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人物中数谯周难以评价,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至今难有定论

三国人物中数谯周难以评价,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至今难有定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访谈录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2/1 7:27:53

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大意是说,历史人物的正邪是非,后世自会做出公正评价。然而这副对联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经历相对单纯简单,是正是邪一目了然。然而也有一些人物,性格复杂多变,经历好坏参半,使得千载之后人们仍然难以对他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三国时蜀汉大臣谯周,就是这样一个人。

谯周是四川西充人,早年饱读书史,卓有才名,名镇一方,是益州有名的学者,他的门生遍及天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是他的门人弟子。诸葛亮听说他才华过人,特地聘请他担任劝学从事,从此开始了他在蜀汉的仕途生涯,先后担任劝学从事、典学从事、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职,是蜀汉后期重臣。

谯周就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一言难尽的人物,有时候表现的忠义无比,有时候却又表现的令人不齿。诸葛亮对他曾有知遇之恩,他对诸葛亮非常仰慕尊重。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因积劳成疾,在五丈原前线溘然长逝。诸葛亮的死对蜀汉来说无异于石破天惊,一时间蜀国上下人心惶惶。蜀汉国都成都城内的很多大臣官吏,都想到五丈原前线亲临祭奠诸葛亮。

后主刘禅考虑到局势不稳,生怕会有什么变故,于是专门下诏,“诏书禁断”,让文武大臣各司其职,不得擅自离开成都去给诸葛亮吊唁。谯周却悲痛不能自已,不顾刘禅的禁令,星夜兼程赶赴五丈原前线,在诸葛亮灵前痛哭祭拜,表达他的哀痛之心,人们认为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公元238年,后主刘禅册封皇子刘叡为太子。因为谯周学识渊博,品行端方,德才兼备,刘禅特地聘请他当太子的老师。当时诸葛亮已经故去多年,刘禅不再顾忌有谁会约束他,于是开始肆意游乐,不理朝政,“颇出游观,增广声乐”,不仅到处游山玩水,还在宫内添置乐队,尽情享受。满朝文武却几乎都视而不见,没人敢于劝谏。

这时谯周第一个挺身而出,大胆向刘禅直言进谏。他劝告刘禅,王莽公孙述等古人都因为“快情恣欲,怠於为善,游猎饮食,不恤民物”而导致失败覆灭,而汉光武帝刘秀却因为“节俭饮食,动遵法度,声布四远”,最终得了天下。何况先帝刘备的遗志还远远没有完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实在不是享乐之时。刘禅听后十分惭愧,下旨嘉奖谯周。

从这些情况看,谯周俨然是忠肝义胆的大忠臣,忠心为国,敢于不顾个人名位犯言直谏。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到了蜀汉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谯周表现却判若两人。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钟会邓艾出兵伐蜀。邓艾带领一支奇兵,穿越七百里阴平道,绕过姜维的剑阁防线,突然出现在成都平原,并且击败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阻击,蜀汉君臣大为震恐。

由于姜维带领主力部队在前线奋战,朝中大臣群龙无首,有的让刘禅坚持抵抗凭坚固守,有的让刘禅离开成都逃往南中或者吴国。一贯德高望重的谯周站了出来,他极力主张刘禅就此投降曹魏,以保全性命,并且滔滔不绝地向刘禅讲述逃往南中和东吴的种种危险,并且力保刘禅投降后绝无性命之忧,最终促使刘禅做出了投降曹魏的决定。谯周此举颇受后人非议,认为他是毫无气节的投降派和奸臣。

但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形势蜀汉已经大势已去,再做无谓的反抗只会白白增加伤亡,让百姓遭受生灵涂炭之苦。况且从客观角度而言,刘禅的蜀汉本质上是一个地方割据势力,有悖于天下一统的大趋势,因此谯周此举也无可指摘。双方各执一词,结果谯周也因此成为三国时最难评价的历史人物。

参考史料:《三国志》

标签: 谯周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何听谯周建议投降曹魏,谯周的这个身份,让刘禅不得不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谯周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两人进攻蜀汉。姜维虽然告诉刘禅派重兵把守险要关卡,但由于宦官黄皓的干预,刘禅并没有听从。后来邓艾大军直接进攻到绵竹,打败了蜀汉的军队,蜀汉首都成都成为了魏国囊中之物。面对魏国的大军,刘禅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最后一个人的建议得到了刘禅的采纳,这个人就是谯周,他的建议

  • 谯周是怎么样考量的,为什么他要劝说刘禅不战而降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谯周

    孔子盛名之下,后世大儒者,时人也常以孔子称之,比如“关西孔子”杨震,“蜀中孔子”谯周等。(谯周剧照)杨震(?——124年),陕西弘农人,东汉前期大儒,官至三公之太尉,为官清正,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后被冤贬,饮鸩而死。后世子孙多有大才者,如汉末太尉杨彪,被曹操所杀的狂士杨修,乃至隋文帝杨坚等,“弘农杨

  • 《资治通鉴》279:邓艾接受蜀汉投降,针对谯周的分析,思考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庆红日常美食标签:谯周

    学习内容:邓艾大破蜀军,蜀国灭亡【原文华译】邓艾进军到阴平,简选精锐,想与诸葛绪经江油进攻成都。诸葛绪认为,他接到的任务是阻截姜维,没有诏命让他进军成都,于是引军向白水,与钟会会合。钟会想专揽军事大权,秘密告发说诸葛绪畏敌不前,朝廷下令将诸葛绪用槛车押送回京,钟会得以独揽军权。姜维列营守险,钟会不能

  • 邓艾兵临城下,谯周为什么要劝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谯周

    公元263年,执掌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抵消弑君带来的负面影响,决定大举伐蜀。司马昭为这次战争准备非常充分,他先命邓艾率三万大军去牵制在沓中姜维统帅的蜀军主力,再命诸葛绪率三万大军进驻阴平、桥头一线,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退路,然后钟会率十万大军直扑防务空虚的汉中。所以在战争

  • 司马炎对力劝刘禅投降的谯周,进行了怎样的安置?其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谯周

    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出了很多英雄,有的人拥有无双的计谋,有的人拥有绝世的武功,这样一个时代,只要有才华就不会缺乏表现的机会。今天我们来说的是刘备旗下的谋士谯周,他对蜀国的君主一直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说到蜀国后期走向覆灭的原因,谯周一定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当时他在朝堂上大肆宣传投降的好处,让不少朝臣惊

  • 明明成都有兵,谯周为什么劝刘禅,投降邓艾?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谯周

    在《三国演义》第117回,邓艾偷渡阴平。阴平是一处险隘,只要有一千人把守,就能守住这里。诸葛亮曾派一千军士把守,刘禅不知道是为了省口粮,还是怕他们受苦,后来把一千军撤回了。撤回了一千守军,成就了邓艾。邓艾渡过阴平,很快又打败诸葛瞻和诸葛尚,占领了绵竹。绵竹离成都很近,邓艾每天还派几百骑兵去巡视,一方

  • 可悲!刘禅被谯周用一首童谣忽悠到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谯周

    邓艾偷袭阴平小道,直抵成都,刘禅在蜀国领土尚基本保持完整,姜维驻兵在剑阁抵抗魏军主力的情况下,献城投降,令人万分惋惜,世人皆认为刘禅确实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胆小惜命,没有殊死一搏的勇气!此评语“虽不中亦不远矣”!刘禅当邓艾军偷袭成功,长驱直入之时,刘禅就早已六神无主,进退失据,于是紧急召集群臣商议,最

  • 谯周装神弄鬼阻挠北伐,为何诸葛亮没有办他?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谯周

    文/寂寞的红酒谯周是三国时期蜀国(蜀汉)的名人,是蜀国益州士族的首领,是蜀国投降派的头子。谯周从刘备入蜀到蜀国灭亡,一直在和朝廷唱反调,和蜀国的北伐方针相对抗。诸葛亮上台后,他更是装神弄鬼,到处煽风点火,公开阻挠北伐大计,让蜀国高层非常窝火。一定程度上讲,蜀国的灭亡就和他有关,正是他瞎忽悠让刘禅开城

  • 三国最草包的诸侯韩馥,拱手让冀州给袁绍,在厕所里用刻刀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韩馥

    汉末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中原上演了一幕幕大戏。有英雄,自然也有草包,今天就来说说汉末最草包的诸侯——韩馥。坐拥冀州却拱手让给韩馥,在厕所里用刻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韩馥的出身经历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从史书记载来看,韩馥出身颍川豪族,得到汝南袁氏(袁绍家族)的举荐,仕途很顺利。

  • 先兼并韩馥,再兄弟相残 袁绍带头火并,他又在策划什么大项目?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韩馥

    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袁绍(八)上期讲到,董卓刚给袁绍封了个渤海太守的官儿,就听说袁绍在山东起兵,还当了个关东联军盟主,而联盟里的多数义军的头目也都是他亲自封的官儿,董卓哪受得了这种侮辱,先把推荐他们当官的的周毖和伍琼杀掉,还嫌不解恨,又接着把袁绍的叔父也是他的老上司袁隗以及在京师的所有袁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