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后唐皇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石敬瑭就算谋反也无法勾结契丹

如果后唐皇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石敬瑭就算谋反也无法勾结契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3/12/20 21:32:00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四月某日,后唐末帝李从珂对身边的从臣说:“石敬瑭是朕的至亲,按理说不应该怀疑他。但目前关于他的流言很多,甚至说他将京城的财产都转移到北京(太原)。朕担心酿成事端,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从臣们都不敢接话。

退朝后,端明殿学士(高级国策顾问)李崧对同僚吕琦说:“我们深受陛下大恩,不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心存观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吕琦沉吟着说道:“据我判断,如果石敬瑭割据河东战区,一定会联结契丹,作为外援。契丹前太子李赞华(耶律突欲)不正为我国恩养吗?契丹的太后因此寻求同我国媾和。而我们一直扣留着定州大战俘虏的契丹大将涅里衮等人(可参见前文契丹往事24《定州大战唐军打得辽太宗口不言兵,被俘众将沦为唐国仪仗队!》),所以没能达成和议。假如我们释放涅里衮回国,每年再给契丹一些礼金——我估摸着,十万贯应该就够了。契丹必然欣然与我们和解。那时,就算石敬瑭心存异志,也翻不起大浪来!”

李崧拍手说道:“你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们和宰相兼三司使(财经委员会主任)张延朗商量商量,看看财政方面能否支持?”

他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张延朗,张延朗高兴地说:“按吕学士您的计划,不仅可以制约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更能省下一大半的军费开支。哪有比这更好的计策!如果圣上批准,钱粮的事只管交给老夫。”

于是,他们暗中禀告了末帝。末帝称赞他们忠心谋国。他们又共同起草了预备递交给契丹国的和平文告《遗契丹书》,只等皇帝正式下文批准。

不料,末帝把计划转告给枢密直学士(国防部高参)薛文遇,薛文遇却不屑地说道:“天朝皇帝屈尊向夷狄求和,难道不丢人吗?再说了,倘若契丹人依照和亲的惯例,请求您将公主下嫁到契丹,您怎么拒绝?”他还顺口背出中唐诗人戎昱的《昭君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末帝一听,脸色大变,立即改变了主意。他愤怒地斥责李崧和吕琦:“亏你们还是通晓古今的才子,想要辅佐君王开太平盛世!竟然出这样的馊主意。朕的女儿还在襁褓中,你们想令她以后都生活在大漠苦寒之地吗?还提议把国家养兵的钱财送给契丹,你们到底安的什么心!?”

李、吕二人听了末帝的诛心之论,汗流浃背,连连分辩说:“臣等本意是竭尽愚忠报销国家,绝非是为了契丹,请陛下您细细体察!”此后,群臣再也不敢提与契丹罢兵言和了!

当晚,他就传令起草诏书,河阳节度使宋审虔调任河东节度使,忠正节度使张彦琪调任河阳,饶州刺史符彦饶调任忠正。当然,主要目的是将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任郓州节度使。为给调令蒙上一层温情的面纱,诏书中加封石敬瑭为赵国公。

石敬瑭接到调令后心中恼恨,这种几大战区司令对调的把戏,居然玩到我头上了!当年朝廷要把你从凤翔调离,你不干,起兵把你弟弟赶下了台,难道我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他召集心腹商量对策,说:“我受命到此赴任时,圣上当面对我说,将国家的北门交给我看管,永远不会调动!现在突然降诏,不会是因为去年我杀掉李晖他们的事令圣上猜疑吧?今年正月,圣上生日,公主进京庆贺。告辞那天,圣上喝醉了,对公主说,你这么急着走,想回去和石郎造反吗?你们看,圣上怀疑我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他宠信奸邪小人,沉湎酒色,朝政失当,赏罚不明,离崩溃也只有一线之隔。应顺年间,少主从洛阳逃出,孤没能及时拨乱反正,至今还耿耿于怀。我忠心为国,朝廷却诿过于我,难道就任由他们宰割吗?晋阳易守难攻,城中兵甲粮食很充足。圣上能够容我,我就安分地侍奉朝廷;一定要凌迫我,我绝不会坐以待毙!”

掌书记(侍从办公室主任)桑维翰和都押衙(战区大营总管)刘知远都赞成他不奉诏。

契丹往事番外篇18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参考书目:欧阳修《新五代史》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标签: 石敬瑭

更多文章

  • 满清误了中华三百年?你知道石敬瑭误了华夏多少年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石敬瑭

    导语: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我们也经常上网,但在网络上有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为:“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很明显,这句话跟清朝有关,在历史上,清朝是一个腐败的朝代,在清朝时期就有剃发令、文字狱、割地赔款等事情。特别是在晚清时期,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中国失去那么多的土地。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恨清朝

  • 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你知道石敬瑭误我华夏多少年吗?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石敬瑭

    编者按:网络上有一句影响深远的流言,那就是“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这话有道理吗?我认为很显然说得有点过了,终清一朝虽有剃发令、文字狱和割地赔款等系列罄竹难书的罪行耻辱,然而,客观来看待,它却给留下了后世广袤的疆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三项历史功绩,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不能说清朝一

  • 儿皇帝石敬瑭,乱世中厚道英雄,他一举动加速中华民族融合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我们今天要了解的皇帝,他叫石敬瑭,五代第三个王朝——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作为皇帝并不出名,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他身上有几个挥之不去的耻辱的标签。第一标签“儿皇帝”,石敬瑭认比他小十几岁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亲。第二个标签“汉奸”,引契丹入中原,使他成为比肩吴三桂的大汉奸。第三个标签“割让

  • 此人丢失幽云十六州,抢着给辽朝当儿子,比石敬瑭还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明明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幽云十六州,这五个字在宋朝以后的历史中,每每提到此处,往往代表着中原文明的痛苦。作为中原腹地的北方门户,是极其重要的天然军事屏障。自从幽云十六州从汉人手中丢失以后,中原地区开始进入水深火热中。因为游牧民族的弯刀快马从此可以长驱直入,随时都可以来中原进行“打草谷”等非友好访问。历史中的“幽云十六州”往

  • 石敬瑭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得到了谁的一臂之力?在位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算起来也是沙陀人。沙陀是后唐北方的一个武力强悍的部落。石敬瑭原是李存勖手下的大将,是个少言语而喜欢动脑筋的人,他自幼好武,喜学兵法,尤其练就了一手好箭法,用俗话来说,就是有百步穿杨的功夫。石敬瑭功夫好,在战场上也表现得十分勇猛。据说他解过唐庄宗李存勖的围,也救过唐明宗李嗣源的命。因此,石敬瑭在

  • 石敬瑭臭名昭著,他做过哪些荒唐事,为何后人说他是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儿皇帝”,是因为他曾经为了攀附契丹人,称呼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亲。这还不算,为了能够得到契丹人的支持,他还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导致中原地区失去了最好的关隘,致使中原人民长期生活在契丹人的“铁蹄”之下,苦不堪言,而这是他被后人认定为“千古罪人”的原因。石敬瑭骁勇善

  • 不良人第六季:石敬瑭才是“无间道”,OP两个版本,他竟然是镜心魔

    历史人物编辑:陌蚁动漫标签:石敬瑭

    第四话和第三话一样,依旧是让人耐以寻味的文戏剧情。唯一的打斗来自奥姑,她的实力很强,仅仅一招就抢走了三千院手指上的扳指。最让人心惊动魄的一幕莫过于三千院身份被拆穿。在张子凡的帮助之下,王后已经提前知晓了“假尧光”的身份,而后李存礼突然出现,感觉三千院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刀 ”字。因为稍微说错一句

  • 不良人4:巫王野心膨胀,和李嗣源决裂,石敬瑭登场

    历史人物编辑:无梦为安无畏标签:石敬瑭

    不良人4:巫王野心膨胀,和李嗣源决裂,石敬瑭登场我们知道,在最新的《画江湖之不良人》剧情中,若森官方已经说明,曾几何时,巫王也是忠心耿耿的不良人,对不良帅的命令坚决执行。然而,随着万毒窟的壮大以及手握“兵神怪坛”,巫王的野心开始膨胀,他极力怂恿蛊王交出“兵神怪坛”的另一部分,使“兵神怪坛”出世。在蛊

  • 石敬瑭抛弃了落难的皇帝,沙陀建立的后唐帝国被汉人篡夺!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石敬瑭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四月初一,后唐大将石敬瑭建议逃出京城的闵帝前去卫州,和卫州州长(刺史)王宏贽共商复兴大计。他替闵帝打前站,一路狂奔到卫州,先找到王宏贽询问对策:“自凤翔到陕州,沿途各镇诸侯全部投降了潞王,西征大军也已倒戈,陛下准备逃往邺都……我是国戚,如何才能保全自己?”王宏贽和石敬瑭是贫贱

  • 为什么石敬瑭宁愿背负千古骂名,也一定要割让幽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石敬瑭

    石敬出生于太原汾阳里,从小沉默寡言,不喜言笑,性格稳重,十分喜爱研习兵书,更是将战国时期的名将李牧和汉朝时期的大将周亚夫视为自己的偶像。这样一个自小便品学兼优的人后来为何会背负上这千古骂名呢?梁晋争霸时期战功赫赫崭露头角当时还是代州刺史的李嗣源对石敬很是喜爱,不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还向李存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