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夏初期的梁太后专权,对西夏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夏初期的梁太后专权,对西夏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宫史说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3/12/5 6:06:21

引言

党项人在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之后,终于在元昊担任国主的时候成功称帝,并且通过多次与北宋和辽国之间的战争帮助西夏国稳定了其地位,成为了盘踞西夏的割据势力。

但是李元昊在位时期杀戮成性,与当时的党项贵族们关系十分紧张,而且其后来与重臣野利遇乞的其子没藏氏私通,并希望立其所生的幼子谅祚为太子,导致当时的太子宁令哥刺杀了李元昊,西夏也因此走入了新时代。

在李元昊去世之后,没藏氏以及其兄长没藏讹庞以谋叛罪处死了宁令哥,将谅祚扶持上了帝位,但此时的谅祚一直处于没藏氏的控制之下。就在此时对西夏早期政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梁氏走上了历史舞台。

她作为没藏讹庞的儿媳先是与谅祚私通,之后帮助他击碎了没藏氏的阴谋,夺得了大权。在毅宗去世之后,她更是独掌大权,长期控制西夏政权,成为了西夏的实际领导人,对西夏早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氏对于毅宗的辅佐与其上位

西夏毅宗谅祚在即位的时候,虽然名义上是西夏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当时西夏的最高权力其实都掌握在其母亲没藏氏以及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手中。谅祚只是他们手里的傀儡,西夏实际进入了外戚专权的时代。

谅祚在十二岁的时候开始参与国政,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决定权,当时的国相没藏讹庞独霸朝政,飞扬跋扈,完全没把谅祚这个名义上的皇帝放在眼里,因此谅祚对讹庞一直怀恨在心,却一直没有办法铲除掉他。在不久之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去世,没藏讹庞担心自己会失去朝政大权,因此安排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谅祚,其也从国舅升为国丈,权倾朝野。

由于谅祚对于讹庞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其与没藏后的感情并不好,就在这个时候讹庞的儿媳梁氏走进了谅祚的视野,谅祚被这个女人吸引,并且与之私通。这件事情在不久之后就被讹庞的儿子发现,他对此十分怨恨,于是联系其父亲讹庞准备杀害谅祚篡权。但是在他们谋划这件事的时候,消息却被梁氏得知,于是她跑到谅祚那里,将没藏氏父子的密谋告诉了谅祚,谅祚也很快做好了准备。

在奲都五年的时候,谅祚利用没藏讹庞的政敌漫咩之手,设计捕获了没藏讹庞并将其全家诛杀殆尽,之后他更是废了自己的皇后没藏氏,将其囚禁在冷宫之中,并在之后将其赐死。至此在毅宗一朝前期控制了朝政的没藏一族被彻底击垮,谅祚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在这次事件中立下功劳的梁氏也被迎入宫中,并被立为皇后,梁后的弟弟梁乙埋也被任命为家相。在毅宗一朝后期,他积极与北宋修好,终于让西夏的国力得到了一定恢复。谅祚北宋示好的事情在《宋史》中有如下记载:

"嘉祐六年,上书自言慕中国衣冠,明年当以此迎使者。诏许之。……遣人献方物,称宣徽南院使,诏谕非陪臣所宜称,戒其僣拟,使遵誓诏。表求太宗御制诗章隶书石本,且进马五十匹,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宋正至朝贺仪,诏赐《九经》,还所献马。"

而之所以梁氏能够成为皇后,其实也是拜没藏氏的专权所赐。西夏之前的几名领导者的皇后大多都是辽国的公主,因为当时的西夏国君都希望藉此来稳定与辽国的关系。但是由于谅祚即位的时候是没藏氏专权,辽兴宗认为其幼弱,因此拒绝了西夏请婚的请求,这也让梁氏有了做皇后的机会。

在做了皇后之后不久,梁氏又为谅祚生下了长子秉常,也就是之后的惠宗,这让其在朝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让她有了更多的政治资本,这也是其能够在毅宗去世之后独掌大权的重要原因。

惠宗早期梁氏的专权乱政

在毅宗在位的时候,西夏改变了李元昊时期的政治路线,开始重新推行汉化政策,将李元昊确立的蕃化礼制改为汉化礼制,并积极与北宋政府修好,这样的行为让北宋恢复了之前的岁赐予边境地区的和市。这让西夏的经济得到了复苏,人民的生活获得了不小的提升。

但是在毅宗去世之后,年幼的惠宗即位,由于当时秉常只有八岁,因此当时由皇太后梁氏摄政,而其弟弟梁乙埋也被任命为国相,亲信都罗马尾掌握兵权,夏国形成了新的母党集团,掌控了朝中大权,积极排除异己,提拔亲信。

鉴于毅宗的汉化改革在当时推行的时间并不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部分党项贵族的利益,梁太后在当政之后不久就推翻了毅宗的改革路线,以此来拉拢当时的党项贵族。梁太后还向北宋政府上表请求北宋政府批准西夏恢复"蕃仪",得到了宋朝政府的允许。

但是梁氏姐弟此时的政治地位依然不够稳定,于是他们继续推翻谅祚的政治路线,放弃与宋朝修好,主动挑起与北宋政府之间的战争,企图利用战争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并希望藉此向宋朝索要厚赐。

在天赐礼盛国庆元年,梁太后亲自领兵三十万进攻北宋大顺城,当时的大顺城是北宋西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北宋也派出重兵在此防守。而梁太后在这时还派遣游骑兵骚扰附近的庆州,造成北宋"陇右大震"的局面。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记载:

"八月,夏人遂大举入环庆,攻大顺城、柔远砦、荔原堡、淮安镇、东谷西谷二砦、业乐镇。兵多者号二十万,少者不下一二万,屯榆林,距庆州四十里,游骑至城下,九日乃退。钤辖郭庆、高敏、魏庆宗、秦勃等死之。"

就在梁太后打算进一步进攻北宋,并攻打大顺城的时候,西夏军队的后方却遭遇危机,当时的吐蕃首领董毡率兵乘虚而入,偷袭了西夏国的西边国境。由于当时西夏国内兵力空虚,担心国内局势的梁太后立即撤兵,北宋的边境局势终于得到了缓解。而梁氏姐弟在这次战斗中不但没有取得胜果来提升自己的声望,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军费,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而且这场战斗已经破坏了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关系,北宋政府很快就停止了岁赐以及边境的和市,导致西夏国内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倒退,西夏国内再次出现了商品匮乏的现象,国内物价暴涨,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导致国内官民怨恨,民不聊生,反抗梁太后的声音越来越强。

梁太后姐弟作为摄政的外戚,并没有将西夏的发展放在首位,而是想要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来把持大权。因此她选择讨好在毅宗一朝心怀不满的排汉的党项贵族,让毅宗一朝与北宋修好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她的进攻不但没有取得胜利,更对国内局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让西夏的政治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梁太后姐弟对于惠宗的欺压

梁太后之所以能够掌控朝政大权,主要是因为惠宗在即位的时候年纪尚小。但是在获得了权力之后,梁太后对权力的渴望日益增长,因此她并不想将权力交还给自己的儿子。在西夏大安元年,秉常年满十六岁,开始名义上的亲政,但其实朝中的权力依然掌握在梁太后手中。惠宗和他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个亲汉的君主,他力主复行汉礼,但是却遭到了梁太后的反对。当时的秉常在大将军李清德建议下打算通过割地来赢得宋朝的支持,帮助自己夺权。得知此事的梁太后立即诱杀了李清,并将惠宗幽禁了起来。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记载:

"四年四月,有李将军清者,本秦人,说秉常以河南地归宋,国母知之,遂诛清而夺秉常政。"

在惠宗被幽禁之后,西夏的政局立即陷入了混乱,北宋以平乱的理由出兵西夏,希望能够解救惠宗,于是他们在两国交界处兴建了永乐城,对西夏产生了威胁。之后梁太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兵马前去攻打永乐城,并大败北宋军队,宋军伤亡数万人,宋神宗甚至为之临朝落泪。不过此时西夏国内的经济状况却越来越糟糕了。在不得已之下,梁太后只得让惠宗重新主政,以此赢得北宋的支持,求得岁赐,但其实此时的惠宗还依然是傀儡皇帝。

不久之后国相梁乙埋去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梁太后立即将其子梁乙逋立为国相,继续将权力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不久梁太后病死,本来这是惠宗夺取权力的大好机会,但是软弱的秉常却自感无力应对激烈的争权夺利,在忧愤中死去了,年仅二十六岁,梁氏集团也因此得以继续把持朝政大权,西夏中央政治的混乱并没有得到改善。

结语

西夏在李元昊称帝之后由于其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家的发展在一段时间里陷入了停滞,而在其去世之后,其子谅祚采取了与李元昊不同的政治路线,与北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与北宋恢复了贸易往来,西夏的经济以及民生都得到了不错的提升。但是谅祚早逝,其皇后梁太后在之后联合其弟弟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将毅宗的努力毁于一旦,让西夏重新进入了混乱的局面。

梁太后掌权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对于权力的强烈欲望导致其为了赢得党项贵族的支持甚至不惜与北宋开战,这样的行为不仅使得西夏的国力被严重消耗,更使得北宋政府停止了与西夏的一切贸易往来,令其国内的经济发展遭遇重创。而且梁太后还不愿意还政给自己的儿子惠宗,导致西夏国内一直缺乏能够服众的领导人,国内政治危机的隐患一直存在,这对于刚刚建国的西夏来说也是十分致命的。梁太后及其家族的专权和乱政给西夏带来了深重的政治危机,让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来到了崩溃的边缘。

参考

1《宋史》

2《续资治通鉴长编》

3《西夏书事》

4《辽史》

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标签: 梁太后

更多文章

  • 《清平乐》中的四个字,梁元吉差点被打死,胡瑗为何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胡瑗

    在热播剧《清平乐》中,“元亨利贞”这四个字,至少出现了两次。每一次,它都引得轩然大波,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本来是出自《易经》中的卦辞,而且是阐述乾卦的,非常重要。但是,在宋仁宗时,皇帝名叫赵祯,这就与“元亨利贞”中的“贞”字读音一致。按照规矩,这是应该回避的,遵循的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避讳文化。然而

  • 刘备死后,遗孀吴皇后曾引发一件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位朝廷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吴皇后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历史进程发展到汉朝末年时,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厦已经独木难支,即将取代它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时代。这一时期,曹氏掌魏国,孙氏制吴国,刘氏当蜀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中,属刘氏蜀国势力最为弱小,自公元221年建国后,经历数次风波,鼎盛时期雄踞荆州、益州。

  • 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就引发一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地脉动标签:吴皇后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一日,床榻上的刘备,对着辅助他几十年的丞相说出了最后的交代,若是阿斗有这君王之姿,丞相辅佐便是;如果阿斗不是这块料,丞相自行决断即可。刘备将蜀汉的命运托付到了诸葛亮的手中,就此溘然长逝,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在白帝城停下了脚步。而闻听主公此言,诸葛亮是涕泗横流

  • 刘备去世11年后,遗孀吴皇后引发一丑闻,刘禅愤怒杀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吴皇后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这些成语典故,嘲笑的都是昏庸愚钝的刘禅。但是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君主中, 刘禅的知名度要算相当高的,尤其是在宋代以后仍是正面评价,虽然他的知名非因其赫赫帝业, 却因其维持自身清誉愤而杀死国家栋梁和备受争议的投降事件。一、被寄予厚望的刘禅在冷兵器时代,三国时期可谓战火纷飞。曹

  • 能文能武双商高,历经四朝八十岁还垂帘听政的奇女子高宗吴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吴皇后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2话/宋宫第20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女性,她从一个小小的侍婢,一路奋斗到皇后、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朝,80岁高龄还垂帘听政,出面主持绍熙内禅,让国家安然渡过危机,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长达6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对渡过钻石婚的皇帝皇后。这个传奇女子就是

  • 秦桧教夫人王氏一个点子,轻松化吴皇后对秦家的猜忌和怒气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吴皇后

    一天,吴皇后邀请秦桧夫人王氏来宫里吃鲻鱼,本想鲻鱼珍贵,王氏指定没吃过,谁想王氏却说:“这鱼我家有的是。”而这句话差点给秦桧惹来大祸!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在他做宰相的时候,经常变着法的迎合宋高宗,这也是后来秦桧复相之后能稳居相位十八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做宰相的时候,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收受贿赂

  • 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引发一则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吴皇后

    一般人看来,刘禅很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比较懦弱,也没有大的建树,更是无所作为的守成之君。厚道地说,这只是由于他的父辈们业绩辉煌,掩盖住刘禅的自带光环。后来刘禅独掌大权,还是有些作为。特别是在后来被软禁的特殊环境之中,刘禅懂得自保,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小时候的刘禅命运多舛,跟随着父

  • 吴皇后是明史在位最短的皇后,册封一月即遭废除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吴皇后

    皇后的废立在封建王朝是仅次于皇帝登基和太子废立的大事,向来是朝廷内外关注的重点。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个皇后吴氏堪称是明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被册立后只待了一个月就被朱见深下诏废除,引起的朝野的震惊。从史书记载来看,吴皇后并没有犯下大错,只是用皇后的权力正常责罚了挑衅她权威的万贵妃,因而使得朱见深大

  • 宋真宗赵恒皇后想学武则天当女皇,鲁宗道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历史人物编辑:阅本好书标签:鲁宗道

    北宋著名大臣鲁宗道出身寒微,最初任职海盐县令,后陆续任歙[shè]州军判官、右正言等官职,为人性情耿直,以敢于直言劝谏著称于世,真宗皇帝赞誉他:“忠实,可大用!”御笔题写“鲁直”二字,挂在大殿的墙壁上。鲁宗道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为小事所拘谨,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很多大臣都畏惧他,暗地里称他为“

  • 李乾顺:西夏手握权柄最久的寿星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李乾顺

    西夏虽然不咋样,但是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仅仅西夏一朝,就有好几个了。1083年,李乾顺出生。3年后,李秉常去世,皇位稳稳当当地砸在李乾顺的脑袋上,3岁啊,后世的胤礽40多年了还在太子位置上团团转,人比人气死人。胤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谋取帝位,而李乾顺这个吃奶的娃娃,却毫无征兆没有感觉就轻松做上了皇帝。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