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鸯是三国时期武力天花板,终其一生都是司马师畏惧的武将

文鸯是三国时期武力天花板,终其一生都是司马师畏惧的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扒皮侃历史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4/2/1 7:25:23

文鸯是后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安徽亳州人,曹操正宗的同乡,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是虚构的,他文鸯七进七出那可是真的,文鸯因为是曹操老家的人,所以而得到曹爽的厚待,曹爽被司马懿诛灭后,在公元255年,文钦和文鸯父子联合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这就是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开始执掌大权。公元252年,司马师升任大将军。可以说,司马师就是一个小司马懿,司马懿对于司马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果不是司马师暴毙,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司马昭当家。司马昭是最菜的,他能够最后成功不过是当时司马家已经成气候罢了,捡了一个便宜罢了。与父亲司马懿相比,司马师的心狠手辣也是非常有名的,司马师与妻子夏侯徽十分恩爱,二人生有五个女儿,后来为了家族的篡位,司马师毒死妻子夏侯徽。司马懿就算再狠,也没有到杀妻的地步,司马师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18岁的文鸯横空出世,司马师吓得伤口崩裂,眼珠子都被吓出来了。但硬是挺到平定叛乱,司马昭接受大将军印信之后才才死,也就是此战,让文鸯一战成名。

在淮南一叛之后,司马家族一家独大的的政治态势基本形成。司马师督中外诸军事、侍中、持节、录尚书事,全面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公元254年九月,司马师将魏帝曹芳废黜,立曹髦为帝。司马师公然废立皇帝,引发众多位官员的不满,时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毌丘俭与司马师素来不和,恰巧在公元255年正月,一颗较大的流星从东南经洛阳向西北飞越过去,见得有如此诡异天象,魏国人都议论纷纷。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决定趁机起兵讨伐司马师。

当时的司马师左眼眶下有个瘤子,刚刚做完手术,本来不应该出兵,但面对危机司马师只好咬紧牙关亲自带兵十万平叛。而毌丘俭和文鸯父子带兵六万军队向洛阳进发,双方在乐嘉相遇,这一年文鸯才18岁,他对父亲文钦建议:应该先趁敌人立足未稳,突然袭击对方”,可以说文鸯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于是父子两人各带一支军队趁夜晚兵分两路袭击司马师大军,这个计划没有十足的胆略不足以执行此次任务,应该说,这个夜袭把司马懿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文鸯在司马师军中所向无敌。

当晚,文鸯率领文家军精锐骑兵突袭司马师军大营,并趁敌不备地成功突入,随后骁勇无敌的文鸯在司马师军中横冲直撞地左突右杀,魏军挡之者尽皆狼狈披靡。而司马师在听到人喊马斯的军营大乱后,因为摸不清来袭敌军的虚实,所以他只好传令诸军固守各营,严密防范敌军。文鸯在司马家大营杀的尸横遍野,司马师被文鸯英勇吓得不轻,本该好好修养的司马师被吓得左眼冲出眼眶,为了稳定军心司马师竟用手强力将有伤眼睛按回眼眶,忍着眼睛的疼痛和敌军的扰乱坚持到了天明,直到文鸯退兵。

第二天一早,司马师认为经过一夜的激战,文钦军队已经疲乏。再加上文钦军队不过一万多人,于是司马师命大军全力追击文钦的部队,但司马师低估了文鸯的武勇,文鸯看到魏军的追击,文鸯仅率领数十亲卫部队就拦截追击的魏军,在魏军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最后绝尘而去。见文鸯如此骁勇,魏军不敢再追击文钦军。经此一战文鸯的名号传遍了中原,都说当年赵子龙长坂坡如何,哪知今日文鸯有不下赵云当日之勇。而司马师军大破文钦之后,回军后就死了。但文鸯个人的勇猛无法扭转战局的不利,最后文鸯随文钦投降东吴。司马师强打精神劳师远征,耗尽心力又加上文鸯偷袭,身心俱疲的司马师就此去世。

文鸯随文钦投降东吴之后,在公元257年四月,淮南三叛爆发,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司马昭,东吴让文钦父子入寿春支援。但由于诸葛诞与文钦不和而诛杀文钦。文鸯报仇不能,只好投奔司马昭。应该说,司马昭为人很宽厚,没有杀文鸯给哥哥报仇,反而表奏文鸯、赐爵关内侯。司马炎篡位后文鸯为平虏护军。

公元270年,鲜卑部在河西举兵反晋,司马炎文鸯领兵平叛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秃发树机能,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可以说,文鸯一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在河西之地大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彻底解决了河西的胡人动乱。文鸯一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在河西之地大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迫降20万胡人,彻底解决了河西的胡人动乱,战后文鸯被任命为东夷校尉、假节。司马炎驾崩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贾南风掌权,当时的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常恨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所以诬告文鸯谋反,因此被贾南风夷灭三族。

文鸯时年五十四岁,历史对于文鸯记载的不多,乐嘉一战只是文鸯在历史长河中的第一次亮相,秃发树机能一役却是让文鸯的实力与名声如日中天。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文鸯

更多文章

  • 三国杀:阻拦诸葛亮北伐的谯周登场,果然是个只会蛊惑人心的货色

    历史人物编辑:求知问史标签:谯周

    千百年来蜀川之地人杰地灵,出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其中以三国时代为最。内政达人黄权、射杀庞统的张任、天辩秦宓等等都是有名的人物,但在这种大潮流之下难免也会出几个“南郭先生”,今天要谈的谯周就是其中一位。很多朋友或许会有疑问,作为蜀国的大儒,同时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怎么可能是名不副实之辈呢?结

  • 三国人物中数谯周难以评价,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至今难有定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谯周

    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大意是说,历史人物的正邪是非,后世自会做出公正评价。然而这副对联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经历相对单纯简单,是正是邪一目了然。然而也有一些人物,性格复杂多变,经历好坏参半,使得千载之后人们仍然难以对他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 刘禅为何听谯周建议投降曹魏,谯周的这个身份,让刘禅不得不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谯周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两人进攻蜀汉。姜维虽然告诉刘禅派重兵把守险要关卡,但由于宦官黄皓的干预,刘禅并没有听从。后来邓艾大军直接进攻到绵竹,打败了蜀汉的军队,蜀汉首都成都成为了魏国囊中之物。面对魏国的大军,刘禅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最后一个人的建议得到了刘禅的采纳,这个人就是谯周,他的建议

  • 谯周是怎么样考量的,为什么他要劝说刘禅不战而降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谯周

    孔子盛名之下,后世大儒者,时人也常以孔子称之,比如“关西孔子”杨震,“蜀中孔子”谯周等。(谯周剧照)杨震(?——124年),陕西弘农人,东汉前期大儒,官至三公之太尉,为官清正,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后被冤贬,饮鸩而死。后世子孙多有大才者,如汉末太尉杨彪,被曹操所杀的狂士杨修,乃至隋文帝杨坚等,“弘农杨

  • 《资治通鉴》279:邓艾接受蜀汉投降,针对谯周的分析,思考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庆红日常美食标签:谯周

    学习内容:邓艾大破蜀军,蜀国灭亡【原文华译】邓艾进军到阴平,简选精锐,想与诸葛绪经江油进攻成都。诸葛绪认为,他接到的任务是阻截姜维,没有诏命让他进军成都,于是引军向白水,与钟会会合。钟会想专揽军事大权,秘密告发说诸葛绪畏敌不前,朝廷下令将诸葛绪用槛车押送回京,钟会得以独揽军权。姜维列营守险,钟会不能

  • 邓艾兵临城下,谯周为什么要劝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谯周

    公元263年,执掌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抵消弑君带来的负面影响,决定大举伐蜀。司马昭为这次战争准备非常充分,他先命邓艾率三万大军去牵制在沓中姜维统帅的蜀军主力,再命诸葛绪率三万大军进驻阴平、桥头一线,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退路,然后钟会率十万大军直扑防务空虚的汉中。所以在战争

  • 司马炎对力劝刘禅投降的谯周,进行了怎样的安置?其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谯周

    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出了很多英雄,有的人拥有无双的计谋,有的人拥有绝世的武功,这样一个时代,只要有才华就不会缺乏表现的机会。今天我们来说的是刘备旗下的谋士谯周,他对蜀国的君主一直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说到蜀国后期走向覆灭的原因,谯周一定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当时他在朝堂上大肆宣传投降的好处,让不少朝臣惊

  • 明明成都有兵,谯周为什么劝刘禅,投降邓艾?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谯周

    在《三国演义》第117回,邓艾偷渡阴平。阴平是一处险隘,只要有一千人把守,就能守住这里。诸葛亮曾派一千军士把守,刘禅不知道是为了省口粮,还是怕他们受苦,后来把一千军撤回了。撤回了一千守军,成就了邓艾。邓艾渡过阴平,很快又打败诸葛瞻和诸葛尚,占领了绵竹。绵竹离成都很近,邓艾每天还派几百骑兵去巡视,一方

  • 可悲!刘禅被谯周用一首童谣忽悠到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谯周

    邓艾偷袭阴平小道,直抵成都,刘禅在蜀国领土尚基本保持完整,姜维驻兵在剑阁抵抗魏军主力的情况下,献城投降,令人万分惋惜,世人皆认为刘禅确实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胆小惜命,没有殊死一搏的勇气!此评语“虽不中亦不远矣”!刘禅当邓艾军偷袭成功,长驱直入之时,刘禅就早已六神无主,进退失据,于是紧急召集群臣商议,最

  • 谯周装神弄鬼阻挠北伐,为何诸葛亮没有办他?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谯周

    文/寂寞的红酒谯周是三国时期蜀国(蜀汉)的名人,是蜀国益州士族的首领,是蜀国投降派的头子。谯周从刘备入蜀到蜀国灭亡,一直在和朝廷唱反调,和蜀国的北伐方针相对抗。诸葛亮上台后,他更是装神弄鬼,到处煽风点火,公开阻挠北伐大计,让蜀国高层非常窝火。一定程度上讲,蜀国的灭亡就和他有关,正是他瞎忽悠让刘禅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