赛。并令宫廷乐师,康昆仑,总督所有事宜。康昆仑自小学习琵琶。十五岁那年独身来到长安,被宫廷首席乐师收为了关门弟子。几年后在新皇帝唐德宗的一次宴会上,康昆仑一曲《羽调录要》,弹得是技惊四座,从此被赞为大唐

  • 唐德宗时期国力强盛为何不仅没有平定藩镇,反而导致了奉天之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唐德宗

    安史之乱后,最先尝试恢复大唐盛世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适。经过代宗几十年的忍辱发展,无论是府库钱财还是军队器械都已达到开元时期的水平,武将中虽没有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帅才,但马燧、李晟、李怀光都是实力战将。德宗更是在位二十余年,按照历史的潮流,中兴大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惜的是历史只是给这位志大才疏的皇帝

  • 唐朝头号藩镇请求归降,唐德宗误信太监之言一口回绝:不准接纳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唐德宗

    《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尽量不通过交战,减少己方损失,迫使敌人屈服是最好的作战方法。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防守方想投降,进攻方却始终不肯接受,这一般是因为进攻方的将领想要通过战争换取军功,当然不愿意敌人投降。有些皇帝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唐德宗就曾拒绝过一个大的

  • 泾原兵变看藩镇之祸:唐德宗意图削藩,却为何打得一手烂牌?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唐德宗

    导语:泾原兵变是唐朝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河朔藩镇处于半独立状态,致使中央集权受到破坏。代宗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无力解决,唐德宗上台后锐意进取,着手打击跋雇的藩镇。于是在建中年间对开始对河北藩镇大规模用兵。但是由于用兵策略的失误,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削藩效果,反而引起了泾原兵变。泾原兵变

  • 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发明茶税,利用《茶经》带货卖茶,为唐续命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唐德宗

    茶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饮品,中国人可能有不怎么喝茶的,但几乎没有从来没喝过茶的。那么茶作为中国人的全民饮料,它对历史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呢?饮茶之风的全民盛行,除了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一、唐王朝增收茶税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摧毁了大唐王朝自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以来的百

  • 唐朝中后期,宦官为何敢废立皇帝,囚禁天子?这事要怪唐德宗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唐德宗

    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奴仆,但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其中最强大的是唐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几乎完全掌握了国政,他们可以废黜皇帝,监禁皇帝,甚至杀害皇帝!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被宦官直接杀害,唐文宗李昂入狱后郁郁寡欢。那么唐朝宦官为什么这么嚣张呢?唐显宗统治后期,宦官全权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