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屡次挫败秦军的赵奢,临终前仍不放心赵括,赵王不信导致长平惨败

屡次挫败秦军的赵奢,临终前仍不放心赵括,赵王不信导致长平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4753 更新时间:2024/1/19 19:06:35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其中以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士兵们奋勇杀敌想要靠军功封侯,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效果,所以两国的军力都十分的强盛。

赵国军力强横

在秦昭襄王荡平了北方的义渠等部族之后,开始了侵袭三晋疆土的步伐,无论是进攻韩国还是魏国都是无往不利,但唯独遇到赵国却总会遭遇兵败,赵国的骑兵部队十分彪悍,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秦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经常有王子作为人质派往赵国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国当时军力强盛,秦国为了稳住赵国去吞并其他国家,无奈才派出了质子,赵国除了士兵勇猛之外,名将的人数也是春秋战国中最多的一个国家。

赵奢成名

除了耳熟能详的廉颇李牧之外,赵国还有一位才华和能力都不在廉颇之下的勇将,这个人就是马服君赵奢,赵奢出身贫寒,本来只是一个收佃租的官吏,又一次收租惹到了平原君的家仆,他秉公执法将家仆抓了起来。

结果平原君大怒找他质问,赵奢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他说服,平原君感叹他的刚正不阿和才华出众,于是将他引荐给了赵王,在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赵王十分欣赏他,于是就封他为大将,跟廉颇一同执掌兵权。

赵奢大破秦军

当时秦军进攻赵国的邻国韩国,因为距离赵国的边境太近,于是赵王想要派出军队去救援,他首先想到的是廉颇,可是廉颇却说道路艰险恐怕会作战不利,不想率领大军去救援韩国,赵王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问赵奢,结果赵奢却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请求出兵。

之后的战斗赵奢用了很多秦军预料之外的战术,很快就打得秦军溃不成军,获得了阏与之战的胜利,这场胜利挫败了秦军的锐气,并且让赵奢就此扬名,他在赵国的地位跟廉颇和蔺相如相同,秦军也十分的畏惧他,很多年都不敢出函谷关挑衅。

赵奢临终前不放心赵括

虽然赵奢极力的培养自己的儿子赵括,但是赵括最终的表现却让他十分失望,所以在他死之前曾经说了一句话:“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意思就是士兵作战舍生忘死,赵括却说得十分轻松,如果赵括不做赵国大将也就算了,如果必须任命他为大将,那么赵国就要因为他而战败亡国了。

之后长平之战时,赵王听信了谣言想要任命赵括为大将,赵括的母亲将这段话转述给了赵王,结果赵王却不听从他的劝谏,最终导致了赵国长平惨败。

小结

赵奢不仅兵法战略水平十分出众,而且还懂得知人善用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相信长平之战可能要被改写,毕竟除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当时能与秦军有一战之力的廉颇也已经老了,被秦军强大的攻势给打怕了,对抗秦军防守有余但是进攻能力却不足,如果换上赵奢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赵奢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因为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为了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曾经发生过沙丘之变,当时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死在了沙丘宫,而赵武灵王亲近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奢,所以赵奢才逃亡燕国。 战国时期,原本弱小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之后,迅速地强大起来,成为了

  • 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赵奢

    提起赵奢,大鹏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儿子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白起,致使赵国元气大伤。其实,赵奢本身也是战国的一员名将,只是受他儿子的拖累,大家往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不以为然。据史料记载,赵奢是大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儿子。沙丘之乱后,李兑专权,赵奢被迫逃亡燕国。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赵奢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

  • 战国名将:赵奢是如何实现草根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名闻天下。他最后能够被举荐到前线总指挥的位置上,完全就是因为他爹赵奢当年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希望他能够像他爹赵奢在阙与之战那样再一次创造奇迹!这是历史上的普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他爹赵奢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今

  • 知子莫若父,伍奢知伍子胥,赵奢知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赵奢

    世人常说知子莫若父,那是因为父子朝夕相处,父亲知道儿子的才能和志向,也知晓儿子的脾气秉性,所以能断定出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会走到哪一步!楚国大夫伍奢因为被费无极陷害而获罪楚平王,楚平王下令处死伍奢,可是费无极也知道伍员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所以想斩尽杀绝。伍奢虽然知道自己无辜,可是君让臣死臣又岂能

  • 名将之花:赵奢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赵奢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秦昭襄王派胡伤领兵出征,秦军越过韩国的上党郡,直扑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不久前,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提出要用3个县城交换被秦国攻占的赵国土地。秦国遵守了约定,按期交还了赵

  •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奢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 一战成名与纸上谈兵,赵奢、赵括父子俩的不同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赵奢

    赵括因“纸上谈兵”而闻名,最终与秦军长平一战兵败身亡。赵括虽是败军之将却比他父亲赵奢出名多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将白起与王翦,赵将廉颇与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对于《千字文》颂赞的战国四大名将,好像司马迁对并不苟同,在《史记·廉蔺列传》中赵奢记载反而多于廉颇。赵奢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败秦,

  • 战国八大大名将里,赵奢凭什么能评上,实际上赵奢的功绩并不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赵奢

    在西汉初年,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原因,一代名士贾谊写的《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在这八个人里,赵奢为何能名列其中,这辈子也就打了一仗“阏与一战”。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实际上呢,