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勇将文鸯,和五虎将相比哪个更厉害

《三国演义》中的勇将文鸯,和五虎将相比哪个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袁军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4/2/1 4:26:46

在《三国演义》后期,文鸯是屈指可数的猛将之一。他最出名的一战是乐嘉城夜袭司马师大营。此战文鸯率军冲入司马师大营以后左冲右突,无人能挡,敢来战者都被枪搠鞭打,死于非命。

司马师重病无法行动,只能躲在中军,全靠弓弩手将文鸯挡住。后来杀到天明,邓艾率援军赶来。文鸯又和邓艾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最后因为手下兵马都被杀散,文鸯才不得不退走。魏将数百在后追赶,又被文鸯几次冲散,只能看着他全身而退。

文鸯在这一战中的表现确实非常抢眼,在演义后期也算是顶尖级别的存在了。不过文鸯和五虎将相比,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

乐嘉城之战文鸯虽然杀得痛快,无人能挡,不过主要是杀了司马师一个出其不意。类似的甘宁在濡须之战夜袭曹营,一样可以杀曹军一个无人能挡。而且甘宁身边所带不过百骑,曹军有四十万。而乐嘉城下文鸯有两千五百人,司马师大军只有一万。这两战相比,显然甘宁表现还要优于文鸯。

因此夜袭大营一战不能证明文鸯的武艺非常强悍。

另外文鸯能在厮杀一夜以后和邓艾战平,这表现确实不错。不过邓艾的武艺只是和姜维相当,而姜维不敌王平张翼两人联手。王平曾经败给张郃,张翼则不敌徐质,不算很强的武将。就从武艺角度来说,姜维、邓艾最多只有前期的一流水平,和张郃等人相当。

穰山之战时赵云掩护刘备突围,同样和曹军厮杀到天明,期间还遇到了许褚等猛将。最后遇到张郃依然三十多合将对方击败,相比之下表现明显比文鸯强得多。

因此综合看,文鸯的水平放在前期大致和张郃等人相当或稍强,属于一流水平,但是要弱于五虎。

标签: 文鸯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吕布不是三国第一猛将,而文鸯是,那文鸯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文鸯

    到底有多厉害呢?他是怎样的一个真正的英雄?蜀国五虎将才是真正的英雄。不行的话,还有魏五良将,东吴十二虎臣。三国初期,形形色色的英雄已经出现。如果他那个时候出现,谁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可惜的是,这些英雄最后都死了。他现在很年轻。光也很强大,但是跟这些英雄比起来,实在是没法比。只是他的运气很好,因为这些

  • 文鸯在司马师军中七进七出,恍入无人之境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文鸯

    细数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猛将,三国时期肯定可以找出不少。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诞生那么多的人才充分印证这句话。可以这么说,三国的武将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那说到三国第一强大的武将,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吕布。想当年,吕布一个人战刘关张三人尚处于不败之地,而且一生单挑没有敌手,被称为三国第一人。但是

  • 赵云单骑救阿斗,文鸯劫营吓死司马师,谁才是三国第一孤胆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情歌王子标签:文鸯

    一、引言据《西园闻见录》载: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这妥妥是在说,赵云和文鸯是三国两大孤胆战神。那么若是用这两人比较,谁又会更胜一筹呢?也就是说,赵云和文鸯,谁才是三国第一孤胆战神?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先说说赵云了。因为赵云可分为“演义赵云”和“正史赵云”这两种形象。而文鸯

  • 司马昭为什么会接纳叛逃吴国的文鸯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文鸯

    文鸯知道的人不多,他是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的名将。文鸯的经历很奇特,他是文钦的儿子,因此他开始是魏国的将军,但是司马氏篡权后,文鸯投奔了吴国。在吴国不久,文钦被诸葛诞所害,因此文鸯又向司马昭投降,那么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司马昭为什么会接纳他呢?其原因有两点。1、相信文鸯司马昭相信文鸯投降的诚意,因

  • 文鸯是三国时期武力天花板,终其一生都是司马师畏惧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文鸯

    文鸯是后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安徽亳州人,曹操正宗的同乡,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是虚构的,他文鸯七进七出那可是真的,文鸯因为是曹操老家的人,所以而得到曹爽的厚待,曹爽被司马懿诛灭后,在公元255年,文钦和文鸯父子联合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这就是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公元251年,司马懿

  • 三国杀:阻拦诸葛亮北伐的谯周登场,果然是个只会蛊惑人心的货色

    历史人物编辑:求知问史标签:谯周

    千百年来蜀川之地人杰地灵,出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其中以三国时代为最。内政达人黄权、射杀庞统的张任、天辩秦宓等等都是有名的人物,但在这种大潮流之下难免也会出几个“南郭先生”,今天要谈的谯周就是其中一位。很多朋友或许会有疑问,作为蜀国的大儒,同时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怎么可能是名不副实之辈呢?结

  • 三国人物中数谯周难以评价,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至今难有定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谯周

    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大意是说,历史人物的正邪是非,后世自会做出公正评价。然而这副对联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经历相对单纯简单,是正是邪一目了然。然而也有一些人物,性格复杂多变,经历好坏参半,使得千载之后人们仍然难以对他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 刘禅为何听谯周建议投降曹魏,谯周的这个身份,让刘禅不得不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谯周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两人进攻蜀汉。姜维虽然告诉刘禅派重兵把守险要关卡,但由于宦官黄皓的干预,刘禅并没有听从。后来邓艾大军直接进攻到绵竹,打败了蜀汉的军队,蜀汉首都成都成为了魏国囊中之物。面对魏国的大军,刘禅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最后一个人的建议得到了刘禅的采纳,这个人就是谯周,他的建议

  • 谯周是怎么样考量的,为什么他要劝说刘禅不战而降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谯周

    孔子盛名之下,后世大儒者,时人也常以孔子称之,比如“关西孔子”杨震,“蜀中孔子”谯周等。(谯周剧照)杨震(?——124年),陕西弘农人,东汉前期大儒,官至三公之太尉,为官清正,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后被冤贬,饮鸩而死。后世子孙多有大才者,如汉末太尉杨彪,被曹操所杀的狂士杨修,乃至隋文帝杨坚等,“弘农杨

  • 《资治通鉴》279:邓艾接受蜀汉投降,针对谯周的分析,思考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庆红日常美食标签:谯周

    学习内容:邓艾大破蜀军,蜀国灭亡【原文华译】邓艾进军到阴平,简选精锐,想与诸葛绪经江油进攻成都。诸葛绪认为,他接到的任务是阻截姜维,没有诏命让他进军成都,于是引军向白水,与钟会会合。钟会想专揽军事大权,秘密告发说诸葛绪畏敌不前,朝廷下令将诸葛绪用槛车押送回京,钟会得以独揽军权。姜维列营守险,钟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