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人气节:一条巷,曾子因其名而不入;一座城,墨子因其名而掉头

古人气节:一条巷,曾子因其名而不入;一座城,墨子因其名而掉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小康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1/21 12:53:00

古人有气节,有气节既有大智慧。一身浩然气,万古永流传!中华明传承了几千年,早已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人们以仁义礼智信作为立身之本,躬身践行。古代许多有志之士,其高风亮节,崇高的品德令人敬佩,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有气节的人有志气,比如今天我们所说的曾参,就因为一条巷子的名字与自己心中的道德礼节不相符,就掉头离开,不入其中;墨子也因为一座城池的名字而转身离去。在今天我们看来,这不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吗?但是在重礼法的古人看来,这就是一种耻辱。

里名胜母,曾子不入

曾子,名曾参,是孔子的弟子。曾经因为其讲诚信而杀猪的故事为我们所熟知,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还有其他的奇闻趣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其父曾点一样师从孔子,是孔子比较得意的弟子之一。据说曾子在孔子处学到了许多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样样做得堪称世人的楷模,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父亲母亲十分孝顺,尊敬师长,在孔子去世之后他为其守孝三年,其尊师重道之心可见一斑。据说曾子在鲁国游玩之时,当他经过一个名为“胜母”的巷子时,觉得这个巷子的名字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就转身离去。

这也就是里名胜母,曾子不入的历史来源,对于他们这些古代文人,虽然他们的做法在现代人看来不合常理,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名字而较真,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个名为“胜母”的巷子,含有对母亲的轻视,不尊重母亲之意,所以当曾子看到之后,选择绕路而行,而不是直接通过。虽然多走了几步路,但是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安宁,没有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

邑号朝歌,墨翟回车

墨子,名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以仁义治天下。墨家,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之一,其对中国后世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一部秦时明月,道出了墨家的思想与地位,其实在乱世之中,人们渴望的是和平,是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所以诸子百家之中绝大多数是秉持着这样的思想,以笔作为武器,冲破思想的束缚,达到自己心之所想。传说墨子非常不喜欢统治阶级歌舞升平,过着奢靡腐化的生活,所以当他有一天驾着车来到一座名为“朝歌”的城池前时,对这个名字顿生厌恶之情,所以驾着车转身离开。

这也就是邑号朝歌,墨翟回车的历史来源。朝歌,顾名思义,就是在早晨的时候歌舞升平,这在墨子看来是一种腐化生活,是统治阶级走向没落的标志,也与他内心的思想相悖,所以他驱车离开也是理所当然的。墨子既是一位思想大家,他的思想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有很多创造发明流传于世,引得世人称赞。一个人有思想有气节就已经难能可贵了,但是可以将这些思想与气节付诸于实践,这就可以为世人所称道了!

结语:古人有气节,才引得后世之人称赞,也正是这种气节,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曾子遇名为“胜母”的巷子而不入,墨子逢名为“朝歌”的城池而回头,这就是一种气节在支撑着他们,让他们终身奉行。生于现代的我们,也要有这种气节,严于律己,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能量!

标签: 曾子

更多文章

  • 曾子母亲啮指痛心的典故,告诉我们咸卦“咸其拇”心灵之间的感应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曾子

    咸卦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意思就是,咸卦初六,感应到脚的拇指。《象》:感应到脚的拇指,是心意在外的原因。拇是指脚的大拇指。初六是咸卦的最初爻,也就是最底爻,居最下,相对人体而言,在下者为足。此时在咸卦中,合之就成了咸其拇。此时咸卦初六的感应是才开始,也是在最下,所以感应最浅,此时

  • 嘉怡装饰曾子悦:所有的修行,永远基于爱与善良

    历史人物编辑:城品人物标签:曾子

    人物档案 曾子悦,Z&Z嘉怡装饰联合创始人,陌上花开软装创始人。从2004年创立,发展至今(2023年),近20个年头,时至嘉怡装饰的青春时期,承载了曾子悦与曾兵姐弟的创业梦。这份梦想的底色是爱与善良,它的未来是一份百年的期许,成为一家可以传承的“百年老店”。 “中庸”讲究的是一份平衡之

  • 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钟子期

    伯牙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故事很简单,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注意,伯牙本来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完全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感天动地”吗?真不觉得。就算冯梦龙用了繁花似

  • 唐鹤德晒私藏照片纪念张国荣,网友把两人友情比作俞伯牙和钟子期

    历史人物编辑:善待生活标签:钟子期

    每年的四月一日,张国荣的粉丝们不会过愚人节,而是纪念他们的偶像!而且,张国荣生前的有人,每年都会发文,今年更是暖心又意外!今年的5月1日,是张国荣逝世的19周年,唐鹤德发文没有伤情,反而晒出自己和张国荣甜蜜照片,暖心配文:“人间四月天是暖,是爱,是希望!”看到这则消息,有网友称:“古代有俞伯牙与钟子

  • 伯牙钟子期的知己之交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钟子期

    前言伯牙和子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相传他们二人以音乐为纽带,结为知己好友。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他们的故事和音乐精神一直被传颂至今,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人物介绍伯牙(约公元前389年-公元前318年)是春秋时期末期至战国时期初期著名的琴师。他是南郑人,世居褒中(今陕西省南郑

  • 为什么秦献公可以把继承人的问题处理好,而秦始皇却没有处理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是一个使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重新提高诸侯国之间地位过程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而秦始皇自不必说,是秦朝统一华夏,也是历史首次实现华夏一统的杰出又伟大的人物。那么,为什么秦献公走之前能及时处理好后代继位的问题,而秦始皇却没有处理好,使小人得以得逞呢?.我们首先从人物经历来看一下。秦献公(公元前4

  • 秦献公登位后第一年,为什么要马上废除了天怒人怨的人殉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秦献公

    这个答案见于秦孝公之《招贤令》。秦孝公时期,为了招贤纳士,曾经发布过一个《招贤令》,里面是这么讲的:以前秦穆公管理期间,秦国那是真的强,东平晋乱、西攻戎翟,最后连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认秦国是为西方诸侯之伯长,即“霸主”。但穆公之后,有秦厉公、秦躁公、秦简公、秦出公四代之乱政,西河之地也被敌国所攻占,秦国

  • 先秦史学名家马非百:秦献公“止从死”,堪比林肯解放黑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秦献公

    在古代,君王或贵族死后,存在用活人殉葬的现象,史籍中也称为“从死”。考古研究发现,殉葬在商朝非常盛行,殷商君王死后,常常以战俘奴隶进行人祭,并将妻妾宠臣及亲近的奴仆武士等用作人殉。到了西周,周人本无人殉习俗,加之周初文化大变革,周人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人的地位得以提高,以活人殉葬之风式微。商王武

  • 秦国自秦献公到秦始皇的16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秦献公

    文|飞鱼说史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而大分裂往往孕育着大变革,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过程中,势必充满腥风血雨。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或许是对这个年代最恰当的描述。天

  • 《大秦帝国之裂变》作为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是真国后

    历史人物编辑:这就是历史么标签:秦献公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堂计谋和新旧势力的抗衡是刻画的重点,但丝毫不妨碍剧中女性角色的出彩,几个主要女性角色中又以秦献公遗孀、秦孝公生母的太后最为让人叹服。太后是秦献公的遗孀,面临丈夫离世她强忍悲痛叮嘱儿子嬴渠梁办大事,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