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钟会灭蜀有功,为何被司马昭斩杀

邓艾钟会灭蜀有功,为何被司马昭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大肥肥文史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4/1/20 22:19:15

降阿斗,看三分渐统,一祚堪成。司马昭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他也是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他自幼聪慧,能文善武,善于谋略,也是当时出色的谋略家,早年就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功劳卓著。景元四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攻打蜀国,邓艾引军三万,为西路军进攻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引军三万为中路军,钟会引兵十万为东路军,进攻汉中方向。

姜维绕过邓艾诸葛绪,直接与钟会在剑阁相持不下,钟会粮草快用尽,于是有意撤军。然而邓艾却想出偷袭阴平的奇谋,得到司马昭允许后,邓艾偷渡阴平,出摩天岭,并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威声大震。刘禅猝不及防,率蜀中文武投降,蜀国灭亡。然而蜀国灭亡不久,司马昭便收押邓艾父子,并以谋反之罪夷其三族,而后钟会也被斩杀,这究竟是为何,以下笔者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从中作梗,挑拨钟会和邓艾互相争斗,意图再次复国。刘禅投降后,命令姜维也放下武器投降,然而姜维想起诸葛亮的重托,并不甘心,于是与部下合谋,假意投靠钟会,让钟会与邓艾相互残杀,伺机寻找复国的机会。钟会与邓艾都相互争夺灭蜀第一功,相互攻击,而邓艾夺取成都后,更自恃劳苦功高,也自然更加藐视钟会。邓艾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在绵竹地区擅自修建了景观台,以此来显示自己灭蜀的功绩。

自从占领成都后,邓艾更懂得笼络人心,并没有进行屠杀,而是对蜀中的百姓官吏们加以安抚,更是在没有经过司马昭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任用蜀中官员,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蜀中的大小官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任用。而邓艾也多次告诫蜀中官吏,若是没有邓艾,他们都会被杀,因此很多人对邓艾感恩戴德。邓艾得到蜀汉后,更是日夜忙碌,操练军队,这也让司马昭颇为顾忌。

而钟会为了防止邓艾一人独大,经常与姜维探讨如何对付邓艾。姜维便建议钟会上书司马昭,弹劾邓艾在蜀中收买人心,意图谋反。司马昭见到钟会的书信后,知道二人不和,但司马昭更担心二人功高盖主,而邓艾在蜀中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上奏,所以司马昭也想借此机会除掉邓艾,于是派人到成都将邓艾父子收押,并以谋反之罪夷其三族。

其次钟会有意称霸蜀汉,举兵谋反。如果说邓艾死的有些冤枉,钟会就不算很冤。钟会到达成都,收押邓艾父子后,大肆庆祝,突然一日听说司马昭率军十五万,进驻长安,恭迎钟会。钟会变坐卧不安,与姜维商议对策,钟会认为,若是司马昭真心欢迎其凯旋,又为何带来如此多的兵马,因此认定司马昭对他有防范。而姜维也劝说钟会,司马昭一但又猜忌之心,那么钟会命不久矣,并且劝说钟会称霸蜀汉,大不了做第二个刘备

钟会觉得姜维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命众文武一起饮酒议事。钟会劝说众人一起反叛司马昭,然而却有很多司马昭的心腹不愿谋反,声称家人都在洛阳,会有株连。钟会没有办法,于是将众人严加看管,准备全部杀掉。但不幸的是消息却不胫而走,让监军卫灌得知了钟会谋反之事。于是星夜率军队到成都。一场厮杀,钟会死于乱军之中,而姜维也因寡不敌众,自杀殉国,他的谋略也化为泡影。

你是如何看待邓艾和钟会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钟会

更多文章

  • 聪明一世的钟会,最终因糊涂一时命丧巴蜀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钟会

    钟会,字世极,因迷惑而生于颍川长社。是曹魏后期三国重要名将。他自幼才华横溢,长大后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伐蜀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可惜钟会就是那种军事天才和政治白痴。他缺乏政治头脑,看似聪明绝顶,却以悲剧告终。钟会出身名门望族,是太傅仲佑之子,青州刺史钟珙之弟。优越的家境、良好的教育、聪慧的才华,都

  • 三国后期悬案:钟会和亲哥哥钟毓年龄真的相差50岁吗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钟会

    三国老当益壮越看越能的名人,除了司马懿之外,还有96岁担任三军总司令的东吴大将吕岱,此外,还有一个书法大家,在75岁高龄生了一个日后名震三国的儿子!三国后期第一有趣悬案:钟会和亲哥哥钟毓年龄真的相差50多岁吗?钟会三国晚期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此人文武双全,但是又十分阴险毒辣,他仅仅因为马蹄子陷入桥

  • 如果三国时期韩信代替姜维镇守剑阁,邓艾、钟会还能灭了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阿藏历史标签:钟会

    三国时期,如果韩信代替姜维守剑阁,蜀国还是一样的灭亡。因为韩信同姜维一样,有个致命的缺陷,善兵,而不善治国,特别是不善于政治斗争。要想蜀国不灭,应该找一个类似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之类的人,也就是萧何、张良去代替姜维,是可以确保蜀国不灭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就要依据历史来还原了,先要了解一下魏灭蜀

  • 钟会打到剑阁、邓艾灭蜀,诸葛绪却被吓退三十里,诸葛绪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钟会

    司马昭命三路大军伐蜀,三军各不隶属:钟会十万大军主攻汉中;邓艾三万军进攻沓中的姜维;诸葛绪三万军驻守阴平桥,阻挡姜维救援汉中。钟会打到剑阁、完成司马昭交代的任务;邓艾超出司马昭预期,直接把蜀汉灭国;诸葛绪的表现太差了,姜维部队来到阴平桥,扬言要吃掉诸葛绪的三万人,诸葛绪吓得后退三十里,姜维从容通过阴

  • 钟会那么聪明,为何被轻易策反?不是姜维计谋高,而是邓艾太作妖

    历史人物编辑:桃也雾漫漫标签:钟会

    一、钟会何许人也?钟会是何许人也?《三国演义》里“二傻子”般的角色,竟然被姜维轻易就策反了,导致最终被杀。也许《三国演义》,觉得有点对不住钟会,一再强调钟会这个人,其实非常聪明。可惜结果悲催,一切都悲催——所谓既然钟会那么聪明,咋还会被姜维玩得团团转?无论说他的被野心蒙蔽了双眼,还是自不量力,总之钟

  • 三国中姜维劝钟会谋反时是怎么说的?钟会计划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钟会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钟会及邓艾伐蜀成功后就处于这样的境地,如何抉择,确实令人费神。而钟会选择了谋反,那么钟会为什么要谋反呢?其实钟会忠心的是曹氏,钟会之父钟繇在曹魏期间历任相国、廷尉、太尉、太傅等职,更是在曹丕和曹叡时期位列三公,而司马昭之父司马懿在曹叡死后才位列三公。因此,钟家父子更忠于曹氏。高平

  • 钟会带兵出征,有人告状钟会必反,司马昭笑道:就怕他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钟会

    公元262年,司马昭自感时日无多,儿子司马炎又大不成器,只好抓紧时间为他扫平篡位障碍。篡位得一步步来,需要先称公、再称王,然后名正言顺接受禅让,这也是曹操当年的办法。要想称王,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要拿战功,就得灭蜀或灭吴。司马昭认真分析一番,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于是决定先

  • 钟会灭蜀后拥重兵造反,又有姜维辅佐,却为何被司马昭迅速镇压?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钟会

    钟会是不是大魏忠臣很难说,不过谋反的事确实疑点重重,从头到尾就很仓促更像闹剧,姜维更像是一个背锅的。感觉钟会想谋反,最多是从收到司马昭相见在近的信开始,知道司马昭开始怀疑自己了才有的应激反应。后面追杀邓艾灭口,连一起上告邓艾谋反的师篡一起杀了,灭口的意图就真的明显了。钟会谋反本来就是异想天开,他在魏

  • 钟会要扳倒司马昭,为什么不联合像诸葛诞那样的人呢?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钟会

    钟会伐蜀,先后除掉了诸葛绪和邓艾,又加上收降了姜维,威震西土,几支部队加在一起,兵力将近三十万,军事实力大增,达到了顶峰。也因为手握这样一支大军,几乎是魏国一大半的家底,因此,钟会志得意满,觉得属于他的时代来临了,于是,想做大做强,讨伐司马昭,夺取天下。连最强劲的对手邓艾,都被他除掉了,还有谁能与他

  • 灭亡了蜀汉,钟会与邓艾即使回到魏国,司马昭也容不下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钟会

    公元263年,邓艾和钟会一起灭亡了蜀汉,解决了曹魏几十年,历经几代帝王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说,邓艾和钟会立下了盖世奇功,尤其是邓艾,他是直接灭亡蜀汉的第一功臣。邓艾能成功灭亡蜀汉,其实,也和钟会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钟会率主力在剑阁,将姜维缠住,邓艾偷渡阴平,也很难成功,因为,姜维一心抵挡钟会的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