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我们也经常上网,但在网络上有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为:“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很明显,这句话跟清朝有关,在历史上,清朝是一个腐败的朝代,在清朝时期就有剃发令、文字狱、割地赔款等事情。特别是在晚清时期,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中国失去那么多的土地。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恨清朝。
大家知道吗?清朝也是有功劳的,清朝的功劳就在于,清朝为后世留下非常大的领土和很多的人口。在这方面来说,清朝有功劳也有过错,跟清朝比较,真正让华夏文明受到阻碍的人是石敬瑭,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石敬瑭的行为,让中原汉地遭受430年的胡化,华夏文明的发展受到胡化的严重侵蚀,没有石敬瑭,华夏文明应该不会这样。
石敬瑭的罪行,就是他将燕云十六洲送到敌人的手里,中原汉地才会遭到大难。石敬瑭是山西太原人,唐朝末年战乱频繁发生,黄巢起义让唐王朝崩溃,面对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唐朝对抗不了,皇帝只有号召天下藩镇勤王,用这些人去镇压农民起义。沙陀族作为一支割据地方的武装力量,它在这时,也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当时藩镇势力最厉害的汉族朱温和沙陀族李克用,他们先后对中原就开始争斗起来,李克用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但后唐建立不久,李存勖的统治不得民心,石敬瑭借用辽兵攻破洛阳,后唐政权灭亡。石敬瑭是用什么东西借来辽兵的?这个问题就跟燕云十六洲有关,石敬瑭用燕云十六洲作为条件,契丹知道后就借兵给他。
燕云十六洲的大致范围就包括至今的北京、天津以北、河北北部,燕云十六洲具有雄伟险要之势,它为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起到重要作用。古人对燕云十六洲的评价很高,燕云十六洲真的很重要。
燕云十六洲被游牧民族所拿,中原汉地肯定受游牧民族的侵占,石敬瑭为了利益,他把燕云十六洲给了契丹,以此作为条件。辽太宗耶律德光很高兴,契丹拿到燕云十六洲就标志着他们很容易地从漠北草原延伸到中原长城一带,以后契丹统一中原就是小菜一碟了。耶律德光就答应石敬瑭,公元936年9月,契丹从雁门关派兵南下去救石敬瑭,石敬瑭和契丹一起进攻后唐,石敬瑭见势大好,他就率军进攻洛阳,后唐灭亡。
后唐灭亡后,契丹扶植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在同年11月,石敬瑭翻身当了皇帝。石敬瑭能当上皇帝,全是契丹的功劳,石敬瑭就是契丹的奴才。刘知远看不得石敬瑭那副奴才的样子,刘知远认为,石敬瑭向契丹称臣是可以的,但把整个燕云十六洲割让契丹,这在日后必成大患,危险来到时,后悔也没用了。
刘知远的个人建议,石敬瑭没有听,石敬瑭还是把燕云十六洲割让给契丹。石敬瑭的所作所为,让中原地区遭受游牧民族的侵略,在到后来,辽、金、元3个游牧民族建立政权,这些政权起来后,中原王朝必受他们的攻击。北宋和南宋就被游牧民族打得大败,这一切都是石敬瑭做下的。没有燕云十六洲,中原王朝会失去大量的养马场。当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汉地,中原汉地的草场会被游牧民族直接控制,两宋骑兵的战斗力不强,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在南北朝的时候,游牧民族自己主动地学习汉人文化,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这个时期,游牧民族学习汉文明。清朝统一全国后,满人也学习汉人的文化,但从契丹进入中原到元朝统一天下的430年里,汉人胡化很严重,最严重的不是这个时期,而是在元朝的统治下,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汉人受到极大的影响,元朝时期的汉人穿胡服、说胡语,自己的名字都改了。直到明朝建立后,“汉人胡化”的现象才有转变。
结语:从以上的内容看出,石敬瑭作出的事让华夏文明受到这么多的伤害,石敬瑭是不可原谅的。如果没有石敬瑭的自私行为,中原地区的大门不会被游牧民族打开,游牧民族更不会统治汉人。只是在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该发生的事情已无法挽回,石敬瑭永远是华夏文明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