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奢出奇制胜、大败秦军,仅用一战站稳了战国名将的地位

赵奢出奇制胜、大败秦军,仅用一战站稳了战国名将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毅 访问量:2978 更新时间:2023/12/17 3:30:34

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虽熟读兵书却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帅,结果导致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经此一战,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仅使赵国损失惨重,还让自己成为千百年来的笑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父亲赵奢竟然是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与吴起孙膑等人齐名。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出奇制胜,大败秦军,由此成功地跻身名将之列。为什么他只赢了这一仗,就能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和荣誉呢?

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赵国胜算微乎其微

赵奢参加过的战争屈指可数,但是赢在了质量上,阏与之战中他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令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的秦军。如果赵国面对的只是一般小国家,那么史书上的赵奢可能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将领。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登基,这位在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君主,杀伐果断、铁血手腕,自即位之日起的五十多年中,发动过的对外扩张战争不计其数,几乎战无不胜。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到秦昭襄王时,国内已经进入全胜时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削弱东方六国。在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等政策的前提下,秦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赵国也在这一时期崛起,成为六国之中唯一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当然前提是需要与其它国家联盟。所以秦昭襄王在前期没有轻易对赵国下手,一直在征讨另外五国,积蓄力量。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却临时反悔,于是蔺相如等人拿着完整的和氏璧又再次回国。秦国觉得丢了面子,于第二年开始向赵国发起战争,秦赵两国开了争霸赛。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在一年内攻占了赵国三座城池。公元前280年,秦国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不仅歼灭了赵国两万士兵、占领光狼城,还迫使楚国割地求和。虽然赵国也是当时公认的强国,但是仍旧与秦国有一定的差距。

接下来的三年中,秦国集中力量对付楚国,最后直接占领其国都,随后又用了三年时间,打得魏国割地求和。不久后秦国在黄河边与赵国开战,秦军在多次取胜后愈战愈勇,使赵军失去两万士兵。

能够很明显的看到,秦赵两国自开战以来,赵国一直在打败仗,属于被动的一方。更重要的是秦国同时还能对付楚、魏两国,说明此时赵国根本构不成威胁,因为实力差距甚远。

秦国攻打赵国可能只用了五成力量,但是赵国却是全力抵抗,可惜即便是这样,仍旧没有捞到一点好处,损失兵力的同时,还丢掉了几座城池。秦国在解决楚、魏两国后,开始派兵攻打韩国,赵国出兵援救,结果在阏与遭到秦军的围攻,进退两难。

如果单看秦赵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赵国此时如果继续派兵增援,根本没有胜算,还会搭上更多人的命。

国内名将廉颇、乐乘均持消极态度

消息传到赵国,引起一片哗然,大臣们垂头丧气,不知该如何是好。赵惠文王心中其实非常憋屈,他认为赵国并不差,国内也有非常出色的将领,不相信连一次战胜秦国的能力都没有。

然而面对十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连他都不确定赵国还能不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赵惠文王十分希望下达前去阏与支援的决定,但是他需要一个能给自己信心的人,于是找来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将领商议。

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廉颇是何许人也,他曾多次立下战功,在各诸侯国间都非常出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秦国名将白起王翦的实力不相上下。乐乘也是赵国名将,虽然不比廉颇,但在战国也是排得上名次的。

连唯一能够有希望带领赵国取胜的将领都如此没有信心,谁还敢出面请缨?赵惠文王又转而去问赵奢,答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根据赵奢的回答引申而来,他虽然没有参加过几次战役,却懂得"亮剑"精神,可能这就是他后来能够取胜的关键吧。

廉颇和乐乘虽然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是经验往往会成为束缚手脚的阻碍,使他们缺少赵奢身上那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破釜沉舟精神。

真正的名将不只是用兵如神、运筹帷幄,更需要胆量。赵奢算得上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什么经验,即使缺点也是优点。

新人一战成名:用谋略创造奇迹

秦赵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名将廉颇、乐乘不容乐观的形势判断,都使将在阏与开启的战争变得异常艰难,当然也给了赵奢功垂千秋的机会。

公元前270年,赵奢领军前往阏与救援,但是仅仅离开国都邯郸三十里,就停了下来。秦军此时势头正猛,一直在向赵军耀武扬威,企图诱敌深入,倘若直接正面进攻,没有半点好处。

赵奢却不为所动,不仅严厉处置了主张前去支援的部下,还营造出一种赵军贪生怕死、只退不进的假象,令秦军麻痹大意。从发兵开始,赵奢的军队在邯郸附近驻扎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加固防御,没有任何进攻的意思。

在秦军彻底放松警惕时,赵奢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他带领军队连夜赶路,悄悄地靠近阏与,占领了北山的高地。

发动突袭的赵军令秦军措手不及,匆忙地应战,但是由于赵军占据了有利地形,秦军久久无法攻下。就在这时赵奢立刻发起反攻,与原本被困在阏与的军队前后夹击,将秦军打得四散而逃。

这场战争,打破了秦国长期以来的连胜纪录,连秦昭襄王都大怒起来。因为这对于秦国来说,实在是奇耻大辱,他们有全天下作战素质最强的军队,以及最好的将领,却在一场有百分之百胜算把握的战争中,败给了一个无名小卒。

赵奢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名,主要是因为阏与之战敌我力量差距悬殊,本来没有取胜的可能性,但是他却用战术弥补了这段差距。如此难打的仗都能赢,足以见得将领的才干,很多人打了一辈子仗,也不见得能立下如此大功。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KC科技标签:赵奢

    提起儒家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打败了秦军。第二个反应可能是:能打败秦军,说明这个人很厉害。他打过一场著名的战役吗?其实,史书上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尽。我们只知道他曾率军攻打齐国,结果不得而知。他名垂青史的真正原因是,除了燕羽之战大败秦军外,就只剩下号称“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说起燕

  • 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赵奢

    项羽打的巨鹿之战,韩信打的背水之战,周瑜打的赤壁之战。这些战役,都是打一次就能够让他们炫耀一辈子的。马服君赵奢打的阙与之战,也是属于这样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阙与之战,是连当时的名将廉颇,都不敢保证能打胜的。要知道廉颇可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当秦国进宫阙与的时候,赵王是有先找廉颇商议的。廉

  • 屡次挫败秦军的赵奢,临终前仍不放心赵括,赵王不信导致长平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其中以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士兵们奋勇杀敌想要靠军功封侯,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效果,所以两国的军力都十分的强盛。赵国军力强横在秦昭襄王荡平了北方的义渠等部族之后,开始了侵袭三晋疆土的步伐,无论是进攻韩国还是

  •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赵奢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因为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为了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曾经发生过沙丘之变,当时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死在了沙丘宫,而赵武灵王亲近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奢,所以赵奢才逃亡燕国。 战国时期,原本弱小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之后,迅速地强大起来,成为了

  • 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赵奢

    提起赵奢,大鹏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儿子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白起,致使赵国元气大伤。其实,赵奢本身也是战国的一员名将,只是受他儿子的拖累,大家往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不以为然。据史料记载,赵奢是大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儿子。沙丘之乱后,李兑专权,赵奢被迫逃亡燕国。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赵奢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