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世宗柴荣高平之战凯旋归来开封府,一个宏大的战略——统一天下浮现在他的眼前。统一天下的大业如何完成,周世宗柴荣下令群臣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二疏,以此来征求群臣对于为臣之道和结束当时五代时期十国割据、统一天下的方案和建议。
王朴呈《平边策》予柴荣
后周的重要谋士、比部郎中王朴向柴荣呈《平边策》一篇。王朴在《平边策》里向皇帝柴荣进言道:“面对四面強敌环伺的后周,应采取先弱后强,先南后北策略。即先向南唐发动多次讨伐,以此消耗南唐的国力,待南唐的国力消耗殆尽,再发兵一举攻占江北之地,这样平定南唐指日可待。待南唐平定,以平定江南,再图北进,如此方是良策。”
根据王朴的建议,柴荣最终确立了他的战略方针,即由南向北,一举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南唐所在的江淮地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南唐财力雄厚,兵强马壮,还有让北方军队胆寒的水军,想一举成功谈何容易。
五代时期后周、南唐地图
柴荣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后周显德二年(995年)十一月,令后周大将淮南行营前都部署李谷统领大军进攻南唐。后周军队首先在寿州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淮河岸边的正阳关搭建浮桥,渡过淮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淮河重镇——寿州城下。
寿州是南唐抵御北方势力的重要防线。只有拿下寿州,攻打南唐才能有希望。此时南唐寿州守将刘仁赡面对后周的来袭,迅速做出反击。同时南唐朝廷也派刘彦贞率两万大军火速增援寿州。刘彦贞利用南唐强大的水军想要拆除后周于正阳关辛苦搭建的浮桥,以困死围困寿州城的后周军队。面对这种局面,李谷决定立刻撤军。就在后周军队撤军的时候,刘仁赡带兵杀出了寿州城,后周的军队遭受重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后周军队南征南唐行军路线图
前方败退的军事情报传到开封府,周世宗柴荣大为震惊。显德三年(956年)春节刚过,36岁的柴荣决定亲征南唐。他先令李重进赶往正阳关保护浮桥,不被南唐军队拆除。李重进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正阳关,彻底击败了南唐的军队。
据《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三》记载:
“辛亥,李重进奏,大破淮贼于正阳,斩首二万余级,伏尸三十里,临阵斩贼大将刘彦贞,生擒偏将咸师朗已下,获戎甲三十万事、马五百匹。”
此战一胜,后周士气高涨,等到柴荣赶到前线时,情况一片大好,后周军队在柴荣的带领下畅通无阻地来到寿州城下,决定倾尽全力迅速拿下寿州城。但是,在后周强兵进攻一个月后,寿州城依然还在南唐人手中。柴荣冷静思考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即一面围攻寿州城,一面派人在寿州城外四面出击,打击削弱南唐的兵力。接受这个打援任务的正是在高平大战时有勇有谋的赵匡胤。
高平大战胜利后,赵匡胤受封为殿前都虞侯,成功跻身于禁军高级将领的行列,成为周世宗柴荣的亲信爱将。领命后,赵匡胤带着柴荣给他的五千兵马,立即开往寿州城东北方向攻打驻扎在涂山附近的南唐军队。而此时驻扎在涂山附近的南唐部队有兵力两万人之多,还有实力强劲的水军。双方兵力差距如此之大,满腹谋略的赵匡胤先带领一百骑兵前去南唐部队驻地诱敌,将南唐兵力引诱进入自己的埋伏圈。
正是因为南唐驻兵的轻敌,赵匡胤凭借区区五千兵力一举将涂山的南唐军队全部歼灭。赵匡胤第一次单独领兵打仗就充分展现了自已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涂山之战
涂山一战让后周军中所有人对赵匡胤刮目相看,也让柴荣大喜,随后柴荣又令赵匡胤带兵攻打滁州。滁州是南唐都城金陵的西北门户,也是极其险要之地。滁州以滁山和石驼山为门户,南唐在这两座山之间又设立了清流关。
赵匡胤依然带领五千军马来到清流关后,以大将皇甫晖带领的十万南唐军队,听闻赵匡胤涂山之战的凛凛威风,竟然吓破了胆,不敢轻举妄动。就在南唐军队等待作战时机之时,赵匡胤带领后周军队绕过了清流关的正面,第二天拂晓,后周军队从南唐军队的背面突袭。打了南唐军队一个措手不及,皇甫晖慌忙带领军队向滁州城撤退。
然而退守到滁州城的南唐军队依然没能抵档赵匡胤的进攻,皇甫晖大败,后周军队快速占领滁州城,柴荣下令赵匡胤驻守滁州。就在这时杨州的战事发生了不利于后周的急剧变化。
原来在赵匡胤领军攻打清流关期间,周世宗柴荣令大将韩令坤、何超等急行突袭扬州。韩令坤、何超等不负周世宗柴荣的期望,在顺利攻占扬州后还一并攻占了扬州附近的泰州。
就在战争形势对后周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南唐皇帝刘璟命令将领李景达带领两万精兵驰援扬州,并打败了韩令坤、何超的军队,收复了扬州和泰州。
就在这紧要关头,周世宗柴荣命令赵匡胤率领两千精兵火速赶去扬州支援,如遇撤退的后周军队立即斩杀。军令如山,接到命令的赵匡胤立即带领军队从滁州向扬州赶去。
就在赵匡胤率军赶到六合时,正好遇见韩令坤、何超的败退之军。赵匡胤传达周世宗柴荣的指示,令后周退军立即返回扬州攻打南唐军队,违令者定斩不绕。而南唐大将李景达率领的两万军队,打败韩令坤、何超后直接绕道向主战场寿州急驰。此时正好与赵匡胤率领的两千精兵相遇于六合。
面对实力相差如此巨大的两支军队,赵匡胤没有退缩,而是集中所有的兵力拖住南唐军队。几天后,赵匡胤率领的两千军队与南唐李景达率领的两万军队进行了决战,后周军队背水一战,终于打败了南唐军队,最后李景达两万精兵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时间到了显德三年(956年)夏初季节,江准地区的雨季来临。淮河与长江水位讯速升高,南唐的水军开始发挥作用,面对水战,后周军队一筹莫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柴荣无可耐何,只得令后周军队北返开封,同时令都虞侯赵匡胤随柴荣一起回开封府,留下李重进掌管江北事务。至此,周世宗柴荣结束了第一次南征。
柴荣自从称帝后,依仗着自己年轻,事事亲力亲为,宵衣旰食,可谓一代名君,然而这样整天劳累,也为他英年早逝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