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跃明V 访问量:1253 更新时间:2024/1/17 0:28:06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

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耗在路上。秦国家底厚,动员能力强,粮道虽长却一路平坦,不像赵国那样需要翻越太行山运粮,但几十万人吃马嚼也不是小数目。很快,双方都撑不下去了,迫切需要破局。

赵国率先出招,准备向秦国议和。秦国却抓住机会,刻意向各国宣传秦赵议和的消息,使赵国的国际处境更加孤立。紧接着,秦相范雎使出了杀手锏——离间计,命人在邯郸散布谣言,迫使赵国临阵换将。廉颇的战术并无不妥,只是赵国打不起消耗战了,迫切需要一位敢于主动出击的新锐将领破局。

迫于战争形势的发展,赵国换将势在必行,赵孝成王从一众大将中选中了赵括。赵括何德何能,能当得起如此大任?事实上,赵括并不是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早在齐赵之战中就崭露头角,开始表现出名将之资了。

公元前280年,赵奢率军伐齐,进攻麦丘城。麦丘城有墨家子弟协助守城,赵奢多次攻打都未能攻下。赵括向父亲建言暂缓进攻,先打探清楚情况。很快,赵奢抓到了齐军的俘虏,审讯后得知麦丘城已经粮尽。得知情况后,赵奢听从赵括建议,将所有俘虏全部放回,并向麦丘城中抛军粮。

俘虏被放回后,齐军已经人心浮动,赵军又每日往城中抛粮,城中更是人心大乱。不久,齐军守将派人将粮食全部送回,言明要战便战,不必送粮。赵奢却拒绝与其决战,仍然每日往城中抛粮。城中士兵缺衣少食,早已丧失了斗志,几天后便将齐军主将杀死,主动献城投降。

麦丘之战,赵括使用很高明的攻心术兵不血刃打下麦丘城,让赵国君臣大开眼界,都认为赵括是赵国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有两人却不看好赵括,其中一人是蔺相如,认为“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另一人是他的父亲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换句话就是说赵括对战争缺乏敬畏心,假如为将,一定会害了赵国。

战争关乎国家生死大事,每一个指令都关系到千万将士们的生死,所以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草率对待。然而对于赵括来说,打仗就是过家家。在上战场前,赵括还忙于寻宅访田,长平之行就像一场郊游,不日便可得胜班师。

果然,赵括刚到上党,就将前线将领大换血,换上自己的亲信,全面推翻廉颇的战略部署,向秦军营垒发动进攻。在进攻前,赵括没有进行例行分兵试探性进攻,而是命令四十万大军全线渡过丹水,与秦军决一死战。正如赵奢所言,赵括对战争缺乏敬畏心,一次性把所有筹码推上了赌桌。然而,他赌上的不止自己,还有四十五万条生命和赵国的国运。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

  •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奢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 一战成名与纸上谈兵,赵奢、赵括父子俩的不同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赵奢

    赵括因“纸上谈兵”而闻名,最终与秦军长平一战兵败身亡。赵括虽是败军之将却比他父亲赵奢出名多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将白起与王翦,赵将廉颇与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对于《千字文》颂赞的战国四大名将,好像司马迁对并不苟同,在《史记·廉蔺列传》中赵奢记载反而多于廉颇。赵奢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败秦,

  • 战国八大大名将里,赵奢凭什么能评上,实际上赵奢的功绩并不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赵奢

    在西汉初年,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原因,一代名士贾谊写的《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在这八个人里,赵奢为何能名列其中,这辈子也就打了一仗“阏与一战”。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实际上呢,

  • 战国三位名将廉颇、赵奢、吴起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赵奢

    毫无疑问,吴起功绩能力最大,排第一,廉颇次之,赵奢第三。吴起能力最强,排第一。首先,吴起军事素养极高,其撰写的《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齐名,至今仍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其次,吴起实战能力极强,在镇守河西之时,曾率5万精兵打败了秦军50万大军,以一胜十啊;最后,吴起还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吴起投奔楚国后,

  • 赵奢:秦赵对决,为赵国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赵奢

    中国有句老话:兵不厌诈。古代战争胜果,往往来之不易,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一旦轻敌,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任何一场战争节奏的把控,则完全依靠领军者的直觉判断。六国皆畏秦军,而赵奢居然一战成名、以弱胜强,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赵秦实

  • 崔杼弑杀齐庄公而不杀晏婴,并非晏婴民望很大,或是两人合谋弑君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齐庄公

    崔杼弑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很广,也使得史家秉笔直书和晏婴不畏强权的品格名垂青史。从史书上来看,崔杼弑杀齐庄公是大罪,史家不怕崔杼的残暴威胁,即便牺牲人命,也要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因而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成为史学家刚直不阿的典范。与此同时,齐相晏婴不惧崔杼的权势,亲自出面吊唁齐庄公,也使他不畏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