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KC科技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28 4:53:05

提起儒家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打败了秦军。

第二个反应可能是:能打败秦军,说明这个人很厉害。他打过一场著名的战役吗?

其实,史书上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尽。我们只知道他曾率军攻打齐国,结果不得而知。

他名垂青史的真正原因是,除了燕羽之战大败秦军外,就只剩下号称“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说起燕羽之间的战斗,还真是有些扯淡。

公元前270年,秦国入侵韩国。战后,他打算在途中从赵国那里夺取一些领土,于是在公元前269年攻克了赵国烟雨。

秦国带头挑衅,赵国该如何应对?

蔺相如廉颇、乐成等朝中重臣、将领纷纷提出谈判解决,出兵与秦军交战必败。

事实上,赵惠文王并不想与秦国为敌,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放弃沿河,夺取周边其他国家的领土。

而赵奢这时候站了起来,说了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的话:“狭路相逢,敢为胜!我们赵国受了多年的屈辱,是时候给秦国上一课了!”

最终的结果是采纳了赵奢的建议,赵惠文王任命他为统帅,前往延河地区迎战秦军。

许多人反对,就连赵惠文王也拒绝与秦国对抗。只有赵奢认为必须打,问题太多。

赵奢有过什么特别的战功?史书不详。

如果说赵奢是一个战功不佳的将军,为什么赵惠文王会同意封他为上将呢?而且是反对大多数朝臣的反对。

燕支战争结束后,赵奢至少又活了五六年,但没有他带兵出战的记载。不过,他留下了教导赵括儿子的内容。

这给人的感觉,赵奢的存在只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打赢燕华之战,第二是预判赵括的夸大之词。

对此我个人有一个大胆的判断,那就是赵奢本来在儒家的声望就比较高,至少比廉颇还差。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赵惠文王愿意奏赵奢了,可见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

赵国作为名将应该不乏相关正记,但赵奢的儿子赵括家境贫寒,致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

于是,仇家吴的阴谋出现,赵奢依附于其子,相关功绩被废除,只留下燕玉之与子训床下的两次战事。

留下一个奄奄一息的儿子也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暴露赵括的无能,甚至昭孝成王对人的漠视。

但是为什么要留下来和燕打架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燕、智之战非常精彩,赵奢作为名将所应有的冷酷、理性、狡猾和决断都得到了体现。

赵奢和赵括一对比,立马就能感受到差距之大:这真是虎父虎豹,虎父虎豹!

赵奢在赵惠文王面前豪言壮语,但领军出门时,却始终一副懦夫的样子。

到了前线,众人以为大战即将打响,赵奢却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并排成龟阵。

当时,有亲信劝赵奢:“兵贵而速,必速迎敌!”

结果,赵奢二话不说,立马斩断亲信。

从此,再无人敢再劝赵奢。

赵奢的行为太懦弱了,秦军顿时产生了误解,认为赵奢带兵来这里只是作秀,就像蔺相如一样,不想在秦军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懦弱。

如此一来,秦军势单力薄,赵奢准确把握了这个机会,当即下令全军出击,将秦军斩杀大半。

颜与秦国等巨人之间的精彩对决,必将继续。

而在经历了昌平的失败后,赵国不得不向燕、智宣战:我们赵国不是坏兵,而是坏将。

当时在大将赵奢的率领下,大败秦军!

第二个原因,燕支之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说到赵惠文王,很多人会有两种印象:

1、面对邻国,赵惠文王总是一副凶相;

2、面对秦国,赵惠文王总是一副懦弱的表情。

燕与羽的一战,改变了两人已有的印象。以赵国的国力,只要赵惠文王有心,还是可以战胜秦国的。

由此可见,当时的世界并不是所谓的“一超多强”,而是秦、赵两个强国争霸。

只是这种霸权的时间比较短。燕豫之战结束十年后,秦赵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双方的国运也通过这场战争发生了变化。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赵奢

    项羽打的巨鹿之战,韩信打的背水之战,周瑜打的赤壁之战。这些战役,都是打一次就能够让他们炫耀一辈子的。马服君赵奢打的阙与之战,也是属于这样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阙与之战,是连当时的名将廉颇,都不敢保证能打胜的。要知道廉颇可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当秦国进宫阙与的时候,赵王是有先找廉颇商议的。廉

  • 屡次挫败秦军的赵奢,临终前仍不放心赵括,赵王不信导致长平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其中以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士兵们奋勇杀敌想要靠军功封侯,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效果,所以两国的军力都十分的强盛。赵国军力强横在秦昭襄王荡平了北方的义渠等部族之后,开始了侵袭三晋疆土的步伐,无论是进攻韩国还是

  •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赵奢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因为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为了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曾经发生过沙丘之变,当时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死在了沙丘宫,而赵武灵王亲近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奢,所以赵奢才逃亡燕国。 战国时期,原本弱小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之后,迅速地强大起来,成为了

  • 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赵奢

    提起赵奢,大鹏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儿子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白起,致使赵国元气大伤。其实,赵奢本身也是战国的一员名将,只是受他儿子的拖累,大家往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不以为然。据史料记载,赵奢是大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儿子。沙丘之乱后,李兑专权,赵奢被迫逃亡燕国。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赵奢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

  •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奢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