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帝哥说史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1/19 23:30:18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

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影响赵奢的能力。赵武灵王学到了胡人的骑射之后,赵国的国力大增,赵国取代魏国成为三晋最强国,由此说来,骑射的增加,让赵国的实力大增。更为重要的是,赵国建立了古代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赵国北击匈奴,西灭娄烦、林胡,降服中山,踞晋北、华北两大平原。

由此赵武灵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骑兵部队。公元前270年,秦国向韩国借道,命大将胡阳率10万大军攻打赵地阏与。就这样,赵国失去了阏与,这对赵国来说是损失惨重。阏与的地理位置特殊,其次阏与非常重要。阏与的地理位置就是在赵国领土的中间,就是在太行山脉的中间位置。

赵国的领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以都城邯郸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另一部分就是以故都晋阳为中心的晋中地区。两地相隔并不远,阏与就在中间位置。这对于赵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阏与被敌军占领,就代表了赵国的领土被分为两半。也可以说,就是让赵国的军队首尾不能相连。

秦国的进攻,让赵国措手不及。其次就是廉颇和乐乘觉得根本救援不了阏与,正因如此,赵国的国王也是束手无措。现如今看来,廉颇和乐乘的看法是正确的。阏与和邯郸之间只有一条路,而且道路狭窄,甚至不能容纳两匹马并行。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救援阏与,难度可想而知。

赵军要想驰援阏与,必须从秦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过秦军监视,贸然出击肯定是不行的。假如秦军提前设伏,那么赵军就是全军覆没。赵国不救援是对的,廉颇和乐乘在全局考虑下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关键时刻,赵奢说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阏与是可以救援的,这让当时的人们大吃一惊。

赵奢认为,想要救援阏与,就类似两只老鼠打架,只有最勇敢的那一只才会胜出。不知赵惠文王是怎么想的,竟然否决了廉颇和乐乘两位军中大佬的意见,用名不见经传的赵奢领兵去救阏与。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决定,才给了赵奢出人头地的机会。赵奢领兵出城三十里后便按兵不动,命令部队原地扎营,深沟高垒,与武安秦军对峙。

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军逐渐的放松了警惕,由此赵奢看到了机会。赵奢见秦军懈怠,立即命令全军出发,仅用两天一夜便绕过武安,来到距离阏与不足50里的地方。到达目的地后,赵奢抢占制高点,修建工事,等待武安秦军来追。得知赵奢的大军前来后,秦军慌忙追击。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赵军壁垒下时,赵军以逸待劳,从山上冲下,一举打垮秦军主力,阏与解围。

阏与之战,赵奢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战术欺骗,二是快速机动,出其不意抵达战场,然后化被动为主动。在这次战争中,赵奢创造了战争奇迹。赵奢几乎全歼秦军,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遭遇的史无前例的大败。在秦军进攻的战争史上,阏与之战是绝无仅有的。阏与之战后,赵奢更是与廉颇乐乘齐名。

纵观赵奢的一生中,仅仅打了这一次胜仗,就被后世祭奠。值得一提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还是学到了赵奢兵法的一部分。长平之战赵军被围断粮40多天,还能向秦军发起进攻并造成较大伤害,虽然跟赵军本来就强有关系,但如果是垃圾统帅还是难做到的。总的来说,赵奢就是去世的太早,否则赵奢的辉煌战绩绝不仅仅是阏与之战一次。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

  •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奢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 一战成名与纸上谈兵,赵奢、赵括父子俩的不同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赵奢

    赵括因“纸上谈兵”而闻名,最终与秦军长平一战兵败身亡。赵括虽是败军之将却比他父亲赵奢出名多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将白起与王翦,赵将廉颇与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对于《千字文》颂赞的战国四大名将,好像司马迁对并不苟同,在《史记·廉蔺列传》中赵奢记载反而多于廉颇。赵奢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败秦,

  • 战国八大大名将里,赵奢凭什么能评上,实际上赵奢的功绩并不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赵奢

    在西汉初年,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原因,一代名士贾谊写的《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在这八个人里,赵奢为何能名列其中,这辈子也就打了一仗“阏与一战”。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实际上呢,

  • 战国三位名将廉颇、赵奢、吴起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赵奢

    毫无疑问,吴起功绩能力最大,排第一,廉颇次之,赵奢第三。吴起能力最强,排第一。首先,吴起军事素养极高,其撰写的《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齐名,至今仍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其次,吴起实战能力极强,在镇守河西之时,曾率5万精兵打败了秦军50万大军,以一胜十啊;最后,吴起还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吴起投奔楚国后,

  • 赵奢:秦赵对决,为赵国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赵奢

    中国有句老话:兵不厌诈。古代战争胜果,往往来之不易,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一旦轻敌,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任何一场战争节奏的把控,则完全依靠领军者的直觉判断。六国皆畏秦军,而赵奢居然一战成名、以弱胜强,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赵秦实

  • 崔杼弑杀齐庄公而不杀晏婴,并非晏婴民望很大,或是两人合谋弑君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齐庄公

    崔杼弑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很广,也使得史家秉笔直书和晏婴不畏强权的品格名垂青史。从史书上来看,崔杼弑杀齐庄公是大罪,史家不怕崔杼的残暴威胁,即便牺牲人命,也要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因而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成为史学家刚直不阿的典范。与此同时,齐相晏婴不惧崔杼的权势,亲自出面吊唁齐庄公,也使他不畏强暴

  • 钟会和邓艾必争的地方,张仪要白送给楚国,甘茂却坚决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甘茂

    张仪想把汉中白白地送给楚国,并且分析了秦国占有汉中,所带给秦国的危害,但是他的见解,却遭到了甘茂的坚决反对。甘茂绝地反击的言语,充满了理性的光芒,从中也可以看出甘茂不拘于现状,有着长远的眼光。张仪想把汉中,送给楚国,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很实际的,但是也反应出了张仪眼光的短浅。“汉中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