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文治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6:01

提起赵奢,大鹏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儿子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白起,致使赵国元气大伤。

其实,赵奢本身也是战国的一员名将,只是受他儿子的拖累,大家往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不以为然。

据史料记载,赵奢是大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儿子。沙丘之乱后,李兑专权,赵奢被迫逃亡燕国。

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李兑失势,赵奢得以回到了赵国。因为离家太久,没有门路,只当了一个负责征收土地税的小官。

那个时候,皇亲国戚家的税一般田部吏是不敢去收的,但是赵奢不是一般人啊!于是,他就到当时的赵国首相平原君赵胜家里去收税。

赵胜家的管事根本没把赵奢放在眼里,蛮横地说:“这是我们赵家自己的事,你一个小田部吏就不用操闲心了。”

管家的态度如此蛮横,赵奢却毫不动气。他又问了一句,你到底交与不交税,管家仍然表示不交,于是赵奢命人将他推出去斩了。

接着赵奢又叫过来一个管事,你别说,赵家的管事真够硬气,这一个依然拒绝交税,结果又被赵奢杀了,就这样,赵奢一口气斩了九个管事。

平原君赵胜知道这事后,可气坏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一个小小的税务官竟然敢跑到我家里撒野,于是声称非杀赵奢不可。

大家知道之后,都为赵奢捏着一把汗,纷纷建议赵奢赶紧逃走。不料,赵奢非但没走,反而去了平原君家。

据史书上说,赵奢给赵胜讲了一番“大河有水小河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的道理。赵胜被说得心服口服,认为赵奢人才难得,将其推荐给赵惠文王。

但是,据大鹏所知,真实的情况,赵奢进门之后,兄弟二人相认,抱头痛哭,赵奢从此平步青云,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廉颇和乐乘都认为道远险狭,难以使救。

赵奢在危急关头主动请缨出征,以“两军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赢得了赵惠文王的认同,得以率兵解救阏与。

赵奢自知军情紧急,责仼重大,于是制造了害怕秦军,打算打防御战的假象,然后趁秦军不备,两天一夜便赶到了阏与前线。

秦军得知之后,立即全军扑来。赵奢占领北山制高点,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打得秦军落荒而逃,解了阏与之围。

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唯一的一场败仗,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赵国军民的斗志。

此战之后,赵惠文王对赵奢十分赞赏,赐封赵奢为马服君,其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

赵奢得军事能力到底有多高呢?据《战国策》记载,阏与之战后,赵奢曾与单骑复国的田单论兵。

田单认为兵士数目多会影响国内农耕,所以古代帝王的兵力不过三万,便可令天下诸侯臣服。

但赵奢却认为最少得十万、二十万兵力才足够“服天下”,田单因此对赵奢很不不服气,觉得他是浪得虚名。

赵奢更认为田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古代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现在千丈之城比比皆是。三万兵野战未可言必胜,围城更加不用指望。

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赵奢想得这么深远。但是,人们都以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啊。

后来,赵王打算割让五十七座城邑给齐国,以换取齐国田单率领赵军攻燕。

赵奢认为,自己曾经担任燕国的官职,熟知燕国地理和形势,自己领兵伐燕比田单更适合。但没人听他的意见,赵奢只好老死家中。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赵奢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

  •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奢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 一战成名与纸上谈兵,赵奢、赵括父子俩的不同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赵奢

    赵括因“纸上谈兵”而闻名,最终与秦军长平一战兵败身亡。赵括虽是败军之将却比他父亲赵奢出名多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将白起与王翦,赵将廉颇与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对于《千字文》颂赞的战国四大名将,好像司马迁对并不苟同,在《史记·廉蔺列传》中赵奢记载反而多于廉颇。赵奢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败秦,

  • 战国八大大名将里,赵奢凭什么能评上,实际上赵奢的功绩并不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赵奢

    在西汉初年,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原因,一代名士贾谊写的《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在这八个人里,赵奢为何能名列其中,这辈子也就打了一仗“阏与一战”。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实际上呢,

  • 战国三位名将廉颇、赵奢、吴起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赵奢

    毫无疑问,吴起功绩能力最大,排第一,廉颇次之,赵奢第三。吴起能力最强,排第一。首先,吴起军事素养极高,其撰写的《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齐名,至今仍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其次,吴起实战能力极强,在镇守河西之时,曾率5万精兵打败了秦军50万大军,以一胜十啊;最后,吴起还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吴起投奔楚国后,

  • 赵奢:秦赵对决,为赵国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赵奢

    中国有句老话:兵不厌诈。古代战争胜果,往往来之不易,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一旦轻敌,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任何一场战争节奏的把控,则完全依靠领军者的直觉判断。六国皆畏秦军,而赵奢居然一战成名、以弱胜强,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赵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