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非子的名著《说难》里的几句名言,一直沿用到商场上

韩非子的名著《说难》里的几句名言,一直沿用到商场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无忘心史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26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后期,一个悲情的人物。他有大才,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他满腹经纶,自己说话却结结巴巴;他好不容易受人赏识,却被嫉妒他的人暗自害死。

他给后人留下的法家著作《说难》、《五蠹》、《说林》、《内储说》、《外储说》,却成为了法家著名的经典。

在这些经典里,至今还有一些名句,沿用至今。

“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自身矣。”

只要是人,都会有追求。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有一句台词: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追求的目标,就是梦想。

正因为有梦想,所以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有一种人,表面上爱好名望,心底下却在追求实利。你若是想和他合作,先用名望的方式去游说,他的表面上非高兴,暗地里却将你的建议束之高阁,根本不采纳。对于这种人,只能直接用他最喜欢的方式进谏。那么他表面上拒绝,其实暗地里肯定和你合作。

这句话的含义已经非常清晰,对一个人先行的分析,就要用针对性的方法去游说,才能进行合作。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商场上大家都知道,决定一个计划的大事,往往由公司最高决策层发起,并再三通过讨论,最终形成决议。

而在形成决议、并面大众发布之前,都会有一条特别的说明:严禁泄密。

倘若泄密,会造成公司重大的经济损失。

同样在战场上,安排哪支部队占领哪个山头,都是属于绝密。倘若被敌人所知,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伤亡。

所以,“泄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行为,直接造就失败的结果。

韩非子非常擅长用寓言的小故事,来进行一些对事例的论证。庄子和他非常相像,也很善于讲故事。

《说难》里的一个寓言故事非常精彩。

春秋战国早期,郑国郑庄公老奸巨猾,他在任的时候郑国非常强盛。

他要攻打胡国,扩大郑国的地盘。但是诸侯之间的征战,必须要具备一个名义。郑庄公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胡国的国君。

胡国国君自然很高兴,白白得到了一个漂亮媳妇儿,又得到了一个强国的老丈人作后援,当然喜不自胜。

过了一段时间,郑庄公故意在朝廷之上问武大臣:“我想为郑国扩大地盘,你们看看,我们能征伐哪一个国家?”有个该欠揍的大夫,叫关其思站起来说:“我们应该攻打胡国。”

郑庄公把脸一变:“胡国是我女婿的国家,怎么能攻打?”命人把关其思当场击杀。

这关其思就不是“观”庄公的“思”了,直接丢了命。

消息传到胡国,这国君真是感恩啊,还是老丈人仗义。便下令边防不用防备郑国。哪知道第二天,郑国的兵马便出征,如入无人之境,生擒了胡国国君,灭掉了胡国,变成郑国的属地。

《说难》采用了这一篇寓言,就是要告诉君主:进言者不一定是忠臣,挑事者不一定是奸臣。条件、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君主一定要有着自己的准确意识和判断。

其后列举的“国富人之邻”、“卫国弥子瑕受宠前后”,都进一步对于识人、用人的难度做了精准的分析。

标签: 韩非子

更多文章

  •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韩非子的报国之情,献策于秦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韩非子

    秦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六国源源不断地发起了反抗。赵国的廉颇、李牧,楚国的项燕,燕国的太子丹,魏国的信陵君都是一时之英杰,而在七国之中有些小透明的韩国却只有一个人发起了另类的反抗,他的名字是韩非。历史恩怨,弱韩与强秦韩国在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弱国一直小心谨慎,除了申不害变法时期一直都瑟瑟发抖,除了跟着乐毅联

  • 逐客令和陷害韩非子事件,李斯为何表现得那么双标?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韩非子

    青史留名,或是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经过惊险的波折和苦难。例如项羽,叔父项梁战死定陶之后,楚怀王便将本应该由项羽继承的权力和军队夺走己用,还被勒令不允许与独自西进的刘邦军竞争破关中入咸阳王关中,被逼无奈走上北战章邯军的路,期间破釜沉舟夺回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名震天下、威服诸侯。还

  • 李斯害死韩非子,秦始皇为何没有惩罚李斯?反而更加的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胡先生说史标签:韩非子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句话不仅在现代是如此,在古代的时候更是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纵横天下的谋士都有着同一个师傅,战国初期的孙膑和庞涓就是如此,他们虽然都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但是两个人却最终在战场上相见,庞涓更是被孙膑设计杀害。后来的苏秦和张仪也同样如此,他们跟随鬼谷子学习的是纵横术,两个人一个倡导合

  • 韩非子与李斯,到底谁更厉害?韩非之死是因为李斯的嫉妒吗?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韩非子

    用现在的话说,韩非与李斯有同窗之谊,韩非最后又是死于李斯之手,两人之间的感情往往被后人揣测,到底是惺惺相惜呢还是互存嫉妒之心,又或者说,都想将对方置之于死地。李斯比韩非厉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很多人都对韩非的著书和理论持不赞同的看法,并且将韩非与李斯做对比,他们认为:与韩非相比,李斯出身不高,但

  • 李斯官场升职记:从小吏到名相,除掉韩非子却败给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韩非子

    屠格涅夫在著作《罗亭》中说道:“世界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第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要自己活着,也要别人活下去;第二种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后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而李斯恰恰就是利己主义者的显著代表,作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人生是怎样发展的?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缘

  • 韩氏家族出一上联“韩非子,韩信,韩雪”,赵氏不服气霸气回复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韩非子

    姓氏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姓氏中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现在不少人戏称,商业大亨的楼盘比不上一处看似平平的祠堂,而同姓的人就想沾点光。对对子是古代到如今都源远流长的文化,就有韩氏家族出了这样一上联:“韩非子,韩信,韩雪”,实在令人佩服,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

  • 《韩非子》:经典治国理念,掀起文坛灾难,是个有功有过的政客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韩非子

    历史上的韩非就是我们所尊称的韩非子,既然能被现代人以“子”尊称,就是说明他们有一定的贡献,有一定的才能。比如说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等等,这些都是古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而韩非子就是法家的传人,虽然韩非子是法家的传人,但是他却与法家的创始人荀子,也就是韩非子的老师,他们二人的一些观点和政策却是大有

  • 他是《大秦赋》中的荀子,83岁傲骨仙风,20岁已是俊男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生活说说标签:荀子

    荀子的扮演者许还山就是其中之一。不得不说,《大秦赋》中许还山所扮演的荀子自带仙气,一登场就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出尘之感,连人物所在的稷下学宫都被衬托得直如天上宫阙。在海边的一场戏,许还山更是将荀子的仙风道骨展现的淋漓尽致。一袭长袍迎风而立,似将羽化而登仙。除了荀子一角,许还山在40年的演艺生涯中还塑造了

  • 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在其理论上的影响与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杨洋洋标签:荀子

    文丨认知历史编辑丨认知历史引言荀子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对于礼的这一认识,而且在其著作中对礼做了更为详细、更为系统的阐述。荀子之礼既是“分”之制与“别”之序的产物,又是其思想体系中极为新的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荀子是我们传统礼学思潮发展历史中最为新的的代表人物之一。礼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新的

  • 孔子是儒学大师,荀子却说他做了宰相第七天后就杀了少正卯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鉴己标签:荀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一直提倡仁义,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地位,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之一。而关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一直就是迷雾重重,引发过很多人的争执,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以荀子为代表的人就坚信孔子杀了他,他在《荀子*宥坐》有过明确的记载。但是以南宋朱熹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