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鸯是《三国演义》后期的猛将之一。他的成名战是乐嘉城之战。此战文鸯率领两千五百人马夜袭司马师的大营,杀进去以后往来冲突,所到之处,无人能挡,有相拒者,枪搠鞭打,尽数被杀,只是在冲击中军时,才被弓箭射退。
文鸯在司马师营中从三更杀到天明,才被赶来救援的邓艾敌住。两人大战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因为魏军兵多,两下夹攻,文鸯手下各自逃散,他单枪匹马难以坚持,才突围而走。
在文鸯撤退时,曾有魏将数百来追。文鸯突然回头冲入魏将阵中,连杀数人,将追兵杀退。如此魏将反复连追四五次,都被文鸯杀败,只能看着他离去。
就文鸯的表现来说,确实比较勇猛,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但是和前期的顶尖高手相比,文鸯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文鸯夜袭司马师大营无人能挡,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杀了对手一个出其不意而已,并非单靠自己的武艺。类似我们可以看一下濡须之战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曹军中尽管有许褚、庞德、徐晃、张辽、乐进等名将,但是却任由甘宁左冲右突,无人能挡住他。
而且文鸯手下有两千五百人马,司马师大军也不过万余。虽然说兵力相差悬殊,但是比之甘宁只有百人,曹操手下却有四十万大军,兵力相差更大。
因此单就夜袭大营一战来说,文鸯表现不比甘宁强多少。而更重要的是,文鸯没能击败邓艾。
邓艾是魏国后期的主要军事统帅,武艺不低,可以和姜维大战数十合不分高下,在演义后期也算是数得上的高手。文鸯和邓艾交手五十合战成平手,而文鸯虽然厮杀了半夜,体力有所损耗,不过邓艾也是匆匆赶来救援,并非以逸待劳,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文鸯和邓艾的武艺很接近,和姜维也是大致差不多。
然而姜维早年在冀县之战时曾经被王平、张翼联手击败。而王平在街亭被张郃杀败过。这么算下来,姜维、邓艾的武艺最多也就是张郃这个档次,甚至还可能略有不如。
张郃在前期打过不少败仗,像赵云、马超、张飞都击败过张郃。特别赵云在穰山之战之战时,先是护着刘备冲出曹军包围,接着一人杀退许褚、李典、于禁三将,然后枪挑高览,杀散高览手下兵马,依然能三十多合击败张郃。
很明显,文鸯和三国前期那些顶尖高手相比,还是要差得远。参照张郃对赵云等人的战绩,文鸯对上马超最多也就是坚持三五十合而已,甚至可能更少。
而且即使在后期,文鸯也不是最强的一个。
邓艾偷渡阴平以后,邓艾的儿子邓忠和副将师纂奉命出战蜀军。结果在绵竹城下两人联手被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杀败,最后带伤而回。
邓忠此前在长城之战时曾经和姜维大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败,姜维评价他的枪法毫无破绽,最后用计才将他击败。因此邓忠的武艺也和姜维差不多,和文鸯自然也是差距不大,但是他却在和师纂联手情况下被诸葛尚一人击败,可见诸葛尚的武艺远胜于姜维、邓艾、邓忠等人,自然也要强于文鸯。
这么算起来,文鸯在演义后期最多也就是排名第二,算不上最强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