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领导都喜欢重用小人?韩非子这篇著作点明原因,教你应对之策

为何领导都喜欢重用小人?韩非子这篇著作点明原因,教你应对之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晋凯 访问量:4721 更新时间:2023/12/28 4:08:49

君子不常有,小人遍地走,这世间总是不缺乏小人的。小人心胸狭窄,容易被得罪,又睚眦必报,时刻想着算计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小人往往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再阴险、再为人所不齿的招数,他们都使得出来。

即便是遭人排斥,“失道寡助”处在危险境地的小人,往往也让人不得不防;那些获得领导器重的小人,则更是让人畏惧。自古及今,上至部门下至公司,小人似乎都很容易取得领导信任,即便是像秦皇汉武那样的英明领导,都有失察于赵高江充的祸端,就更别提能力远不及他们的普通领导了。

那为何领导都喜欢重用小人呢?韩非子著作中的这篇《奸劫弑臣》,点明了原因。

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

人之常情,大多认同与自己相似的观点,否认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就像不同年龄段的人聚到了一起,即便是父子那样的亲近关系,也经常没什么话聊。这就是因为各种观点相去甚远,互不认同,父亲觉得儿子幼稚,儿子觉得父亲迂腐,怎能聊到一起呢?

小人取媚领导的手断,就是毫无底线地溜须拍马,他们善于察觉领导的心意,察觉到领导认同某件事、或是喜欢某个人,就争着抢着去吹嘘那件事物;察觉到领导讨厌某件事、或某个人,便争着抢跟着去诋毁那件事物。这样的举动不仅能帮助他们自己迎合领导,更能在领导想做某事时帮领导造势。领导的观点就是他们的观点,领导的看法就是他们的看法,他们时时刻刻都站在领导那一边。

两个人若观点、看法都完全相同,是不可能互不认同的,必然是互相欣赏的。这样的小人对于领导来说,就是难遇的“知己”,必然会获得领导的赏识。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与领导取舍与共、站同一战线,自然容易获得领导的器重。

小人毫无底线的行事方式,也是领导乐于利用的,他们是领导的“左膀右臂”,领导可以派他们去办做自己不好出面的事,也可以利用他们的手段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是制衡手下的员工。领导和小人之间,有时不仅是臭味相投,更是互相利用。

如何应对小人?

下面写的东西,可能会让你觉得笔者不太正直。

前面已经提到,小人是与领导站在同一战线的,那种得势的小人,背后必然有领导撑腰。所以我建议,不要和小人过不去,否则你就是在和领导过不去。

小人得势,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自保呢?

1、要明白,并不是所有人联合起来就可以动摇小人。

当领导和小人站在了一起,员工之间若能团结起来,是可以让小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小人若是被全体员工抵制,倒也无须惧怕他,但有些小人比较高明,身后能有一批追随者,再加上有领导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

有些人会联合一些员工,“联名上书”揭发小人,这只会适得其反。你说出来的是真事,可领导未必相信,领导把小人视作心腹,在他看来,你未必是想伸张正义,而是想除去他的心腹,剪去他的羽翼,削弱他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为了维护心腹,可能会把那些“出头鸟”除掉,剩下的那些人,或许最开始还不太把小人放在眼里,经历这种事过后,或许就开始害怕小人了。这反而巩固了小人的地位,帮助他创造出了声势。

我举一个例子,西汉时有个汉元帝,从登基的第一天起就开始重用宦官石显,让他主持政事。石显是个典型的小人,在朝内肆无忌惮地党同伐异、提拔亲信,他扰乱朝纲、作恶多端,招来了大部分大臣的不满。可因为他是个太监,每天都侍奉在汉元帝身边,事事都能办得符合汉元帝的心意,自己又有一定的手段,提拔了很多亲信上来,不仅自身有一定的势力,还获得了汉元帝的支持。

很多自认为地位重、声望高、有话语权的大臣,就站出来揭发石显,可无一例外,每次汉元帝都亲自出面维护石显,把这些人革职甚至降罪。每发生一起这样的事,大臣们就多畏惧石显一份。汉元帝一朝,石显一直都被重用,也一直有大臣、汉元帝其他心腹站出来揭发石显,可石显的地位就像泰山那般屹立不倒,还越来越巩固。

很多公司的高层,都有石显这种厉害的小人。

这么多人反对石显,汉元帝肯定是能看出来一些东西的,他之所以仍要维护石显,原因无非两点:一、他确实特别信任石显;二、他把石显当作制衡朝中大臣的工具。很多领导维护小人的原因也无非是这两点。

2、审时度势、避免碰撞。

小人在排除异己的时候,是有针对性的,一般都挑反对他的人下手。

若真的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就少说话,多沉默吧。不要想着“我有责任站出来”,明哲保身,保全自己才是真理。

有的时候能委曲求全,你能做的事才更多。举一下赵高的例子,秦朝末年时,如果李斯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避免与赵高争锋,他反而能做更多的事,反而有机会帮助秦朝挽回一点局面。

可他没看清,赵高最初就是胡亥的老师,深得胡亥的信任,在沙丘之谋中,又为胡亥的即位立下了首功。李斯在胡亥心中的地位,是不可能比得上赵高的。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本来是共同策划沙丘之谋的盟友。赵高开始为所欲为时,李斯就就开始在私底下数落赵高,他犯的失误就是话太多,还让这些话传进了赵高的耳朵里,然后两人彻底翻脸,最终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结果就是李斯彻底落败,真心想维护秦朝的势力也随之轰然倒塌。

李斯那样厉害的人物,在胡亥心中有那样的地位,为自己辩护的话术也是那样的高超,不还是斗不过赵高吗?就更别提不如他的人了。

标签: 韩非子

更多文章

  • 韩非子和孔子中,谁曾担任过古代“司寇”一职?蚂蚁新村今日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强悍的替补门将标签:韩非子

    “司寇”是我国古代一个主管刑罚、纠察等事务的官职,学者普遍认为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置。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司寇”是辅佐周天子行使司法权的职位,地位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人们将司寇和司马、司徒、司空、司士并称为“五官”,“司寇”有大司寇和小司寇之分,小司寇隶属于大司寇,大、小司寇都有专门的司法属吏

  •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尧、舜“禅让”原来是不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韩非子

    比起墨家和《史记》中的“自愿禅让”观点,韩非子和出自魏国史官的《竹书纪年》更倾向于“逼迫禅让”一说,既然是逼迫,实与篡位无异。题目中的韩非子之说,出自“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一句,在韩非子心目中,尧舜、舜禹、汤桀、周武王和商纣王,原本是同样的关系,都是以下犯上、

  • “杠精”孟子,“故事大王”韩非子,这样的中国经典故事真有味道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悠长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很多思想都在这一时期得以成熟发展,不少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后人,如法家、墨家、道家,更不要提占据中国封建社会将近两千年的儒家思想了。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如《孟子》《庄子》《左传》《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等

  • 韩非子的名著《说难》里的几句名言,一直沿用到商场上

    历史人物编辑:无忘心史标签:韩非子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后期,一个悲情的人物。他有大才,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他满腹经纶,自己说话却结结巴巴;他好不容易受人赏识,却被嫉妒他的人暗自害死。他给后人留下的法家著作《说难》、《五蠹》、《说林》、《内储说》、《外储说》,却成为了法家著名的经典。在这些经典里,至今还有一些名句,沿用至今。“说之以名高,则

  •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韩非子的报国之情,献策于秦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韩非子

    秦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六国源源不断地发起了反抗。赵国的廉颇、李牧,楚国的项燕,燕国的太子丹,魏国的信陵君都是一时之英杰,而在七国之中有些小透明的韩国却只有一个人发起了另类的反抗,他的名字是韩非。历史恩怨,弱韩与强秦韩国在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弱国一直小心谨慎,除了申不害变法时期一直都瑟瑟发抖,除了跟着乐毅联

  • 逐客令和陷害韩非子事件,李斯为何表现得那么双标?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韩非子

    青史留名,或是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经过惊险的波折和苦难。例如项羽,叔父项梁战死定陶之后,楚怀王便将本应该由项羽继承的权力和军队夺走己用,还被勒令不允许与独自西进的刘邦军竞争破关中入咸阳王关中,被逼无奈走上北战章邯军的路,期间破釜沉舟夺回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名震天下、威服诸侯。还

  • 李斯害死韩非子,秦始皇为何没有惩罚李斯?反而更加的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胡先生说史标签:韩非子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句话不仅在现代是如此,在古代的时候更是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纵横天下的谋士都有着同一个师傅,战国初期的孙膑和庞涓就是如此,他们虽然都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但是两个人却最终在战场上相见,庞涓更是被孙膑设计杀害。后来的苏秦和张仪也同样如此,他们跟随鬼谷子学习的是纵横术,两个人一个倡导合

  • 韩非子与李斯,到底谁更厉害?韩非之死是因为李斯的嫉妒吗?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韩非子

    用现在的话说,韩非与李斯有同窗之谊,韩非最后又是死于李斯之手,两人之间的感情往往被后人揣测,到底是惺惺相惜呢还是互存嫉妒之心,又或者说,都想将对方置之于死地。李斯比韩非厉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很多人都对韩非的著书和理论持不赞同的看法,并且将韩非与李斯做对比,他们认为:与韩非相比,李斯出身不高,但

  • 李斯官场升职记:从小吏到名相,除掉韩非子却败给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韩非子

    屠格涅夫在著作《罗亭》中说道:“世界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第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要自己活着,也要别人活下去;第二种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后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而李斯恰恰就是利己主义者的显著代表,作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人生是怎样发展的?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缘

  • 韩氏家族出一上联“韩非子,韩信,韩雪”,赵氏不服气霸气回复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韩非子

    姓氏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姓氏中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现在不少人戏称,商业大亨的楼盘比不上一处看似平平的祠堂,而同姓的人就想沾点光。对对子是古代到如今都源远流长的文化,就有韩氏家族出了这样一上联:“韩非子,韩信,韩雪”,实在令人佩服,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