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昕史话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3/12/15 22:20:32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公元918年,37岁的冯道生了一个儿子,一看年份还比较吉祥,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冯吉(这个理由是我瞎编的,你们不要相信)。

冯道当时的职务是大唐太原市市政府秘书长。这个职务有些奇怪,表面上这个职务是大唐中央政府任命的,但是这时候大唐已经灭亡,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人是后梁的朱友贞,但是朱友贞又拿太原没办法,因为太原被李存勖握在手里。朱友贞打不过李存勖,所以眼瞅着李存勖继续使用大唐的名号无可奈何。

冯吉就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三不管(或者叫三管)的环境下出生了。尽管时局风雨飘摇,但是冯吉的生活状况一点都不风雨飘摇。刚刚懂事的时候,他曾经问过父亲冯道一句话:“爹,我还有机会成为富二代么?”

冯道指着满天的星星说:“我不但要让你成为富二代,还要让你成为官二代,记住,你爹将会是官场中最亮的星。四十年之后,你要接过为父的朝笏,一样是官场中最亮的星!”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冯道拼命钻营,频频跳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还有九十分全靠选老大。他的一生之中,先后追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

尽管他这一生事亲济民、提携贤良,但是依然被后世的学者看不起,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不过这并不重要,他职业生涯的中后期,直到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去世,都是位列三公,封将拜相,位极人臣。他是真正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中,成为了官场中最亮的星。

接下来就看他儿子冯吉的了。

冯吉人很聪明,一般来说,这种官二代只要不傻(其实傻也不怕),就会沿着父亲铺设的道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即便是不能达到父亲的高度,随随便便混一个正部级的干部是不成问题的。

冯吉就是这样走下去的,在冯道的安排下,他先后从事过秘书工作、后勤工作、财务工作、农业工作,到他爹去世的时候,他确实已经做到副部级的岗位,太常少卿(负责祭祀活动的副部长)。一般来说,这样的安排,就是要培养一个统领朝堂的全才。眼瞅着,又一颗官场之星冉冉升起了。

现在问题出现了,冯吉在星空下接受冯道教导的时候岁数太小,把“官场中最亮的星”,听成了“夜场中最亮的星”。他想,要混夜场,很简单啊,我有钱,爹有权,接下来我只需要做到两点,不要脸,有绝活,要成为夜场中最亮的星,那不是手到擒来吗?

于是,冯吉开始训练自己的脸皮,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巧舌如簧、油嘴滑舌……反正这些形容郭德纲的词你往他身上丢,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冯吉因为家教极好,人长得帅,文章写得极好(包括格式极复杂规矩极多的政府公文),草书、隶书写得极其秀丽。每次皇帝和太子身边缺一个中书舍人(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诏令,虽然品阶不高但是位置极重要,发展前景极好),宰相都会推荐他,但是总是被他的“滑稽无操行”(宋史·冯吉传原文)一票否决。

冯吉不怕。不当官怕什么?他的目标是要做夜场中最亮的星呀!他发现,要混夜场,还得会乐器。你想,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你喊破喉咙也没用,唯一的做法就是跳上舞台,扛起一把电吉他,“吱~~”的一声拉出一个失真效果器的长音,所有的目光都会向你聚焦。

所以,冯吉开始学琵琶。事实证明,什么公文写作,什么草书隶书都只是他谋生的手段而已,他真正的天赋,就在于弹琵琶。他的水平好到什么程度呢?“教坊供奉号名手者亦莫能及”(宋史·冯吉传原文),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教授、名誉教授、终生教授、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啥啥啥的,都得被他秒杀。说他是当时全国第一把琵琶,估计没人敢反对。

冯道很无语。妈哒我这么一个位极人臣的大领导,居然有一个玩音乐的儿子!这让我老脸往哪儿放?于是冯道千方百计不让他弹琵琶。越不让弹越要弹,双方就僵持下来了。

冯道决定搞一次挫折教育,好好羞辱一下冯吉,让他知难而退,从此放弃音乐梦想,安安心心做官。这一天,冯道过生日摆了个家宴,就让冯吉弹琵琶助兴。助兴是假,羞辱是真,就是要让冯吉明白当一个音乐人的低下地位。

冯道像对待普通的伶人戏子一样,赐了一束帛作为奖品。一曲终了,冯吉面无愧色,按照伶人的规矩,开开心心地接过奖品放在肩上,下跪行礼,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

冯道去世以后,冯吉没人管了,再也无心仕途,更是把自己的琵琶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上班的时候弹,在家的时候弹,喝酒的时候弹,聚会的时候弹。每逢领导们聚餐,即便是不邀请他,他也主动抱着琵琶去参加。一到宴席上就喝酒,喝了酒就弹琴,弹完了就写诗,诗写好了就边唱边跳舞,简直是潇洒得不要不要的。

鉴于此,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开封三绝,琵琶、写诗、跳舞,跟昆仑三圣是一样的道理。960年,赵匡胤一统天下之后,冯吉归宋。961年,赵匡胤生母去世,怎么给她老人家定谥号的文章,就是出自冯吉之手。

963年,冯吉去世,享年45岁。没有留下高官爵位,没有留下不朽诗文,唯一的琵琶技艺也因为没有录音机而未能传世。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开封城那几十年来,夜场中最亮的一颗星!

标签: 冯道

更多文章

  • 五代最强“打工人”冯道:历经五朝11位皇帝,为何始终身居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安辉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短短五十年间,中原大地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代更迭异常频繁。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无论你是皇帝还是百姓,大家都很难拥有真正的安全感,互相猜忌、争斗不止,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宿命。可也有一个人,经历了五个朝代,辅佐了八个姓氏的11位皇帝,

  • 历朝历代名人对冯道的评价,久居茅厕不知其臭?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分享人小云标签:冯道

    历朝历代名人对冯道的评价,久居茅厕不知其臭?冯道晚年,自命为“长乐老”,作《长乐老自序》,历数自己在唐、晋、汉、周四朝,以及在契丹时所担任的官职和所获得的爵位、荣誉和赏赐。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说自己一生所愿,就是“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无论何时,都以这“三不欺”为根本。他还说,因为

  • 冯道作为“十朝元老”,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冯道

    #朝代说#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甚至被他人视为楷模。但是,自北宋欧阳修出版《新五代史》,将冯道列入《杂传》,此后冯道竟开始被人批判!尴尬的是,为冯道所作的少数申辩,皆因为资料零碎,散布各籍,不

  • 冯道: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官场不倒翁(一)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冯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历代文人所崇尚,作为毕生的追求。古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是极其注重法统、道统和气节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就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堪称官场奇葩式的人物,从政为官五十年,曾经侍奉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二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被称作“中国史上最

  • 五代十帝元老重臣的冯道,凭什么可以纵横官场三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冯道

    冯道可以在官场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因为处事圆滑、遇事沉稳之外,最主要的是狼虎丛中也能立身,身上忠恳而无私,待下谦和而心宽,对于君主采取“中庸”之道,能够以退为进,保持平和的心态,造成了传奇色彩的一生。冯道有自已的当官之道,懂得找靠山让自已处于不败之地聪明的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懂得灵活变通,一旦投靠

  •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中冯道形象差异很大,哪个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冯道

    冯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刘守光起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后在后周时期去世,去世时追封瀛王,赐谥文懿。他主要生活在五代十国,这是一个大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大乱世,他在大乱世中毫无损伤,而且担任高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传奇。传奇的第二点在于他的出身普通,就是一个耕读之家,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中产

  • 冯道:历仕四个王朝,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却有个不爱读书爱弹琵琶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闲言碎语说历史标签:冯道

    历史上活得久,官也当的久的常被称为元老,恰巧碰上皇帝短命,就成了前朝元老。古装剧中也时有“三朝元老”的提法出现。而论元老之级别,侍奉帝王之多数,那是谁也无法与他相比较了。此人就是五代时最著名的宰相冯道。五代五个中原王朝,他一人就历仕了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四个朝廷,且朝朝是高官,从宰相到太师,次次位

  • 历经四朝十代君王的冯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冯道

    历经四朝十代君王的冯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一般说到当官久的人,我们都会说几朝元老。但这位竟然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他算是比较奇葩了。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天祐年间,冯道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辟为掾属。这也是他官宦生

  • 无条件地服务人民,有原则地忠于皇帝,冯道并非“不知廉耻”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冯道

    冯导生活在五朝十国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都在朝中,侍奉皇帝。用现代人的话说,冯道是江湖常青树,永不倒下。观察冯导的一生,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姑且称之为冯导的官场本领吧。一、冯导的官场技巧第一点:当今皇帝刚刚下台,篡位者还在城门外。冯道将不顾旧朝,携文武百官拥护新帝登基。第二点:不管新皇帝是谁,冯导都会送

  • 历史异数、乱世奇人,五代名臣冯道毁誉参差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河北沧州人。仕四朝,事十帝,三入中书,为相二十余年,位极人臣,号称“十朝元老”。生荣死衰,享年七十三,追赠瀛王,谥号“文懿”。五代十国,纷争扰攘,五十三年之间,历五朝、易八姓、历十三帝,如此乱世,冯道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与虎狼为伍,独善其身,保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