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李豫是谁?唐代宗李豫进行了哪些改革?唐代宗有什么故事?

唐代宗李豫是谁?唐代宗李豫进行了哪些改革?唐代宗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小康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4/3/16 4:42:20

代宗李豫(公元727~公元779年)在位时间:公元762~公元779年曾用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谥号:不详庙号:代宗安葬地:元陵公元727年,唐肃的长子李豫出生。公元757年,李豫与郭子仪等大将率军收复长安和洛阳。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太子。公元762,唐肃宗惊惧而死,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人拥立为帝,是为唐代宗。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息。公元763~公元778年间,唐中央政府与吐蕃连年征战,双方耗费巨大。公元779年,随着唐代宗李豫的病死,刘晏所进行的改革也走到了尽头。唐代宗李豫在当皇帝之前,曾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在与安禄山等叛军的战斗中,李豫组织敢死队阻挡叛军,多次把叛军挫败。

以后,李豫又与率兵援助唐军的回纥叶护王子结拜为兄弟,合兵进击叛军。公元757年,李豫、郭子仪率15万大军进攻长安,后来进入长安后,他令行禁止,秋毫无犯,因此甚得民心。攻克长安后,李豫又率军进攻洛阳,叛军首领安庆绪弃城逃往河北。公元762年,唐肃宗患病,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率领军队囚禁了张皇后。

唐肃宗知道后惊恐而死,李辅国、程元振等乘机杀死张皇后,拥立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唐代宗即位后,安史叛军已经无力与唐朝中央军队抗衡。叛将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占据洛阳。唐代宗长子李适会同回纥军进攻洛阳,与史朝义在洛阳北郊大战,一举将其击溃,大多数叛将纷纷投降,史朝义逃往河北,最后自杀,安史之乱平息。

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大喜过望,对安禄山、史思明的旧将、亲族一律不追究责任,各级官吏也都封爵加官,并规定自此以后,刺史三年、县令五年就可升职,普通百姓也相应的减免赋税。自此以后,安史旧将成为唐朝的节度使,形成了新的藩镇。他们在各自的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尤其是成德、魏博、幽州三镇成为唐朝中后期最大的割据势力,称为河朔三镇。由于唐代宗对藩镇的姑息和唐中央政府的腐败,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小。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又来进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调集各地军队进行讨伐,防守西北边境的士兵也被调集参加,边镇上的防守因此空虚。

强大起来的吐蕃于公元756年乘机进攻,取得陇右、河西两镇。唐代宗即位后,吐蕃对唐的侵犯有增无减。公元763年,吐蕃大举进犯,沿途击溃防守唐兵,逼近长安。唐代宗急忙出逃,随后吐蕃攻入长安城,大肆劫掠,使得繁华的长安城变得满目疮痍。同年,吐蕃又攻入剑南道的松州、维州、云山城、笼城等地,唐政府受到吐蕃的严重威胁。

这时,唐朝内部也出现内奸,与回纥、吐蕃相勾结,使得唐朝政府更是应接不暇。这个内奸是郭于仪手下的大将仆固怀恩,安史之乱时跟随郭子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曾与回纥兵一起击败史朝义。他自恃功高,不满意朝廷对他的待遇,加之朝廷封武臣猜忌,总想收回兵权,这就更使他对朝廷不满。

于是他派人和回纥及吐蕃联系,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着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途中仆固怀恩暴病而亡。回纥和吐蕃大军继续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受到威胁。长安城内,唐朝廷上下闻讯吓得不知所措,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郭子仪身上。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尽快平叛,在757年曾借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唐代宗还曾和回纥的叶护可汗结为兄弟。不久洛阳再次失陷,唐代宗再次向回纥借兵,并且任命自己的长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在陕州设立行营。李适带了几十个随从

  • 唐朝历史上的贪财皇帝“唐德宗”:请把朕埋在钱眼里,要钱不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唐德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强烈的危机感,总害怕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为了减弱这种危机感,中国人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存钱。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手中有钱,哪怕将来遭遇了什么祸事,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因此,存钱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存钱这件事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本能,而且不得不说,存钱也是一

  • 唐德宗赏赐心腹免死铁券,心腹一看铁券背后的四字,当即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唐德宗

    怀光性粗厉疏愎,缘道数言卢杞、赵赞、白志贞等奸佞。——《旧唐书·列传·卷七十一》这是《旧唐书》中关于李怀光的描述。在古代历史中,皇帝为了彰显对臣子的宠爱,会赐予他们丹书铁券,起到免死金牌的作用。其实免死铁券,不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出现的,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它名叫铜节。到了西汉时期,又被称为丹书铁

  • 唐德宗李适战乱中去梁洋,心情忧虑不已,幸有文臣武将才心安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乘銮驾去梁洋,中舍人齐映在皇上面前待奉。到洋州青源川时,只见到处都是军旗,皇上有些害怕,说这些流着汗水的兵,一定有熟悉小路的,他们穿过了秦岭而占据了要塞。不一会儿看见了驻守梁洋的军帅严振背着箭囊,跪拜在皇帝的面前,说了些君臣由于离乱而不能相见的怀念之情,痛哭流涕。皇上大喜,口授敕令对他进行

  • 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唐德宗

    封建帝制下,为维护皇帝的统治地位,从朝堂到民间常常都会推广忠君、爱君的思想。在这样的封闭环境里,皇帝,或者说天子,作为第一人掌握着世间最高的权力。可以说,生死、赏罚,常在其一念之间。功名利禄动人心。无数人盼望着通过造反、继承坐上这样的高位,而成为皇帝之后,又少有人能够忍受失去权力的滋味。这也是古代君

  • 历史故事唐德宗想把绿衣琵琶女婚配大唐琵琶王,却发现是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唐德宗

    大唐贞元年间,长安城内繁花似锦,而且在街的两侧,还新搭了两座彩楼。原来是唐德宗下旨,举办一次琵琶大赛。并令宫廷乐师,康昆仑,总督所有事宜。康昆仑自小学习琵琶。十五岁那年独身来到长安,被宫廷首席乐师收为了关门弟子。几年后在新皇帝唐德宗的一次宴会上,康昆仑一曲《羽调录要》,弹得是技惊四座,从此被赞为大唐

  • 唐德宗时期国力强盛为何不仅没有平定藩镇,反而导致了奉天之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唐德宗

    安史之乱后,最先尝试恢复大唐盛世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适。经过代宗几十年的忍辱发展,无论是府库钱财还是军队器械都已达到开元时期的水平,武将中虽没有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帅才,但马燧、李晟、李怀光都是实力战将。德宗更是在位二十余年,按照历史的潮流,中兴大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惜的是历史只是给这位志大才疏的皇帝

  • 唐朝头号藩镇请求归降,唐德宗误信太监之言一口回绝:不准接纳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唐德宗

    《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尽量不通过交战,减少己方损失,迫使敌人屈服是最好的作战方法。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防守方想投降,进攻方却始终不肯接受,这一般是因为进攻方的将领想要通过战争换取军功,当然不愿意敌人投降。有些皇帝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唐德宗就曾拒绝过一个大的

  • 泾原兵变看藩镇之祸:唐德宗意图削藩,却为何打得一手烂牌?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唐德宗

    导语:泾原兵变是唐朝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河朔藩镇处于半独立状态,致使中央集权受到破坏。代宗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无力解决,唐德宗上台后锐意进取,着手打击跋雇的藩镇。于是在建中年间对开始对河北藩镇大规模用兵。但是由于用兵策略的失误,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削藩效果,反而引起了泾原兵变。泾原兵变

  • 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发明茶税,利用《茶经》带货卖茶,为唐续命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唐德宗

    茶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饮品,中国人可能有不怎么喝茶的,但几乎没有从来没喝过茶的。那么茶作为中国人的全民饮料,它对历史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呢?饮茶之风的全民盛行,除了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一、唐王朝增收茶税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摧毁了大唐王朝自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以来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